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过生日大摆宴席,老人起立鼓掌配合:有了仪式感,美德去哪了

文/忒咪妈妈(原创文章,欢迎个人分享转发)

宝宝过生日大摆宴席,老人起立鼓掌配合:有了仪式感,美德去哪了

有人说:有仪式感的家庭,才能培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于是乎,在这种仪式感的渲染和冲击之下,不少家长越来越重视家庭仪式感的塑造和培养。

为的就是希望孩子从小可以生活在一个和谐、幸福、融洽的家庭环境中,给孩子带来积极健康的成长生活体验。

但与此同时,当多数父母开始刻意去寻求仪式感的培养的时候,却反而忽略了家庭教育当中,最该给孩子塑造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而正因为如此,“扭曲的仪式感”愈演愈烈……

宝宝过生日大摆宴席,老人起立鼓掌配合:有了仪式感,美德去哪了

宝宝过生日大摆宴席,老人起立鼓掌配合:到底谁是孙子谁是爷爷?

近日,一则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

视频中,1岁左右大小的宝宝,穿着一身红色的衣服,坐在一张豪华的圆桌上,而桌子周围除了孩子的爸爸妈妈之外,更有许多老人,有的甚至白发苍苍。

而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所有老人都站了起来,一边跟着唱歌,一边鼓掌微笑配合仪式的进行。

视频流出之后,立刻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不少网友批评道:这到底谁是孙子,谁是爷爷?

不得不说,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都越变越好,作为家长,我们也希望把更好的物质生活和家庭教育环境带给孩子。

也正因为这样,仪式感似乎成为了一种习俗和习惯,开始风靡起来。

宝宝过生日大摆宴席,老人起立鼓掌配合:有了仪式感,美德去哪了

但是,我们却在刻意培养孩子仪式感的道路上,似乎越走越远,忘记了我们到底该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家庭教育环境。

就比如视频当中的一幕,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顶着一头白发,佯装可爱的模样,配合着1岁宝宝生日宴的进行。

这一幕,怎么说都有一些滑稽。

如果我们因为重视仪式感,而丢弃掉了我们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传统美德,那么这种仪式感,对于孩子又有什么意义呢?

顾此失彼的背后,不过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得不偿失。

所以,我们很多父母,是不是把所谓的仪式感,都搞错了呢?

宝宝过生日大摆宴席,老人起立鼓掌配合:有了仪式感,美德去哪了

家庭、亲子仪式感到底是什么?很多家长搞错了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也正因为“礼仪”这两个字,仪式感才应运而生。

换言之,在仪式感背后,其实是有着文化和精神属性所存在的。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的那样:仪式感不等同于形式感,如果不能为之赋予更好的精神属性和个性化价值,不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价值和尊重,那么就不是仪式感,而是形式感。

而仪式感的创造,与孩子而言,传达出来最重要的一种价值就是:对生活认真、尊重、积极、敬畏且热爱生命的态度。

但很明显,许多家长完美错过了这些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塑造,而只是一味地停留在表面的形式感,热闹有余,却没有任何意义。

宝宝过生日大摆宴席,老人起立鼓掌配合:有了仪式感,美德去哪了

就比如上面给大家分享的案例,一个1岁宝宝的生日,不但铺张浪费、大显豪华,而且桌子上白发苍苍的老人,都得配合仪式的进行。

整个仪式下来,除了告诉我们,这个闹剧缺乏节俭节约和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之外,还能对孩子有任何启示作用吗?

当然,有些人会说这只是一个一岁的孩子,家里人极尽宠爱也没有错,但是有没有人想过,1岁孩子都已经如此,如果孩子更大呢?家里人如果更加宠溺、不加节制呢?

所以,仪式感的培养要从孩子开始,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树立,也应该从小开始。

一个家庭传达出来是什么样的家风和精神导向,那么孩子也会输入怎样的价值,这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创造正确、积极的、不流于表面的仪式感,才是带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宝宝过生日大摆宴席,老人起立鼓掌配合:有了仪式感,美德去哪了

如何正确给孩子创造仪式感?

实际上,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具备仪式感。

因为,人的一切行为和语言,都是从传统文化当中来的,所以吃喝拉撒,都可以带给孩子仪式感,而并非奢侈浪费或者哗众取宠。

首先,是传统美德方面的塑造

中国历经上下五千年,在这岁月的长河中,积淀了无穷的文化和传统美德,而这些也变成血液,一代一代地沿袭了下来。

比如,餐桌上的礼貌礼仪,重大节日时的文化习俗、待人接物时的妥帖大方,以及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美德塑造等等,都可以给孩子带来一次美好的仪式感塑造和培养。

在我们家,我们就很注重餐桌上的礼仪,家里只要爷爷奶奶来,每次必须都是爷爷奶奶先动筷子,我们也不会告诉孩子,但是在这种耳濡目染之下,孩子自然而然就能够感受到家风和价值导向。

有一次带孩子出去吃饭,桌子上有老爷爷在,因为几个老人说话,没人动筷子,孩子就在一旁一直等着,然后可能真是饿了,小声问我:妈妈,那几个爷爷怎么还不吃东西啊?

其实大家发现了没有,这种具备精神导向的仪式感,才是我们最应该带给孩子的。

宝宝过生日大摆宴席,老人起立鼓掌配合:有了仪式感,美德去哪了

其次,亲子之间仪式感的创造

孩子与父母之间,是需要仪式感的,因为仪式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这个家庭热烈、美好的氛围,可以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长大。

而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心智更加健全,对生活更加自信且乐观。

那如何去创造亲子仪式感呢?其实很简单。

下班后和孩子的亲吻、聊天和游戏,生日时的互赠礼物和陪伴,遇到困难时的互相倾诉和帮助,都可以变成柔风细雨,给亲子关系带来更加美好幸福的佐料。

而这些,都可以是亲子仪式感的一次创造。

宝宝过生日大摆宴席,老人起立鼓掌配合:有了仪式感,美德去哪了

忒咪妈妈寄语:

所以,大家有没有发现,仪式感一定有一个目的,给孩子带来了哪些?

比如带来了幸福,带来了正能量的价值观,或者带来了面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等等。

最关键的是,当我们给孩子能够带来这些美好的时候,自己的内心也一定是充满幸福和感动的,因为用心、正面的仪式感,不但能够融化自己,也能够融化别人。

所以,别让仪式感停留在热闹的表面,更应该给孩子传达积极美好的东西。

或许那种东西,最终都称之为一个字:爱。


今日话题:

你怎么看如今的奢侈宝宝宴和仪式感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1-29

标签:仪式   老人   宝宝   道德观   宴席   家庭教育   美德   亲子   价值观   家长   美好   妈妈   价值   精神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