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我可能什么都是,就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人永远是孩子,谁也长不大。有人保留着孩子的心灵,有人保留着孩子的脑筋。到头来,不是老天真,就是老糊涂。——周国平

姜文的粉丝,叫他“文文”。姜文用一个“艹”字表示惊讶,但是,恰恰暴露了那股子孩子气。

很多男人,小时候爱装老成,长大成熟后,反而开始孩子气,姜文就是。

你看他少年时代的照片,严肃凝重,假装透露出有男人味的样子。

姜文:我可能什么都是,就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小时候的姜文,就是一个皮孩子。北京内务部街11号院,有姜文和英达上蹿下跳的青春。那时候,姜文才10岁,英达12岁,跟小伙伴们各种“野”,坐在房檐上抽烟、弹吉他、唱苏联歌曲、爬烟囱、拍婆子……

那个年代,北京72中传达室里有一部电话,没人的时候,姜文就偷摸进去,抓起电话一通瞎打,喜欢谁,就作弄谁。他还真是善于模仿,学哪个像哪个。有一次,在电话里,他模仿英达的父亲,骗的英达没少给他叫爸爸。

姜文:我可能什么都是,就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姜文的少年老成,还表现在后来的导电影上。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他年轻时导的电影,青春、爱情、性、夏天、阳光……本来是一群大院孩子的恣意成长、混沌碰撞,姜文却拍的相当克制,甚至故意压抑情绪,最终,成就一篇温情怀旧的经典回忆。

姜文:我可能什么都是,就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到了后面的几部,像《一步之遥》《邪不压正》,成熟了的姜文,反而开始喷发起来,有种张狂玩闹的感觉,越发疯狂。

看得懂的人,津津乐道,说他“每一个故事都真诚高亢,理想主义总要溢出银幕”;看不懂的,说他“粗野混乱,纵欲又空虚,每一帧都流露着智力上的傲慢”。

而姜文自己,毫不在乎,你怎么说他都无所谓,他只是继续在自己的世界里,探索、追寻,孩子般率性直言、玩世不恭。

赵薇说,姜文有时候很雄辩,但是他真的很孩子气。他的孩子气表现在较劲儿,太较劲了,但你不会觉得他是恶意的。

姜文:我可能什么都是,就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这从他经常怼记者就能看出来。

一次,在一个很正经的专访上,女记者抱怨《让子弹飞》,“哎,脑子很累,它老在高潮处……”姜文打断她,“你不喜欢高潮吗?难道你只喜欢前戏?……不过你觉得累,也有情可原,毕竟,是2个小时的高潮。”

还有一次采访,

姜文:我可能什么都是,就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当所有记者都以为姜文很难采访,突然有个女记者跳出来,说在一次戛纳采访中,意外套出姜文很多话,事后她回想,“那天……很可能是因为,我模仿了周韵的穿衣风格!”

姜文:我可能什么都是,就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周韵

《南都娱乐周刊》甚至写过一篇《如何正确采访姜文?》,里面谈到采访他的秘诀,就是,最好年轻漂亮、可爱妖娆、有趣,这会勾起姜他作为男孩子的那颗怜香惜玉之心。

这么难搞,但记者们还是乐此不疲地去搞,姜文是有这种魅力的。

这种魅力,源于姜文一直以来的高心气儿。

张艺谋说姜文,“他就是个要当‘司令官’的人,不会当底下的兵。他的心气儿很高,也有这个能力,他希望超过任何人...我也相信,他是未来中国最好的导演。”

姜文:我可能什么都是,就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他的作品,可能不算多,但拿出手来的,都是精品。22岁,饰演《末代皇后》里的溥仪,成功出道;23岁,靠《芙蓉镇》拿下百花奖最佳男演员;24岁,拍了张艺谋封神之作《红高粱》……他跟中国第三四五代导演都合作过,每次合作的导演,还都是那一代里的佼佼者。

当然,也有因为心气儿太高而审美没跟上的时候,比如,《霸王别姬》的虞姬。

当初,《霸王别姬》剧组找到他,想让他演霸王,因为姜文的形象,活脱脱就是一霸王嘛!可姜文老人家,鬼使神差,非想演虞姬,说“化了妆后,长我这样的一旦角,也挺好!旦角不一定都长那么美……谁知道人家最后为什么没看上我。”

姜文:我可能什么都是,就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姜文《霸王别姬》的试镜照

姜文:我可能什么都是,就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张国荣版虞姬

不管怎样,那些经典作品,可以说,是姜文有运气赶上了,但不可否认,他确实有实力。最能体现他心气儿高的,还是在导电影上。

《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头几分钟,机场送别的素材,拍了三个多小时,宁静摆床头的那张照片,据说就拍了23040张。

姜文:我可能什么都是,就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一步之遥》火车戏,姜文要求布景搭得不像火车,又要比火车还火车。火车上要有金色沙滩,试来试去,最后拉来几卡车磨碎的玉米,才达到姜文所要的温暖,而这,只是电影中一闪而过的场景。

姜文:我可能什么都是,就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姜文这么高的心气儿,从哪儿来?

