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明:为什么这一代孩子学了那么多,却不如过去的一个初中生?

作者:赵小明 编辑排版:崔贯利


小明语录:

人作为主体,要承担得起失败后的无助,每个人必将承担社会的欲望压迫,和源自父母的欲望。


01

为什么现在的培训却培养不出人才?

难道从来都没有一个人质疑过这样的一件事吗?

为什么上一代人,哪怕是初中毕业,高中毕业,更不用说大学及以上,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都极强。

而且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反而更深刻,对于基础学科中的知识掌握更通透。

赵小明:为什么这一代孩子学了那么多,却不如过去的一个初中生?

曾经有个真实的例子,一个过去的火箭专家文凭仅仅是大学,而他的团队里面有一群来自于最顶级学府毕业的博士。

这位火箭专家经常给这些博士们示范,如何能够更快地在迷宫一般的图纸中选择最佳的测试点。

这些知识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知识,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问题,但是上一代人就是掌握得更好。

大家想一想

为什么这一代孩子参加了更多的培训班,补习了更多的功课,有更好的学习平台,更好的学习条件。却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呢?


02

知识的秘密

过去的教育有真功夫,有关于一个学科的开门钥匙。有迅速的建立与这个学科思维有关的认知框架体系

而现在的每门课都缺少真正懂行的老师对这门课进行体系建构。

现在的教育目的就是混淆认知,让你的大脑变得更加混沌。

学习是有武功秘籍的,掌握了秘籍,可以让一个普通的孩子迅速的飞跃自己的阶级。

但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要把这个秘籍拿出来共享呢?

赵小明:为什么这一代孩子学了那么多,却不如过去的一个初中生?

更深度地引导一下你们,这个秘籍从什么时候从学校教学中消失的?

每一门学科都要有一个开始的启蒙课。

而这第一堂课就是用来开启孩子对于这门学科的心智的,而且孩子在学习这个过程中,会有强大的自我驱动力,会越学越有兴趣,根本不知疲倦。

一旦关于这门学科的心智打开,孩子不仅不会厌学,而且会对这门学科除了课堂教授的知识以外,甚至还会自行去额外补充相关的知识。

比如说地理课怎么教;历史课怎么教;经济学怎么教?只需要简单的几个方法,孩子心智就会打开。但是开心智的课、启蒙课不是思维导图。

比如说历史课的第一课,应该让孩子们穿越历史。在孩子还不了解历史之前,就用一个兴趣载体,将他悬浮到历史长河中去看一眼。

每一门课本质上都是一个封闭的圆,而每个孩子都得找到自己打开这个圆的入口,并且这个入口独属于自己。以至于每一次当他学习这门学科的时候,都要从这个地方进入。

只要他从这个地方进入这门学科,就永远都不会感觉枯燥,也永远不会厌学。

我从来不喜欢学习,但是我能找到每一个学科,我进入的入口。

入口进去之后还需要有看门老师带领着你,在知识体系里面转一圈,建构出这个知识体系。

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最好的就是讨论和演讲。

现在的教育只讲公式,不讲原理,在学校是普遍现象,学生是学不到知识的。

赵小明:为什么这一代孩子学了那么多,却不如过去的一个初中生?

现在我们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教育问题就出在这儿

大家可能不太理解的,很多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混淆知识,让你看不见知识。

中国古代有很多特别好的东西,同样古代的统治阶级,为了不让你看到这些东西,就加注了很多无效的成分。

学习困难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学习的知识被混淆了。

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大脑输入太多,很多都是没营养的垃圾,没有多余的空间完成独立思考了,多了知识就少了智慧!


小明语录:

有意思的是,有欲望的人想要更多的欲望,这大概就是拉康所说的那个缺失,永无法填满的空,也如微精神分析所言的虚空。


03

学懂心理学的秘籍

我经常上课的时候问听课的那些咨询师,我说你们都没有想过吗?心理咨询师培训了快二十年,居然没有培训出专家来,你们仍然是韭菜,你们不想想这是为什么吗?

很多老师还是在台上讲着二十年前的课件改都不用改,你们不想想这是为什么吗?

现在中国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儿童教育,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是在于传统的一切依据,全部都在被疯狂解构,而又没有再建构出新的依据,所以人们无所适从,没有依靠。

这才是当前在中国做心理学心理咨询,大家要考虑的最根源问题。

大家知道心理咨询师培训的目的是什么吗?

目的就是不能让你学懂心理学;就是让你不能真正掌握心理咨询的秘方。

有部电影《师父》,拍得非常好

赵小明:为什么这一代孩子学了那么多,却不如过去的一个初中生?

讲的就是在天津的武馆,所有的武馆的师傅都不教徒弟真东西,只有他教,结果他被所有的师傅追杀。

你们知道全国有多少学员跟我说,就是因为听了我的精神分析课,才懂得什么是精神分析。

说到底这就是知识垄断,本质上目的就是不想让你学懂。

有一次我去青岛开年会,我只给他们上一个半小时的课,

下课之后,我听到有一个学生在马路的对面跟他的另外一个朋友说,我学了两年精神分析,今天才知道什么是精神分析。

你们想想,他花了两年的金钱、时间的目的就是为了混淆他的认知。

所以中国的学科学习从古至今都有一种特点,就是有庞大的混淆是非的知识量。

比如中国道教的真知识很少,很多都是骗人的。

从秦朝开始,皇帝就开始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的混淆工作,甚至最直接的就是焚书坑儒;

中国古代的皇帝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掺沙子。

赵小明:为什么这一代孩子学了那么多,却不如过去的一个初中生?

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各流派也非常善于此道。

我学懂力比多,是在人类学教授的课堂上才搞懂的,精神分析流派就没有一个人想跟你说清楚。

你们学心理学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就是你们只学到了一些公式,甚至连公式都没学到,学到了很多碎片,但是没有人给你们讲心理学的作用原理。

不学原理,你就根本不可能学懂心理学。

赵小明:为什么这一代孩子学了那么多,却不如过去的一个初中生?


小明语录:

厚重的儒家文化孕育出的咨询取向更倾向矫正式的教练文化和训导,心理咨询教学与培训倾向于理论研讨和技术的崇拜,就像是一种传教士体位的心理督导。缺少面对面式的具体一对一的实操训练,理论和技术都拯救不了缺位的心理咨询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孩子   目的   初中生   心智   心理咨询   中国   秘籍   认知   心理学   学科   入口   欲望   体系   精神分析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