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家庭教育不到位,学校教育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

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部分,其中家庭教育是优秀孩子的始发站,而父母则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引导者。

然而很多家长却认为,自己只需要给孩子提供物质条件就足够了,所以将孩子的养育推给了学校、社会、甚至老人,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自己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就这样写道:“对于孩子来讲,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就是由那些最优秀的教育家进行最认真的教育,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所以,仅仅有能力养孩子,却没有认真教育孩子的父母,并不是合格的父母。

被誉为“韩国首席妈妈”的全惠星女士,将6个子女全部培养成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博士。现在,她的孩子任职著名大学的教授、院长和美国白宫卫生部长助理等,成为了社会中的精英。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华尔街日报》把她的孩子称作“震撼华盛顿特区的第二代韩裔权利精英兄弟”。

《纽约时报》评论:“这个成功的家庭,可与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肯尼迪家族相媲美。”

除此之外,他们还成为了美国教育部选择的“亚裔美国人家庭教育研究对象”。

全惠星女士在采访中提到自己的教育理念时,说:“我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中受到了启发,中国有句话‘功夫在诗外’,运用到我的教育方法中就是功夫在‘学’外。”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陆游向儿子传授诗歌创作秘诀的诗句。陆游告诉儿子想写好诗,仅仅熟读古人诗句、掌握形式技法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将功夫下在诗歌之外,多积累多实践才是写好诗的根本。

全惠星认为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孩子的成长是多方面的结果,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一项决定的,希望孩子优秀,就要从多方面入手,将功夫用在学习之外,而这一切要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尤其是小学阶段,是“功夫在‘学’外”的关键时期!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为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东晋名相谢安曾说:“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要做最好的自己。”在全惠星的家庭教育中,她非常认可这一点,她认为父母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成为孩子的引导者,帮助他们看到未来、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全惠星提出了两个观点,值得深思:

第一、妈妈要懂得发展自我。她认为,母亲对一个家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想培养优秀的孩子,就要先提高母亲的能力。


第二、绝不能为孩子牺牲自己。父母要保持学习进步,充实自己的人生,因为父母的生活态度和世界观会成为孩子的榜样。

现实生活中,太多女性有了孩子之后,生活的中心就变成了孩子和家庭,从而忘记了自我成长,迷失了自我。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就像全惠星提出的,父母和孩子应该是各自独立的,大家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如果爱孩子,就要从“好母亲情结”中摆脱出来,努力做自己,先关注自己,才能教育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梅尔索夫做过一项有趣的研究,结果惊讶地发现,刚出生42 分钟的婴儿就能模仿大人吐舌头。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高手,在孩子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的标杆,父母的品德就是孩子的灯塔,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不断模仿父母,从思考模式、做人品行、到做事方式,孩子会不断向父母靠近,将父母的影响内化成自己的性格和习惯,伴随一生。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所以成为父母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而是应该更关注自我成长,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好榜样。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对孩子是一种内在力量的驱动比讲道理、训斥打骂,更直接有效。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根

全惠星认为,父母要为孩子建立两种家庭氛围: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如果父母相爱,孩子会充满幸福感。”

全惠星指出,夫妻在生活中难免会有分歧,但决不能过度,夫妻之间要学会互相尊重,相互包容,彼此爱护,给孩子一个温馨稳定的家庭环境。

对孩子要多尊重,多交流,多理解,少唠叨,还给孩子一个自由宽松的成长氛围。

生活在父母恩爱的家庭中,孩子更懂得爱、体贴和包容,更有责任和担当。

生活在尊重,宽松的家庭中,孩子更自信、更活泼,懂分寸、做事有尺度。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温馨的家庭氛围,会让孩子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安全感,从而会使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开朗,孩子浑身上下散发着正能量磁场,他的生命力更旺盛,他能更清晰地看到自我,走入社会也能更快适应,更受欢迎。

拥有一个父母相爱,懂得尊重的家庭,无疑是孩子最大的幸运。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全惠星说:“无论在家里的哪个角落,都有学习的氛围。这一切都是我先生所营造出来的。不用强求他们去学,孩子们的眼里只能看到书桌和正在学习的家人,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是我们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姝的妈妈就说过: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武亦姝的父母就为她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家庭氛围,带她读书,带她背古诗,带她一起做“诗词接龙"的游戏,在父母的熏陶下,武亦姝成为了大家眼中的”才女“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比起“你学习吧”,更有说服力的是“我们学习吧”!

