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宝典」孩子的专注力,都是被这样破坏的

暑假到了

伴随着的还有「暑假作业」这一回事

于是

很多老母亲开始暴风吐槽了

做作业磨磨蹭蹭,一会渴了一会饿了”

“怀疑他有多动症,总是坐不住”

“趁着暑假要来训训他的专注力了”

……

其实

孩子的专注力是保护出来的

不是培养出来的

「育儿宝典」孩子的专注力,都是被这样破坏的

当孩子在认真地做作业时

大人在一旁说:

“宝贝渴不渴?喝口水吧”

当孩子专注地看着绘本时

大人急忙催着孩子:

“地板凉,快起来!”

当孩子在观察地上的小蚂蚁时

大人却说:

“不要看些没用的,快做作业去”

……

「育儿宝典」孩子的专注力,都是被这样破坏的

瞧瞧!孩子天生拥有的专注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被大人这样打搅破坏的,因此,我们在吐槽责骂孩子的不专注时,请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孩子专注力会这么差?

「不分时机的关心」

大人常常会对孩子的大小事关心过度,总是时刻问寒问暖,生怕对孩子照顾不好。殊不知,当孩子正在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时,比如看绘本、写作业、玩玩具等,大人总是一会问他需不需要喝水,一会问他饿不饿……

这样一来,正专注于手中事情的孩子就会总是处于被打扰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难进入集中精神做事情的状态,甚至会觉得很烦躁,就更加不愿意专注于手中的事情了。

「育儿宝典」孩子的专注力,都是被这样破坏的

世上有很多东西对孩子来说都是新鲜的事物,比如当孩子拿到一个新玩具时,正琢磨着到底应该怎么玩,可大人们常常会在这个时候立马掺和孩子的想法,以为是在帮助孩子解答,其实是在破坏孩子的潜能发展。

因为孩子对于各种新鲜事物,总是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想法,大人的主动“帮忙”,其实是在破坏孩子专注力,同时,也在影响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智能电子设备的影响」

大人们为了制止孩子暂时的哭闹,常常用电视机、手机等电子产品吸引孩子,于是,这些电子产品就成为孩子常常接触的玩物,孩子的专注力就会慢慢被电子屏幕破坏掉。

比如:当孩子正专心地做着某一件事情时,电子屏幕突然出现了喜欢的动画片,孩子马上就会被吸引过去了。

「育儿宝典」孩子的专注力,都是被这样破坏的

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曾进行专门的研究发现,在孩子3岁前,每天看一小时电视,7岁时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非常普遍的一个儿童行为异常症状)的可能性就会提高10%。

「安全感的缺失」

孩子的专注力其实是建立在安全感之上的。

孩子所谓的安全感,就是一种依恋,是孩子在面临危险、紧张和压力时的一种本能,他们需要家长的回应。

如果孩子在3岁之前经常被忽略,所提出的要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孩子就会觉得外界对他是没有反馈的,渐渐减少主动与外界的交流沟通,慢慢失去安全感。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在玩玩具时总是要确认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否在身边才能安心地玩,玩了一会又要东张西望寻找自己的爸爸妈妈,其实,这就是由于孩子缺失基本的安全感而没办法专心地做手中的事情。

「育儿宝典」孩子的专注力,都是被这样破坏的

蒙台梭利曾说,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注意力集中。毋庸置疑,专注力与一个人的学习、工作、成就息息相关。

孩子的专注力,到底应该如何从小保护好呢?

及时回应,建立安全感

对于孩子的需求,家长应该立即回应,这是对孩子内心需求的一种满足,对大脑的一种良性刺激。

如果孩子提出的是无理的要求,家长也不能使用“冷暴力”拒绝,要给予孩子回应,让他知道要求为什么不合理,因为在这时候,你的耐心讲解就是在给孩子增加安全感。

当孩子感到自己被充分关注、信任与倾听,他们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做事情才会专注而充满耐心。

不随意打扰孩子

帮孩子扫除一切麻烦,是很多父母乐此不疲在做的事情,就好像只有孩子的行为和动作完全符合自己的想法时,才能完全放心,否则就会一直提醒、纠错、责骂。

「育儿宝典」孩子的专注力,都是被这样破坏的

有时却以关心孩子的名义,在孩子学习和玩耍时,问东问西,一会递水一会送吃的,一会“发号司令”,一会却又大声指责……孩子的耐心就会被这样一步步消磨殆尽,怎么可能还会专心专注呢?

减少电子屏幕的接触机会

大人应该多花时间陪伴孩子玩耍,而不是把孩子丢给电子产品。

对于幼龄宝宝,爸爸妈妈可以使用小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等到孩子慢慢长大,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博物馆、美术馆,接触大自然、进行亲子阅读等,而不是为了避免“麻烦”,将电子设备当成自己的哄娃利器,特别是电视机和手机,不让孩子过多接触,孩子自然不会沉迷其中。

不要给孩子过多的玩具

我们可以发现,在孩子的玩具堆里,他总是三分钟热度,一会抓起布娃娃,一会摸摸玩具车,一会眼睛又盯着妈妈新买的积木……

其实,玩具越多,孩子的注意力越容易分散。

「育儿宝典」孩子的专注力,都是被这样破坏的

我们给孩子玩具时,一般不要超过2件玩具,如果孩子对2件玩具都很喜欢,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孩子先玩一个,再玩另一个,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通过游戏的方式

游戏1圈出指定的数字▼

爸爸妈妈可以在纸张上随意写下很多数字的数表,然后让孩子把表中指定的数字全部圈出来。

比如:圈出下列数字中所有的“5”

3591569369824523650

23665253622602369500

9074720025820582058

20581242563514252123

......

游戏2拼图/积木/迷宫▼

对孩子来说,拼图、积木、迷宫等游戏不仅有启发智能的作用,还能在培养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在进行这些游戏时,爸爸妈妈应尽量不去干扰孩子,让孩子独立完成游戏,从而加强孩子的专注力与手眼协调能力。

「育儿宝典」孩子的专注力,都是被这样破坏的

游戏3听声音辨别▼

我们可以让孩子背对着,通过敲打物品,让孩子听着声音分辨物品;也可以我们轻声说话,让孩子根据我们的嘴唇和声音猜猜我们说了什么。

这不仅是有趣的亲子游戏,通过游戏,也可以锻炼孩子的听觉能力、视觉能力以及专注力。

孩子保持良好的专注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一旦注意力分散,一切有用的知识和信息都没办法进入孩子的大脑。

对于孩子的成长,很多时候并不是通过花钱就能解决问题的,更重要的是需要父母多花时间。

我们始终要明白:父母的用心陪伴,就是保护孩子专注力的法宝,聪明的家长,从不会打扰专注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专注   手眼   孩子   积木   专心   注意力   安全感   宝典   大人   爸爸   家长   事情   玩具   妈妈   数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