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场也能做儿童游乐园?

众所周知,以色列以创新闻名,犹太人对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非常重视而且教育成果显著。我非常好奇他们接受了何等教育,能在如此恶劣的生存条件和自然资源匮乏的环境中,让以色列成为一个科技创新强国。

所以,有机会去希伯来大学参加国际研讨会,我就和我合作的教授提出要求,能否带我去看看以色列的幼儿教育,因为犹太人的幼儿教育是非常有特色和成效的。

希伯来大学教授在会议结束后,陪同我一起去参观以色列的一个中产阶层社区的优质教育幼儿园。

在去之前,我脑海中是一幅配备了高科技、先进设施的幼儿园形象,但是当我真的到了这个被教授称为“拥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时,眼前的光景着实令我意想不到。

和想象中的不同,我不仅没有看到多么豪华的装修,也没有看到多么童心的卡通设计,就连理应自带的儿童游乐设施,都是依附于隔壁公共绿地上的三两个滑梯,简单来说眼前只是一幢普通的房子,位于整个社区的中央。

垃圾场也能做儿童游乐园?

随老师走进幼儿园后,发现它的内部陈设也相当朴素,相比于国内幼儿园费尽心思的可爱装扮和五颜六色的涂鸦,以色列幼儿园的布景实在略显“打发”,像是毫不投入心思一般的,随意地摆放了些带颜色的桌椅,以供调剂单调的色彩。


垃圾场也能做儿童游乐园?

更“随意”的是老师带孩子们做游戏时所用的玩具,这些玩具并不见的多高大上,全是孩子从家中带来的玩具;游戏时,老师会拿一条围巾,将孩子们的这些玩具遮住,同时拿掉一个玩具,并念上一段神秘的咒语,每念一次减少一个,揭开围巾后让孩子们猜测少了哪一个。看起来似乎每次的玩法都没有标准,全然像是以一种无意识的教学来让孩子学习。

垃圾场也能做儿童游乐园?

整个上午的过程中,孩子们除了做游戏或在绿地上玩耍,老师还会组织他们外出进行户外活动,然而接下来他们所进行的每一项活动于我来说都是新鲜的见识。

垃圾场也能做儿童游乐园?

和国内的幼儿园玩乐不同,他们专门挑选了一项较为特别的户外活动——走街边沿。


垃圾场也能做儿童游乐园?

走街边沿的过程中,一开始有的孩子对街边沿较为胆怯,可能因为害怕摔落而躲在老师身后不敢上前,老师则耐心的给予他们鼓励,并在一旁细心的加以保护;渐渐的,越来越多的孩子们鼓起勇气,陆陆续续的踏上路牙,并跟随老师张开双手,学着保持平衡往前走。

垃圾场也能做儿童游乐园?

顺着街边沿走完以后,老师将孩子们引到了一个更令我吃惊的地方---社区的家具垃圾场。

这片垃圾场上布满了被人丢弃的破沙发、破床垫…一切与我们传统观念中相反的“游乐”设施尽显眼前,我简直惊呆了:这地方也能让孩子玩耍?它既不安全又不干净,如果是在中国,老师带孩子到这种地方玩,分分钟都会被投诉。

垃圾场也能做儿童游乐园?

但事实上,这块地儿恰恰是孩子的游乐园,孩子们在这块“废墟”上也玩的十分尽兴,爬上爬下的,忘乎所以。从他们的玩闹来看,他们非常熟悉这一场地,知道如何避开危险,也知道如何利用床垫和沙发等东西,让自己玩得非常开心。

垃圾场也能做儿童游乐园?

带着满满的不解,趁孩子午休期间,我又去参观了幼儿园内部的沙池,发现沙池中遍布的玩具和常规沙滩玩具也相差甚异,没有现在孩子常玩的沙滩电动挖土机,也没有五颜六色的挖沙桶或是沙滩赛车…取而代之的是随意摆放的一些锅碗瓢盆!放眼望去地上铺着的也不是色块丰富的软垫子,而是家长捐赠的家中淘汰的床垫。

垃圾场也能做儿童游乐园?


