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8点后,女生们站在了打车鄙视链的底端…

↑点击 “简七读财”,私信回复“礼包”领取“从0开始学理财大礼包

晚8点后,女生们站在了打车鄙视链的底端…

大家好,我是简七编辑部的畅畅。

今天有条新闻,刚一出来,就在编辑部的女生们当中炸开了锅:

关停整顿许久的滴滴顺风车业务,将在7座城市,陆续重新开启试运营。

但同时,当中有一条规定尤其扎眼——女性用户不能在晚上8点之后搭乘顺风车。

晚8点后,女生们站在了打车鄙视链的底端…

怎么说呢?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同学直接就在群里表达了不满: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就是性别歧视嘛!

要说滴滴这次的政策,背后的“歧视”可能和你想得不一样。

别误会,我可并不是在替谁说话。只是关于「歧视」这个话题,可以有更理性地思考。

晚8点后,女生们站在了打车鄙视链的底端…

先问问大家,说起歧视这个词,你最先会想到什么?是性别歧视、地域歧视,还是其他?

别说,歧视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个大难题。

大约在50多年前,还有两位经济学家,对歧视问题作出了自己的研究,还都拿了诺贝尔奖。

一位叫贝克尔,他提出了一个「偏好歧视」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完全依据个人喜好,来决定排斥谁。

例如,二战期间,大量犹太人被屠杀,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这种略感性的「种族歧视」。

真要人挑出勤劳勇敢的犹太人,有什么缺点,怕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不久,又有另一位经济学家阿罗提出,并不是所有的歧视,都是感性的,也有基于统计学上大数据支持,而「统计性歧视」的。

滴滴顺风车限制,显然就是基于“女性晚上出门更不安全”的统计假设。

晚8点后,女生们站在了打车鄙视链的底端…

简单小结一下:

「偏好歧视」偏感性、情绪化,常常没道理,但就是看你不顺眼;

「统计性歧视」则一般有数据支持,目的性也更明确。

对女性有明显敌意。

但细想,滴滴难道真是讨厌女乘客吗?作为一个企业,答案其实是否定的。

平台发布这种一刀切的规定,更多还是「统计性歧视」的原因——既然女性夜间单独出行更危险,索性不做这类生意了。

晚8点后,女生们站在了打车鄙视链的底端…

不过,这看起来不带情绪的出发点,就没问题了吗?

仔细一想,还是有问题——因为这是一种“懒政”:

一来,统计性歧视治标不治本

就拿乘车时段来说,我真不觉得,在凌晨5点搭车,比夜里10点更安全。

而且,「824乐清事故」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下午1点打的车,同样不能防止犯罪的发生。

显然,深夜≠犯罪,光天化日也未必安全。

另外,难道男性同胞就没有风险吗?这是不是也是对男性的一种安全歧视?

二来,统计性歧视的“误杀”

还是拿滴滴这件事举例,绝大多数合法的司机,也不得不失去了女性乘客用户。

晚8点后,女生们站在了打车鄙视链的底端…

晚8点后,女生们站在了打车鄙视链的底端…

回到滴滴的话题,「统计性歧视」依然是一种缺乏诚意的解决方案:

如果顺风车业务,需要通过限制晚上特定时段不载女性乘客;

那是不是说明,同样时段,可以载女性乘客的出租车、其他打车业务,本身就承担了更高的安全责任?接受着更高的安全监督?

如果是,那顺风车业务,本身的安全标准就有问题,这恰恰证明,这是一种安全责任的逃避。

也许你会说,为什么要这么“较真”地讨论两种歧视概念呢?

这是因为,作为女性,事实上是作为一名普通乘客(并不需要区分男女),我们希望更科学、更认真地争取一份安全的权利!

而这,是滴滴作为一家正经企业应该提供的,最基本的服务保障。

晚8点后,女生们站在了打车鄙视链的底端…

看完今天的内容,如果你也刚巧赞同我们的想法,请点个赞哦~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想和你聊聊: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被「歧视」的经历?你愿意留言与我讨论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诺贝尔奖   乐清   礼包   犹太人   经济学家   时段   编辑部   乘客   感性   性别   男性   晚上   概念   业务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