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自己骂上热搜,却揭穿了大多人的难堪

他把自己骂上热搜,却揭穿了大多人的难堪

作者|天雅

责编|陈沉沉



前段时间,罗翔因讲述了自己的一段往事,再次上了热搜。


03年冬天,26岁的罗翔,

遇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太太。


她走了几小时路要去法律援助中心,

迷路了,但路上没人愿意理会她。


罗翔提出要打车送她过去,

老太太听到这句话,扑通一下给他跪下了。


这让年轻的他极其震撼。


后来到了援助中心门口,老太太对他说:

“你就不用陪我上去了,别影响了你的前途。”


他把自己骂上热搜,却揭穿了大多人的难堪


这句话再次让他震惊,

因为戳中了他内心的恐惧——

当时的他是北大法律博士,也考了律师执业证,

其实可以帮她做援助的。


但他始终不敢说出自己的身份,

因为真的怕“影响前途”。


18年过去了,

罗翔依旧深感愧疚,觉得当时自己很虚伪。


说实话,

看到罗老师这样坦诚而谦卑的自我反省,

内心是很感动、很温暖。


因为他将我们大多数人『共同的难堪』说了出来:

我们常常想帮人,

却担心被索取;


我们常常语言上坚持正义,

但行为上又患得患失。


虽然这件事过去了一段时间,

但我很想再去谈谈,

我们共同面临的一个道德困境:


为什么我们不敢善良了?


01


首先,想先跟大家分享2个“极致善良”的故事。



◆ 故事一


1989年,英国电视节目《这就是人生》

邀请一位老人到了演播室,

坐到观众席第一排。


主持人拿着一本尘封了50年的剪贴本,

翻到写满孩子名单的最后一页,

向观众询问道:


“今晚这里,

还有谁是尼古拉斯·温顿解救出来的吗?”


话音刚落,

整个观众席的人都站了起来,

向这位老人致敬。


他把自己骂上热搜,却揭穿了大多人的难堪


50年前,二战期间。

年轻的温顿,生活在伦敦,

远离战乱,生活惬意。


但他却选择了只身前往捷克难民营,

历经千辛万苦,

将被纳粹迫害的600多名孩子解救,

并分批送往了英国不同的收养家庭。


他把孩子送到对应的家庭以后,

要求每家都得填写一份签收单,

证明孩子交给他们了。


这样的“证明”,

一字一墨静静地躺在温顿的剪贴本上。

眨眼间就是50年。


他把自己骂上热搜,却揭穿了大多人的难堪


温顿并不在乎荣誉,

只在乎那些孩子是否平安。


如果不是妻子偶然看到,

这段历史也许永远不会有人知道。


在漫长岁月里,

这群孩子并不知道是谁解救了自己。

但是他们一刻也不曾忘记过:

在地狱横行的当年,也有天使曾爱过人间。



◆ 故事二


60年前,印度加尔各答贫民窟,

出现了一位修女特蕾莎。


从12岁开始,一直到她87岁去世,

她一生都在为穷人服务——

帮忙治病、提供食物、给孩子开设教学……


她关注每一个被觉得无足轻重的穷人,

给他们帮助、尊重和关怀。


他把自己骂上热搜,却揭穿了大多人的难堪


在特蕾莎的生平传记里,

记录着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特蕾莎在贫民窟开展工作,

一个衣衫褴褛、腿上有伤的小孩向她讨要吃的。


当时她身上没有足够的钱,

于是她很抱歉地对小孩说:

“我只能替你包扎伤口。”


可正当她准备涂药的时候,

小孩突然抢走她的袋子,拄着拐棍跑了。


好心提供帮助,却从中受到伤害。


在特蕾莎一生中,类似这样的遭遇,数不胜数。


但她却说:


即使你是友善的,

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

即使你是诚实和率直的,

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


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

有人可能会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


即便你把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

也许这些东西还永远不够,

但不管怎样,

你还是要把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


这样的事迹,

我们小时候在书本上读过特别多。


这就是我们内心所认同的,正义善良的化身——

他们将救人、助人当成自己的使命,

却从不强调自己的付出。


但同时,

极致的善良正义背后,代价也是极致的。


对于温顿来说,是放弃稳定的生活,

走进战乱之中,甚至可能失去性命;


