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是如何在童年诸葛亮身上得到体现的?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是如何在童年诸葛亮身上得到体现的?

诸葛亮智慧过人,建立了蜀汉基业。人们都很熟悉他羽扇纶巾,指挥若定的样子,对他早年的遭遇却知之甚少。诸葛亮,公元181年生于琅琊郡,在今天山东临沂地区。他3岁丧母,8岁丧父。可以说诸葛亮的童年充满了悲剧。可是,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这样的悲惨命运,却让诸葛亮躲过了一场浩劫,从而让他亲历了一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人生。


这件事要从公元192年黄巾起义说起。当年黄巾军的势力从青州发展到兖州,而且势如破竹,一路占领官府,还斩杀了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虽然手里有军队,但是苦于自己不会指挥打仗。于是把曹操请来当兖州牧。后来曹操大获全胜,一时声名鹊起。此时的曹操不仅控制了兖州,还壮大了自己的武装。


公元193年,曹嵩和小儿子曹德一起去兖州投奔曹操。于是曹操就命令泰山郡太守应劭迎接曹嵩到兖州。可不幸的是,应劭还没赶到,曹嵩全家就被陶谦的手下杀死了。这件事直接导致两个后果,一是身为泰山郡太守的应劭畏罪逃到了袁绍那里。另一件就是曹操后来对陶谦疯狂的报复。


从以上两件事可以看出,曹操对当事人是毫不留情的。当时的泰山郡太守应劭是189年到任的。巧的是在同一年,诸葛亮的父亲诸葛圭就病死在任上。诸葛圭的职务是泰山郡丞,属于太守最高级别的下属,可以算是当地的二把手。由于泰山郡未设长史,所以,郡丞应该是文武事物都要负责的。设想,如果诸葛亮的父亲还活着,这次曹操父子被杀,他一定会受到牵连。以曹操后来对徐州百姓的表现看,诸葛圭全家都会遭受灭顶之灾。


正因为,诸葛亮的父亲早死了3年,所以曹嵩被杀没有牵连到诸葛亮一家。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后来,由于父母双亡,诸葛亮在公元195年随叔叔诸葛玄到荆州投靠了刘表。因为诸葛玄和刘表关系非常好,所以诸葛亮得到了当地名士庞德公的欣赏,很快成为了当地的名人。不仅如此,诸葛亮的姐姐成了庞德公的儿媳妇,是庞统的嫂子,诸葛亮还成了黄承彦的女婿。而黄承彦与刘表是连襟,是蔡瑁的妹夫。也正因为有了在荆州的社会关系,让诸葛亮有了隆中对的资本,最终成为了蜀汉丞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庞德   蜀汉   兖州   太守   青州   荆州   连襟   指挥若定   黄巾起义   泰山   后福   大难不死   诸葛   公元   全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