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秋与“西湖陈文龙文化节”

作者:龚玉和

“西湖陈文龙文化节”与林正秋渊源颇深,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全市开展西湖文物普查时,陈文龙墓就已被列入普查范围。由林带队的杭师院文物调查小组,对西湖周边的文物或文物遗址进行了考查(见本书第六章“西湖文物勘查初始”)。在那次勘查中,陈文龙墓正式列为“文保点”。只是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湖畔有太多古迹有待恢复。拨乱反正,事多纷繁,陈文龙墓并未得到特别关注。林正秋认为,陈文龙(注1)应当与岳飞、于谦、张苍水并列为“西湖四忠贤”。二0一五年,林在《杭州》杂志撰文《猫儿桥与宰相陈文龙》(注2),考证了陈文龙在杭州时住在猫儿桥附近,这个地方在南宋时是一个热闹的地方,有药店、金银交引铺、饮食店等。猫儿桥今在中山中路中段,与羊坝头相对。虽说陈文龙墓在一九九二年被评为市级文保单位,但是墓地挤在杂乱的民居旁边,登临不易,宣介有限,一直鲜为人知。不过,每年春秋二季,莆田陈氏后人与海内外的陈文龙宗亲都会自发到杭州扫墓,年复一年,从未间断。一个偶然的机会,莆田陈文龙纪念馆的陈天宇馆长(注3)结识了杭州古都研究会理事俞长寿(下称“俞”)。陈馆长对俞说,陈文龙史迹,莆田方面已做了许多工作,搜集了历代地方史志与陈氏家谱的记载,希望杭州史学界朋友能挖掘一下陈文龙在杭州的踪迹。俞听了,觉得西湖旅游之所以经久不衰,除了秀丽的风光以外,就是湖上荡漾着一股民族正气,岳飞、于谦、张苍水、秋谨,这些人正是百姓崇敬的英雄人物。他觉得,陈文龙的历史地位不应低于上述先贤,怎会近代以来不为人关注呢?由此,找到了林正秋会长,林听了,此举正合自己心意,一口应承了下来。希望群策群力,发动大家一起来考证一下陈文龙在杭史迹,出一本小册子。 二0一七年春,莆城陈氏后人再次到杭州扫墓。陈天宇又一次谈起,希望杭州史学界能挖掘陈文龙在杭史实,并恢复陈忠肃公祠堂,如杭州方面经费有难度,莆田陈氏宗亲可以帮助筹措。为进一步考证陈文龙在杭州历史,二0 一八年一月二十七日,由古都文化研究会、杭州历史学会联手莆田陈文龙纪念馆,在湖畔的新新旅馆开了一次陈文龙学术研讨会。那天专家济济一堂,林正秋率先讲话,接着毛昭晰、赵一新、钱法成、桑士达等(注4)做了发言。陈馆长说,陈文龙是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宋史》及闽省《陈氏宗谱》均有记载,元兵大举南下,宋廷岌岌可危,陈文龙散尽家财,举兵抗元。他在兴化城墙上大树“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后来,城破被俘,押送至杭州,殉国于岳庙。林正秋介绍了陈文龙墓园保护的情况,在一九八0年全国文物普查中,陈文龙墓被列为“文保点”。到了一九九二年,政府又一次对陈墓进行修缮,升格为市级文保单位。俞长寿说,根据我的研究,陈文龙墓在元代只是一个简易土坟;明代初重修,垒起了石级与墓墙,成为一座与岳庙规格相当的忠烈祠。康熙《钱塘县志》记载:“参知政事兴化军陈文龙墓在智果寺旁,陈忠肃公祠在葛岭。”乾隆《杭州府志》也有:“陈忠肃公墓在智果寺旁,公讳文龙,历官参知政事。宋景炎初,兴化军降元,被执至合沙(今杭州纪家桥岳飞故宅),不屈(而)死。明正德间就墓前建祠。”只是到了民国期间,由于祠堂旁兴建省主席公馆,部分祠堂建筑被拆除。大家找到陈文龙在杭州史书的记载以后,古都文化研究会等在莆田陈文龙纪念馆支持下着手筹办“首届西湖陈文龙文化节”活动。二0一八年六月九日陈文龙文化节开幕,福建方面自发到杭祀祖宗亲达数百人,不仅有内地陈氏后裔,还有不少人来自港澳台、新加坡、美国等远道而来的客人。为了开好这次文化节,筹备组请来了许多义工为大会服务,并得到政府的相当重视,地点安排在陈文龙墓地不远的少年宫广场。与会人员统一穿上承办方提供的“节义文龙”大字的黄色上衣与小黄帽,一眼望去,黄灿灿的,一大片。各家媒体多派员采访,当晚央视国际频道的“海峡两岸”栏目,播出了首届西湖陈文龙文化节活动盛况。一个民间组织的盛会,能得到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关注,见到电视上播放首届陈文龙文化节,以及次日杭州与福建几家电视台对文化节的报导,让林正秋感到宽慰。二0一八年,由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杭州历史学会与莆田市陈文龙纪念馆共同编写的《陈文龙与杭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林撰写题为《应大力弘扬陈文龙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论文,他说,陈文龙不愧为与岳飞齐名的南宋一代民族英雄,他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为杭州山水增添了光彩。又说,为此向省市领导提出建议,尽快立项规划建立陈文龙祠。林认为,陈文龙不仅是一个福建莆田人,一个陈氏家族受尊敬的前辈,更应当属于杭州、属于中华民族。他的爱国节义、忠于民族的行为,不仅感动了一代代海内外的陈氏后人,也应当成为每一个炎黄子孙学习的榜样。古往今来,西湖之光彩夺目,就是因为有岳飞、陈文龙、于谦、张苍水、秋谨这样的先贤先烈,在天地间弘扬正气,青山有幸埋忠骨。英雄们守护着湖山的秀美,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了民族的光辉历史篇章。二0一九年六月九日,在湖畔的少年宫广场举办第二届西湖陈文龙文化节,仅海内外陈氏宗亲就达上千人,林会长抱病参加会议。 (左1为陈天宇,右2林正秋/2019-6-9)他在会上发言,今天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希望陈文龙文化节能够一年一次的举办下去,更多人参与进来,让更多人了解陈文龙,更多人为陈文龙事迹而感动。注释:1陈文龙(1232-1276)号志忠,字君贲,福建兴化(今莆城)人,初名子龙,度宗为之改名文龙,抗元名将。咸淳四年状元,蒙军南下,各地守将纷纷投降。蒙使二次至兴化招降,均被其焚书斩杀。兵败被捕,押至杭州,谒岳飞庙,气绝而亡,葬于西湖智果寺旁。明代昭封福州城隍神(摘自网络)。注2,林正秋著《杭州猫儿桥与宰相陈文龙》载《杭州/生活品质版》二0一五年第四期。注3,陈天宇,福建莆田陈氏理事会理事长、莆田陈文龙纪念馆馆长(摘自网络)。注4,赵一新,一九四九年出生,嘉兴人,中共党员,原省民宗委副主任、杭州历史学会会长;钱法成,一九三二年出生,浙江嵊县人,原浙江文化厅厅长;桑士达,一九五一年生于上虞,浙江杂文学会会长,省人民政府参事(摘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西湖   文化节   先贤   兴化   莆田   宗亲   祠堂   馆长   福建   南宋   杭州   古都   纪念馆   文物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