对于特蕾莎来说,是终身生活在贫民窟之中,

尽管付出一生助人,却还可能遭受伤害和质疑。


02


讲完这两个故事,

我们也就能理解善良的困境了。


大多数人在道德感的驱使下,

渴望做个善良之人。


但善良不是嘴上说出来的,而是行动做出来的。


某种程度上,

真正的善良,是承担了责任和代价的。


然而,在责任和代价面前,

我们会虚弱,也会恐惧——

恐惧恶意,也害怕被索取过多。


因此,在有困难的人面前,

我们常常无法提供「毫无不留」的帮助。


于是我们可能会做两件事。


他把自己骂上热搜,却揭穿了大多人的难堪


第一、我们不敢善良。


我在非洲穷游时,

看到当地的小孩枯瘦如柴,

曾想过给他们些许钱和食物,


但因为害怕他们知道我的善心后,

向我索取更多,

于是我选择快步离开了现场。


我也曾在朋友向我哭诉不幸时,

不敢过于共情,

因为害怕她的负面情绪将我拖下漩涡。


我不敢传递过多的善意,

是因为害怕自己被“他人的苦难”吞噬。


第二、我们可能发展出“伪善”。


诚如罗翔在节目中的自我剖析一样。


他的善良停留在语言的优越感里,

而不是在实际的行动中。


小时候的他,常常请乞丐来家里吃饭。

但负责给乞丐做饭的,

并不是他,而是他的父母。


他自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却享受了做好事的快乐,

满足了“当好人”的念想。


罗翔说:

“我现在才明白,那只是一种「抽象意义的善良」。”


后来,

当真正面对着一位处于社会边缘的老太太,

真正需要承担责任时,

他却不敢施展一个法律人的本领去帮助对方。


罗翔说:


“当时的自己,

只是在用虚伪的道德优越感,

来掩饰内心的恐惧与懦弱罢了。”


他把自己骂上热搜,却揭穿了大多人的难堪


03


当「虚伪的优越感」被现实冲击,

我们才有机会触碰真实,

才有可能发展出真正的、具体的善良。


哪怕很微小,也会很有力量。


所以当罗翔听到援助中心门口,

老太太对他说了一句:

“别影响了你的前途”;


见到一位前来寻求法律援助的农民,

为了不给他添麻烦,

晚上一个人睡学校的过道。


他被深深震撼。


从理想的道德高地,

跌落到残酷的现实困境,

罗翔有很多愧疚。


正如他说的,

整天忙着爱抽象的人类,没时间爱具体的人。


但也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回归现实。


只有真实地看见眼前具体之人,

才能真正抵达善良。


现在看过他视频的人都会发现,

在讲课的视频里,

他不再空谈宽泛的理论,

而是将法律和鲜活的生命及现实联系起来;


在生活中,

他开始和同学一起开设法律诊所课程,

带领学生参与法律援助。


你从他身上看到的不是优越感,

而是一种谦卑和真诚。


这时候的罗翔 ,就正如他自己说的——


真正的公平和正义,

不仅要在理论中得到体现,

还要在现实中得到回响。


他今天对法律和人生的思索,

也在现实中影响着每个具体的人。


他把自己骂上热搜,却揭穿了大多人的难堪


04


来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


今天的我们如何抵达真正的善良?


在此我想说,


善良,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刻意给予些什么。


有时候,

在一个具体的人面前,

做真实的自己,

放下伪善,坦露真诚,也是一种善良。


在影片《心灵奇旅》的灵魂空间里,

有一位极度愤世嫉俗的灵魂,叫做22号。


许多顶级的世界大师都曾去开导过他,

想要让他燃起对生命的热情,但都没有成功。


可后来,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家,却做到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大师们面对22号,

都会不自觉地带着一种“我来超度你”的优越感,

从而激起22号的强烈反击。


而音乐家面对22号,

则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真实平等的存在——


你的孤独,我也有;

你的恐惧,我也有;

你的落魄,我也有……


我无法指引你如何到达目的地,

但我愿意与你一起,一路前行。


由于生前好不容易等到与知名爵士乐手同台,

却在演出前夕意外身亡,

音乐家内心充满了不甘。


也因此,他一直不愿接受自己死亡的事实,

并想方设法地想要逃回地球,

继续自己的演出。


正是他身上这份

“明明一事无成,却对人生充满渴望”的姿态,

引发了22号的好奇。


后来,当22号借着乔的身体来到地球,

感受到人世间真切而朴实的平凡以后,

他终于爱上了生而为人的美好感觉。


其实,无论是影片里的音乐家,

还是今天的罗翔,

都算不上是全能的拯救者。


但他们的真实、坦诚和谦卑,

却真切地影响并改变了身边的那个人,

亦或周围的一群人。


他把自己骂上热搜,却揭穿了大多人的难堪


05


最后我想说,

善良,是一个主动选择的过程。

它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是平等的存在。


不会因为你的富有而变多,

也不会因为你的贫穷而变少。


就像作家梁晓声说的:


善良不是刻意做给别人看的一件事,

它是一件愉快并且自然而然的事,

就像有时候,善良是为了心安理得。


也许终其一生,

我们都无法成为一个普度众生的极善之人。


那就做一个真实的人吧。


返璞归真的真诚流露,

它也许不能消灭所有邪恶,拯救天下苍生,

但却能在黑暗中点亮一道微光。


在这道微光里,

有你,有我,有世间万物。 END


他把自己骂上热搜,却揭穿了大多人的难堪

作者:天雅。一个有想法、有态度的心理学科班生;责编:陈沉沉。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贫民窟   法律援助   优越感   谦卑   音乐家   难堪   老太太   正义   善良   恐惧   害怕   内心   小孩   真实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