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仅剩两周,第一名的孩子独家揭秘:他只是做对了这件事

“期末倒计时,不到2周了!”

这一段时间,宝妈们开始忙碌起来,辅导孩子学习不轻松,整个神经都紧绷着,身心疲惫。

期末考试仅剩两周,第一名的孩子独家揭秘:他只是做对了这件事


虽然说,考试考的是孩子,但实际检验的是,却是父母这段时间日日夜夜辅导的成果。

一位宝妈跟我聊天:

辅导孩子,我和孩子他爸都是费了12成力,结果这次期末冲刺检测孩子语文只考出了69分、数学83分的成绩,综合成绩排在班级倒数,差点气得要吐血。


我孩子平时上课认真,学习也努力,知识掌握的也不错,为什么就是考试考不好呢?


孩子记忆力不差,智商也没问题,就是考不好,很多家长很苦恼,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记得一次家长会上,朵朵学校的一位老师说了一句话:“什么是教育?教育是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她分享了一个学霸的事例:三年级1803班的一位学生,成绩优异,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名。这位学生除了课堂上掌握所学知识知识点外,每天还进行阅读经典文学书籍,考试时认真细致,复习时温故而知新。不仅仅是学得好,更重要的是他从一年级开始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才是每次都考得好的秘诀。

听了这段话,深受启发。所以孩子学得好,却考不好,主要原因是这几个学习习惯没养成:


1、不重视错题

孩子经常在同样的题目上重复“栽跟头”,多次出错。

每次考试完后,家长检查错题时会发现,孩子在同样的题目上反复出错,前面测试做错更正后,再次考试还是丢分,甚至一直丢分。


期末考试仅剩两周,第一名的孩子独家揭秘:他只是做对了这件事


其实拆解一年级的试卷我们不难发现,真正难题也就占10%左右,而真正拉开差距的是:反复练习难度适中的题目。因为细心的同学不会在同一个坑里再跌倒一次,如果你家孩子仍然出错的话,差距就这样拉开了。对策:为孩子准备一本错题本,督促孩子把平时大小测验中的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按单元知识点进行分类。期末考试前,让孩子把错题本上的错题进行温新复习,然后完完整整地做一遍,并要求孩子讲出每道错题的知识点,以及算法。

如果再次做错,那就要跟孩子一起分析做错的原因,是因为粗心大意,还是知识点掌握不到位。

我们在辅导孩子学习过程中,必须要让孩子养成总结复习的习惯,查漏补缺,不懂的知识点及时攻克。


2、粗心大意

粗心大意,在低年级学生中太常见了!

朵朵也不例外,有一次月度检测,朵朵拿试卷回来,看到试卷上的有些错题,我真是哭笑不得,原本不该错的,却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记得有道题:12◯6=18

明明应该填+号,她试卷上却填了-号,我问朵朵这道题为什么错了?她支支吾吾说:“当时是写了+号,不知道怎么就变成了-号了。”

就因为粗心大意,那次考试白白地丢了10分。

期末考试仅剩两周,第一名的孩子独家揭秘:他只是做对了这件事


对策:讲究“先易后难”,先把容易的题目做完,平时要求孩子认真仔细地审题后再下笔,不要赶时间。经常看到有些题目,意思都没读全,朵朵就匆匆忙忙在后面写了答案,结果做错了。

准确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得出答案,不要贪图快,这样才能减少失误丢分。


3、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

平时学得很好,考试却总比预期要少一些分数,是什么原因呢?

凡凡妈也跟我分享凡凡的学习情况,他每次考试都信心满满,说题目太简单了,第二个交卷,一定能考100分!

作为家长肯定是要相信自家孩子,不能打击他的信心吧,可信心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结果往往考得比预想之中的还要差。

简单的题没做对,书本上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也没答对。

对策:大部分一年级的孩子都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这就要求家长在辅导作业时,就要开始督促孩子养成做完作业后,自己检查的习惯。

让孩子养成考试后检查的习惯,就能避免绝大部分因粗心大意而丢的分值。


期末考试仅剩两周,第一名的孩子独家揭秘:他只是做对了这件事

3-7岁,是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期,优异的学习成绩背后往往都有好的学习习惯。宝妈们除了平时强调、督促孩子养成总结复习和考试时自我检查的习惯外,还可以结合一些小游戏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这样与宝妈们平时的督促形成互补,效果会更好。下面的2个小游戏有利于辅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1、游戏名:我是小老师

适合年龄:3-7岁

游戏意义:帮助孩子养成自我检查习惯。

游戏很简单,适合低龄的孩子,即孩子当老师,爸爸妈妈当学生。

游戏玩法:“老师”先给“学生”上课,讲课内容是孩子这几天的学习内容。然后,在讲课结束后,“老师”会布置“学生”作业,批改作业,督促“学生”检查作业。

我跟朵朵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就经常模仿她经常犯错的题目,然后假装自我检查。

期末考试仅剩两周,第一名的孩子独家揭秘:他只是做对了这件事

这个时候朵朵一副“小老师”的样子就出来了。“妈妈,你做错了,《青蛙写诗》中水珠才是省略号,不是水泡泡!“

朵朵对我作业的“批阅”加固了她对知识的掌握,也加深了做完作业要检查的印象,养成了复习检测的好习惯。

谁不想当老师呢?朵朵经常玩得乐此不疲!


2、游戏名:萝卜蹲游戏

适合年龄:3-7岁

游戏意义:培养孩子专注力,养成认真细致的习惯。

这个游戏是亲子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热门游戏,宝妈们应该都会玩。


期末考试仅剩两周,第一名的孩子独家揭秘:他只是做对了这件事


游戏玩法:这个游戏就是所有的人都要以萝卜命名,区别在于萝卜颜色的不同。朵爸是黄萝卜,我是红萝卜、朵朵是粉萝卜,豆豆是白萝卜,一家人开始随意地起蹲,但是彼此要记住是什么颜色的萝卜。在玩的时候先让朵朵蹲(粉萝卜),蹲的时候还要念“粉萝卜蹲,粉萝卜蹲,粉萝卜蹲完黄萝卜蹲”,结果黄萝卜的朵爸突然走神,被罚给朵朵买一个礼物。

这个游戏在玩得过程中,一家人其乐融融,还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和反应能力。孩子经常粗心大意,说明专注力不够,家长不妨跟孩子玩玩这个游戏辅助培养孩子专注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孩子   作业   粗心大意   知识点   试卷   萝卜   专注   题目   对了   平时   家长   习惯   老师   考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