俗话说,越有才的人,心气儿越高。那么,姜文的才呢?简直不要太多!

还记得《让子弹飞》时,姜文邀请周润发和葛优两位影帝,写的大作吗?

姜文:我可能什么都是,就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姜文:我可能什么都是,就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核心思想:连“捧”带“骗”。

为了吸引周润发,姜文称“鹅城一霸黄四郎”这个角色,“既有曹孟德之雄,又具周公瑾之英,且常自诩诸葛孔明,回肠荡气,出人意表”,只要“发哥出手,定出神入化,收放自如”。

姜文:我可能什么都是,就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这些文绉绉的肉麻“情话”,一度让发哥困惑,“我虽然知道他也有老婆了,但心里还是有点怕,还以为姜文对我有什么企图……”

对付葛大爷,姜文换了策略,“届时亿万女粉,翻江倒海,抛家舍业,秋波明荡,不亦艳乎?”,另有“愚弟陪床,醉眠秋共被,耳鬓厮磨,不亦骚乎?”喜骚艳乐下,葛优终成剧中“一代骗子汤师爷”。

姜文:我可能什么都是,就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本来葛大爷拍戏,很挑剧本。之前,姜文就骗过葛大爷一回。拍《一步之遥》时,葛大爷问女主角是谁,姜文说,舒淇。葛大爷“装得很平静,看别处,说‘那行吧’!”。结果,到了剧组才发现,他跟舒淇根本没有对手戏,对手戏主要是跟姜文。

姜文还动不动就爱写诗。拍《让子弹飞》之前,姜文研究古诗词入了魔。

一天,他大学时的班主任张仁里(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导师)突然收到一首古诗,姜文寄来的。张老师不知如何是好,询问身边朋友,答曰,如果感兴趣,可回赠一首。张老师并没回。

《太阳照常升起》失意威尼斯电影节,姜文挥就一首《念奴娇》,不管四面八方如何说这首诗“平仄不合、韵脚混乱”,姜文兀自感慨“风流如是,管他今夕何夕!”

姜文:我可能什么都是,就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不光有才,姜文还爱在自己的电影里,夹带私货,展示他的姜式幽默。

《一步之遥》里的台词,“To be or not to be?”本来是莎士比亚对生活沉重的拷问,到他这,给翻译成了接地气的“这么着,还是那么着?”细想下来,也是贴切。

《让子弹飞》里,六爷的墓前,一众兄弟涕泪横流,祭拜、发誓后,人走完,镜头一转,竟是个手势雕塑!

姜文:我可能什么都是,就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太阳照常升起》里,姜文说,会在世界“尽头”等她,这个所谓的“尽头”,可谓很明确了。

姜文:我可能什么都是,就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姜文:我可能什么都是,就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姜文就是这样,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本正经地玩闹着。如果这些玩闹,平庸普通也就算了,偏偏他这些玩闹,荒诞不经、光怪陆离、捉摸不定,有趣,又让人上瘾。

姜文的家和工作室,遍布着书。看到的人说,“有些人的书是装饰,姜文是真的看书。他的书打开,随便翻,上面都有很多注解和眉批。他学书法、画画,样样俱全。”姜文从小看到大的书有两种,一个是古诗词,一个是《毛泽东选集》。

一路走来,姜文一直保持着那种傲娇姿态,认真对待生活,尽情咂摸滋味。

姜文:我可能什么都是,就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上世纪80年代,作家洪晃就说过,姜文,已经是中国最著名的演员了,但是,他的状态没有变,他身上没有任何一点暴发户的迹象。

姜文一直很清醒地做自己,用自成一派的电影语言,自己的风格,表达自己。

这么个有趣的灵魂,就像他的电影,真实中带荒谬,荒谬中又有真实;又像一坛老酒,品起来,每个人都能品出不同的味道。

永远做个孩子,永远保持赤子之心,愿“文文”继续肆意、张狂,成就更多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内务部   心气儿   旦角   古诗词   霸王别姬   张狂   低俗   孩子气   中国   大爷   子弹   高潮   采访   火车   孩子   电影   姜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