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的?我为你雪中送炭,你却恩将仇报?”

1

“好心把房子借给亲戚住,结果,现在闹成了仇人。”知乎上,这个帖子一出,如开闸洪水,一泻千里。

“堂哥家旧房翻新,爸妈把村里的新房借给他住,结果,一住就是五年。后来,我们要搬回新房,他们老大不乐意,中间还换锁不让我们进去。最后,搬是搬了,但从来不念我们的好。我妈有一次路过他家,还说要打我妈,真是白眼狼!”

“请佛容易送佛难。我爷爷当年有400多平的老院子,借给孤苦穷困的亲戚住,结果爷爷去世,他们翻脸不认人,房子拆迁还霸占不还,说是他们的。”

“我老公舅舅家的儿子,结婚没房,老公把他老家后院闲置的房子给他结婚。他把其中的一半租出去,平常水电费都是我们交。现在房子拆迁,居然跟我老公说他是他亲弟弟,要分房子……”

总之,但凡把房子借出去,没几个结局完美的。


2

大部分情况,要么,借房人住得习以为常,鸠占鹊巢,房主有怨难言;要么,借房人干脆占便宜占到底,想用白菜价把房据为己有,房主一旦不同意,借房人就谴责房主“为富不仁”;一拍两散。双方反目成仇,一方心存怨恨,另一方曾经的好心当了驴肝肺,落不下一点儿好。

“帮了人反不落好”这种事,想起了“大衣哥”朱之文。

“咋的?我为你雪中送炭,你却恩将仇报?”

农民歌手,一蹿而红,“大衣哥”一度成为村里的骄傲,后来,却又爆出村里人大都嫌弃、排挤他。

“要想让我们说他好,他每人给我们买辆车外加一万块钱......”

“他要真善,给我20万钱娶媳妇!”

“他能把钱拿出来捐掉吗,这种假善人,骗不了我!”

“他的钱花都花不完,不借他钱借谁钱!”

朱之文想不通,他给村里修路、装健身器材、建幼儿园……做了那么多事,到头来,就是在乡亲们口中“落不下一句好”。

事实是,他帮的了村民的生活,却帮不了他们的人心。毕竟,人心无止境的欲望,不是一两次帮扶能满足的。

而且,农村是个交往密切的熟人社会,判断事情多凭主观情感。不讲规则,讲人情;不讲秩序,讲情面。大家都很重视在别人口中的好口碑好形象,做好事大多就为了能“落个好”。


“咋的?我为你雪中送炭,你却恩将仇报?”



但事实往往事与愿违。好事当你做第1件,对方感恩戴德;做到第99件,对方习以为常,好事就变成了义务。当最后1件好事没做,对方期待的没有来,但胃口又被养大,此时,恩就变成了仇。


3

升米养恩,斗米养仇。

2017年6月,杭州保姆莫焕晶,被判死刑。

“咋的?我为你雪中送炭,你却恩将仇报?”



莫焕晶之前一直沉迷赌博,曾输光家产、还欠了高利贷。到受害者家做保姆后,除了每月7500元的工资,女主人还经常资助她,包括钱和物质,但依旧不能满足莫焕晶。

她开始偷拿主人家的首饰、手表等价值不菲的东西,甚至,以买房的名义骗女主人借了10万块钱。

直到最后一次,莫焕晶偷东西被发现,女主人要解雇她。莫焕晶怀恨在心,离开时顺手牵羊,拿走宝宝的金手镯,还想用“放火”的方式掩盖偷盗,没想到,火势太大控制不住,酿成了人间惨剧。


“咋的?我为你雪中送炭,你却恩将仇报?”



鲁迅先生曾说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家女主人,之前多少已觉察到莫焕晶的鬼鬼祟祟,但抱着“对方会知恩图报”的想法,息事宁人,一让再让。但同时,莫焕晶的胃口却在一涨再涨,以致最后以怨报德。

就像一位网友的留言“为富最多不仁,穷凶则可能极恶。”


“咋的?我为你雪中送炭,你却恩将仇报?”


美国一位知名作家保罗奥斯特说过,“如果你无法给别人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无法帮他们彻底摆脱贫穷,那么,请收起你的善心,因为,你的‘帮助’很可能害了他们。”而且,更有可能,害了自己。

对于那些爱占便宜、一味索取的人,一开始,就要坚决说“不”。有人说,杭州保姆纵火案,“假如换一个恶主人,根本碰不到这样的保姆。因为,他们在保姆做错事时,第一时间就开除了,还留到今天啊?”虽说不是要大家向恶,但请在帮助别人前,先考虑好“度”的问题。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之后又和恩人反目,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

4

触底的人心或许恐怖,但本可在一开始就拒绝,不把人性逼到墙角。


“咋的?我为你雪中送炭,你却恩将仇报?”


想起一个经典的段子。

某男每天施舍街口一个乞丐5元,从不间断。婚后,改为2元。生子后,改为1元。终于,有一天乞丐问他:“先生,为什么你给我的钱越来越少?”他答:“因为我娶了妻子,不久前又生了孩子。”乞丐大火:“那你也不能用我的钱养你的老婆孩子啊!”

老话说的好,救急不救穷,金窝窝养不熟白眼狼。

那么,如果想要救助他人,什么方式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呢?答案是,最好执行低标准,让他们知道,好生活要靠自己去努力。

综艺节目《极限挑战》有一期,进驻了广西桂林一个贫困山区,面对留守儿童们的各种不易,男人帮很心疼,但他们也给出了最佳答案:其实,帮助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给他们留下希望。

“咋的?我为你雪中送炭,你却恩将仇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一时的物质资助,只能解决他们眼前的困难,但如果出于好心,永远这样用点滴物资援助下去,对方很可能会形成依赖,而不感激不奋斗。

所以,不如在孩子们心里播下希望的种子,让它们慢慢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蓝天。

只有自食其力,才能自尊自强。

与大家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奥斯特   恩将仇报   人心   雪中送炭   房主   杭州   块钱   女主人   村里   好心   保姆   乞丐   好事   老公   房子   方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