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明儿童逻辑学|为什么好营养不等于好味道?偷换概念

作者:赵小明 编辑排版:崔贯利

(本文节选自小明新出版儿童益智图书《和妈妈一起学逻辑》,特别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既提升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层次,又增进亲子关系)

赵小明儿童逻辑学|为什么好营养不等于好味道?偷换概念

逻辑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做事很死板,别人怎么做,他也学着做,从来不知道变通。

赵小明儿童逻辑学|为什么好营养不等于好味道?偷换概念


有一天他经过山林看见一位樵夫在砍柴,忽然一不小心斧头从樵夫手中脱落,掉进了山里。樵夫不慌不忙地在斧头掉下的地方做了一个显眼的标记,然后从旁边的小路绕到了山下。根据自己做的标记,顺利地找到了丢失的斧头。

楚国人看到后又惊又喜,记住了这个方法。

回家的路上需要乘船渡江,这位楚国人随身佩戴一把宝剑,船行至江中,宝剑滑落到了江水里,旁边人都劝他赶紧下去打捞。楚国人笑了笑,不慌不忙地在剑掉落的地方刻上一个记号。

赵小明儿童逻辑学|为什么好营养不等于好味道?偷换概念

等船靠了岸,楚国人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脱去靴子,在船上标记的地方跳下去,捞了许久都没捞到,喃喃自语道,“奇怪,我的剑明明是掉在这里,为什么捞不到?”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同样的方法,樵夫能找到丢失的斧头,而楚国人捞不到他的剑吗?

同样的道理,同样的词,发音是一样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对应的事物不一定一样,比如我们说的“青菜”这个词,是一种分类的统称。如果把白菜拿青绿色的油漆刷一下,是不是就不是白菜了呢?显然,白菜刷了青漆还是白菜,只是颜色变成青的了。

因此,运用逻辑学的关键在于厘清对方所表达的概念和你所理解的概念是否一致。


赵小明儿童逻辑学|为什么好营养不等于好味道?偷换概念


妈妈课堂

学习逻辑有什么用?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搞清楚是谁在偷换概念,是谁在操纵概念,是谁把概念玩弄于鼓掌之中,混淆了人们的大脑。

偷换概念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也大量存在,比如,妈妈为了让孩子多吃某类食物通常会这样说,“这个东西好,多吃一点,好吃。”如果孩子诚实地回答:“这东西一点都不好吃。”妈妈就会说,“这么好的东西你还不吃,好东西怎么会不好吃呢?”

赵小明儿童逻辑学|为什么好营养不等于好味道?偷换概念


其实好东西不一定好吃。妈妈说的好东西,有可能是指它的营养价值方面,也可能是指她的味道方面。而且味道好是一种主观感受,每个人的喜好都不完全一样,所以妈妈认为好吃的东西,孩子不一定就认为好吃。

所以,如果下次妈妈再让你吃你不喜欢吃的食物,你可以这样跟妈妈说:“妈妈,我们说的‘好’不是一样的概念。你说的“好”东西有可能是指它的营养价值好,我说的“好”是指它的味道好。营养价值高的食物不一样等于味道好吃。”

当然,小朋友们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即使非常不喜欢吃某类蔬菜水果或者肉类,也最好不要挑食,因为每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元素都各有不同,均衡营养才全面。


赵小明儿童逻辑学|为什么好营养不等于好味道?偷换概念


逻辑万花筒

爸爸给小明买了一盆花,叮嘱他要好好养。小明点头答应,天天给花浇水,结果把花养死了,你知道小明犯了怎样的逻辑错误吗?(养花不等于勤浇水)

【未完待续,下节预告:量变到质变的悖论

赵小明儿童逻辑学|为什么好营养不等于好味道?偷换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楚国   味道   概念   逻辑学   樵夫   不慌不忙   斧头   白菜   营养价值   标记   逻辑   好吃   食物   营养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