幼儿园老师解释说,这里所有的锅碗瓢盆都是家长不要了,拿过来的。只要不是那种玻璃或陶瓷易碎的,他们就放在沙地上,让孩子们自由的玩耍。据说孩子们相当喜欢这些玩具。

虽然我的确觉得孩子们在每一个环节都表现出很开心和享受的状态,但是这一场景和我原来的设想实在相差太大,于是,我和幼儿园的最资深的老师聊了起来,把我的困惑一一和她讨论起来。


垃圾场也能做儿童游乐园?

与我交谈的这位老师对幼儿的教学非常有经验,她顺着我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在回答中她提到了一个法国的哲学流派里对于幼儿园的概念:


垃圾场也能做儿童游乐园?

首先,他们是非常注意卫生的,比如,他们的幼儿园前就有一个洗手池,每个人进屋之前都要消毒洗手;

其次,对于安全方面的问题她表示,这些场地都是他们特意选定的,比如走街边沿就是为了锻炼孩子的平衡感和勇气;而建筑垃圾场则是为了养成孩子一回家就能做些清洁工作的习惯。

虽然不是很安全,但一切的活动都是在他们的视野之下进行;同时,他们认为家长是无法给孩子营造一个永远安全的环境的,即使创造了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安全,恰恰相反,将孩子领到一个不安全的地方,让他们在现场学着如何去避免危险,学着如何自我保护,如何养成自身安全意识,才叫安全。

至于为什么孩子们的玩具配备都很随意,就像我提到的孩子自己从家带来的玩具,或是一些锅碗瓢盆的生活化用品,她表示这是为了让整个课堂的氛围更加生活化,让孩子更有参与感。

在此之上,她还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以色列所有幼儿园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唤起孩子对生活本身的兴趣;如果现在我们给孩子提供过多品质精美、画风新奇的玩具,这就很可能造成孩子往后对日常生活兴趣的大大减弱。

比如说我们给孩子发明了一套非常完美的儿童厨房玩具,像很多女孩子玩的芭比厨房系列,当她长大一点后会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厨房用具并不如此,这般对比下,很可能导致儿童对真实的厨房丧失兴趣,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玩的时候都去选择很生活化的东西。

最后,在以色列的教育理念中,这位老师表示,一切教育的出发点都是为生活本身服务的,幼儿的教育不应该与日常生活所脱节,如果孩子整日都处于一个视觉效果极其鲜艳或是环境优良中,那很可能往后生活中过于平淡的颜色便无法对儿童形成刺激,过于平庸的环境也会让他们失去对生活的期待,所以他们在设施色彩鲜艳度的选择上,都不会高于生活。

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一再强调:教育是为生活服务的,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对生活本身充满兴趣,而不是给孩子塑造一个不同于现实的“儿童世界”。

垃圾场也能做儿童游乐园?


以色列也曾经经历过给孩子一个五颜六色,非常安全的教育时期,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他们受法国哲学流派的影响,重新思考儿童和生活,儿童和世界的关系,他们决定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身,信任孩子能从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乐趣,相信孩子有能力在生活中找到让自己安全又快乐的发展方式。

所以,他们的幼儿园秉承这样的理念,从空间到活动都尽可能生活化。而像他们这样的幼儿园,现在在以色列也是越来越多,越是层次高的社区越认可这样的一种理念。

垃圾场也能做儿童游乐园?

和老师的沟通,让我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从个人角度讲,我是不太放心把孩子交付于这样的幼儿园,像这般类型的幼儿园在中国也可能无法受到大众的支持与鼓励。

但是,以色列的教育理念又逼迫我反思:

儿童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们给孩子塑造一个五颜六色,尽可能安全的儿童世界到底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教育的本质到底又是什么?

我们能信任孩子的自我保护和参与现实的能力吗?


我没有答案,但是这一次的参观,让我对儿童教育有了新的思考。

至少,我们的教育也应该让孩子对生活本身更有兴趣,而不是脱离现实,这一点,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也许这就是犹太人能成功的很重要原因之一。

我想起弗洛姆说的:爱是为了激发被爱者对生活的激情。

参观完以色列幼儿园我对这句话有了新的认识。

想看更多文章,请关注【奕斐有话说】头条号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垃圾场   希伯来   以色列   儿童   游乐园   床垫   鲜艳   幼儿园   沙滩   随意   幼儿   兴趣   玩具   老师   孩子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