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隐居隆中的真实意图终于在他临终前揭晓》

《诸葛亮隐居隆中的真实意图终于在他临终前揭晓》

《三国演义》里有一段精彩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虽然刘备一片赤诚,但是诸葛亮始终不为所动。最后刘备带着哭腔提出诸葛先生一定要为天下苍生着想,这才打动了这位孔明先生。大家是否考虑过,胸怀大志并且名冠天下的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在隆中隐居?他的隐居到底是为了修身养性,还是有意效仿当年的姜太公在渭水求钓?


针对这个问题,后来有许多的史学家都进行了研究。苦于当事人没有直接公布答案,又没有直接的论据。所有的结论仅仅是猜测,无法得到有效的证实。



《诸葛亮隐居隆中的真实意图终于在他临终前揭晓》

其实,诸葛亮在临终前,已经向世人揭晓了答案。我们在揭晓答案之前,先来梳理一下当年他隐居隆中的情况。


一、不幸的童年


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是琅琊阳都人(今山东省沂南县)。诸葛亮3岁丧母,8岁丧父。于是他的叔叔诸葛玄一直把诸葛亮和他的弟弟妹妹们带在身边。后来诸葛玄又带着他们到了荆州投靠自己的好友刘表。公元197年,在诸葛亮16岁时,叔叔诸葛玄去世。从此。诸葛亮就在隆中过起了农耕隐居生活。


二、拜师求学


根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到荆州时应该不到10岁。而成名时也才不过16,7岁。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诸葛亮就如此出名,只能说明一点,就是他的老师一定是荆州的名士。


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他的老师是谁,但是根据后来发生在诸葛亮身上一系列的事情可以推测,他的老师应该是当年荆州第一名士庞德公。


庞德公的名望家喻户晓,当年刘表曾经多次请他出山,都被他拒绝。庞德公跟颍川的司马徽关系非常好。后来颍川发生战乱,司马徽为了避难就曾带领徐庶等弟子投靠庞德公。而水“镜先生”、“卧龙”、“凤雏”这些名号都出自庞德公。可见他们这些人的关系不一般。


三、显赫的政治资本


选择在隆中种田隐居的诸葛亮此时已经年近20。他当时不仅已经小有名气,还有非常令人羡慕的的社会背景。


人称凤雏的庞统是庞德公的儿子,庞统有个嫂子是诸葛亮的姐姐。诸葛亮有个老丈人叫黄承彦,黄承彦的大舅哥是蔡瑁,还有一个连襟叫刘表。也就是说,此时选择在隆中过着悠闲的隐居生活的诸葛亮,他的亲戚全都是荆州最顶层的人物。


《诸葛亮隐居隆中的真实意图终于在他临终前揭晓》


能够有这么显赫的背景,诸葛亮当然不愁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所以说,诸葛亮选择隐居只是一种策略,而不是真的想做一个超脱的凡人。


这个秘密一直到诸葛亮临终前,才揭晓答案。他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全都写在了一封给儿子的信里。


这封信就是著名的《诫子书》。信中的语言不多,核心思想就是劝儿子立志要早,不要庸庸碌碌荒度时光,否则将会抱恨一生。原文最后一句为“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认为一个人最悲哀的就是不能为社会做点实事,没有任何成绩。可见,诸葛亮一生都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所成就,有所作为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沂南县   庞德   临终   荆州   司马   凤雏   名士   史书   显赫   诸葛   意图   公元   当年   儿子   答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