想让孩子静下心来学习,踏实读书,那么父母就先打一个榜样,放下手机,关掉电视,拔掉电脑,安静地读书学习,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模仿你的样子了。

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的家庭,只会让孩子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提高自己,努力向父母靠近。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好习惯的养成一定要趁早

林肯曾经说过“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想让孩子赢在终点,就要在起跑线打好基础。

孩子开始上小学后,全惠星就非常注重孩子习惯的养成。她制订了一系列“魔鬼训练”计划,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她要求孩子放学回来,先完成自己的家庭作业,才能出去玩。她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以及拥有了健康的运动习惯。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6-12岁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习惯培养的黄金阶段。习惯一旦养成,就会非常稳定,并产生较为持久的影响。

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习开始成为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各种学习方法、思维模式、学习效率等习惯都是在这个阶段开始逐渐养成、成型。

好习惯养成了,孩子到了初高中阶段也不会感到太吃力,只需要强化优化一下,初高中即可很快跟上老师的节奏和学习的强度,甚至在终身的学习中都不会发生变化,伴随学习的各个阶段。

专注听课,懂得抓重点;快速完成作业,保持正确率和整洁度;掌握复习预习的方法,不懂的问题当天搞清;正确使用笔记本、错题本,学会规划学习和时间;保持定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作息......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小学六年,孩子每一年的成长都是飞速的,家长务必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学习体系,拥有自己的套路方法,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习惯。

一旦成型,孩子未来的人生受益无穷。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道德的种子要从小种下

有这样一句话:无知识的道德很可怕,无道德的知识更可怕。一个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做人。

一个真正优秀的人,除了拥有知识技能,更要拥有强悍的精神内核。好性格、好品行、好素养,不可能像知识一样突然植入到孩子的大脑中,而是需要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引导孩子,慢慢养成。

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去提高孩子的品行道德,价值三观,营造出良好的软素质基础,孩子才能经得起马拉松式的人生考验。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全惠星说:“不要只培养孩子的才华,更要注重培养他的品格,让他成为喜欢帮助别人的人。”她要求孩子学会尊重小人物,争做大人物,要学会尊重他人,同时努力去做更好的人。

《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给出了两点很有效的方法:

一 、育人先育己:想要孩子变得优秀,父母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格局,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做孩子的摆渡人。

二、 以身作则:父母以身作则,自己先具备良好的品德。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重塑自我的过程,你优秀了,孩子就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高望得远!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俞洪敏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一文中提到,孩子应该具备四大方面的能力:思考能力、精神能力、社会能力、知识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赋予者就是父母。

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指出孩子从出生到18岁,每3-6年就是一个性格成长的飞跃。孩子6-12岁,不管从习惯养成、性格三观,还是道德品行,孩子都没有成型,所以这是一个养成的关键时期。家长一定要抓住,引导好孩子。

如果让这段时间白白流失,错过这段一去不返的教育良机,孩子长大后,留下的只有后悔的叹息。

所以在这六年时间,家长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针对孩子每一年的成长和变化,都有清醒的认识、明确的规划和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把控好孩子的成长方向,帮助孩子成材!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这本《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细致地指出了小学六年中,孩子每一年的学习重点、性格特征、生长发育以及心理需求。从学习、品德、能力、亲子沟通等多个方面,为家长出谋划策,提出了大量实用性的建议。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一年级过渡幼小衔接,适应学习;二年级培养学习兴趣,开始打基础;

三年级遏制住“三年级滑坡”;四年级巧妙提升学习难度;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五年级兼顾成长和学习;六年级轻松迎接小升初,坦然面对青春期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作者于敏老师,拥有20余年一线的教学经验,她精准地捕捉到孩子的成长规律,站在孩子的角度,向家长指出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求,帮助家长抓住养育重点,解决问题。

将6个孩子送入耶鲁和哈佛,母亲坦言:狠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关键

从孩子成长中的10个重点方向出发,配合大量的案例说明,清晰解读了孩子六年的学年规划,学习方向,心灵成长,品行培养等内容。

此书原价35元,开学活动价格只要29.9元,点击下方链接即可下单。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29.9 购买

这本《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也推荐给各位家长,两本书结合一起读,对孩子的小学初中的总体规划更加清晰明了。提前一步做好准备,学习在孩子的成长之前,才能更好地行动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点击下方链接即可下单。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 ¥29.9 购买

建议家有小学生的父母好好读一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耶鲁   阶段   孩子   小学   哈佛   品行   家庭教育   坦言   氛围   功夫   道德   家长   父母   母亲   习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