家有暴躁、易怒的孩子,家长需要用这六个方式去引导改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们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反之有些家长条件好了,就害怕孩子吃亏吃苦,于是就溺爱孩子!


把孩子变的任性,爱摔东西,变的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大喊大叫!


面对这样的情况,许多家长都会责骂孩子,可责骂是没用的,解决不了问题,只有了解孩子脾气暴躁的原因,才能轻松应对!


孩子脾气暴躁其实不少见。


从心理成长的角度分析,脾气暴躁的孩子大多数集中在2岁、7岁、青春期这三个年龄阶段左右:


2岁左右:第一叛逆期,这年龄段的孩子脾气暴躁常常表现在喜欢扔玩具、抢玩具、挥拳打其他小朋友,怎么哄都不听。


7岁左右:这年龄段的孩子脾气暴躁常常受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执意探究时也会表现出暴躁和发脾气。


青春期左右:第二叛逆期,这年龄段的孩子为彰显个性,也为发泄情绪,常常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愿受大人主宰时,也会表现出脾气暴躁。


当然,有些个别脾性暴躁的孩子并没遵循这个年龄。


但好父母懂得疏导孩子的暴躁,所以懂得教育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较少脾气暴躁。


以至于有教育者说,父母懂不懂教育,一个家庭的教育好不好,看他家的孩子是否脾气暴躁(表情:情绪激动、眉毛上扬、嘴巴张大、双颊涨红)就是一个很好的判断标准。


有点不服气吧?说实话我以前也不服气,但随着学习越多,越觉得一个孩子身上的毛病,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根源。


家有暴躁、易怒的孩子,家长需要用这六个方式去引导改变


现在推荐给父母六个办法,有了这些办法,就能更好地克制自己的脾气,也能更加顺利地教育孩子了。


1. 检查自己


检查自己,父母应该时时仔细检查自己,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自己的心态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会容易在孩子的身上发脾气,然后要提前进行克制与预防。


2. 彩排换位


提前彩排事前设想,在什么情况下,自己应当作出什么样的积极反应,然后在脑海中模拟这种反应。


你还可以演家庭小品。孩子或其他家长扮演“孩子”,你扮演“成功家长”,模拟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表演“成功家长”的各种表现,自然你的脾气就会变好。


3. 奖罚自我


奖罚自我,每发一次脾气,就给你自己一个小小的惩罚。每克制一次脾气,就给你自己一个小奖励。并让孩子对你监督,这样会促使你更加克制自己的脾气。


4. 改变环境


改变一下环境,心烦意乱的时候,放下手里的工作,整理书柜,整理写字台,换一换墙上的成功标语,不一会,心情就会好很多。


5. 要求合理


小步前进,要求合理,父母不要对孩子与自己提过高的要求。


不要试图一下子就提高孩子的成绩或改掉自己的坏脾气,否则一旦没有达到目标,就可能对自己失去信心。


每天给孩子制定一步他们能实现的目标,比如吃饭不好好吃,那么第一步就要求他一到吃饭时间,就准时坐到饭桌前。


当孩子达到这一步时,就进行赞扬和鼓励,然后再进行第二步。不久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坏习惯就会改掉的,而父母的脾气也会变好。


6. 制造提示物


制造提示物,林则徐常把一块写着“制怒”的木牌放在案上,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静。


父母也不妨仿效林则徐的这种做法,制造不生气的提示物,一看到它,就可以提醒自己:不要在孩子身上乱发脾气。


归根结底,当孩子脾气暴躁的时候,要平和对待!根本就是要找出原因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暴躁   家长   孩子   奖罚   易怒   年龄段   彩排   青春期   叛逆   脾气   情绪   身上   不好   父母   提示   玩具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