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走路别心急,这几点千万要留意!预防O型腿、足部畸形


教孩子走路别心急,这几点千万要留意!预防O型腿、足部畸形


阴雨了俩月的长沙,前几天终于放晴升温,难得的是正好还赶上了假期。

朵朵天天嚷着要出门玩,人山人海的市区肯定是不能轻易踏足,所以只能带着两个小家伙去了家附近的公园。

豆豆带着他最喜欢的小猪泡泡机,一路上摁个不停,吸引了一群小朋友过来,追着飞舞的泡泡又跑又跳。

教孩子走路别心急,这几点千万要留意!预防O型腿、足部畸形

(tip:温馨提示各位宝妈,泡泡机可以玩,但是泡泡水可不要让孩子直接触碰到哦!)

此时,正好迎面过来一个带着宝宝的爸爸。宝宝应该还不怎么会走,被爸爸抱在胸前,看着漫天的泡泡,宝宝也开心地咿呀咿呀地扭动起自己的四肢来。

这位爸爸应该想让自己孩子多多锻炼一下,于是把宝宝放了下来。弓着腰从背后架着孩子的身体,吃力蹒跚地迈着步子,好几次差点失去平衡摔倒,看得我心突突的。

最后,“职业病”发作的我,追上去告诉了他:夹着或牵着孩子走路是种“揠苗助长”的行为。

他却说:‘’没事,孩子早点学会走路将来聪明!”

不怪那位爸爸会那样说,走路早的孩子向来被大众看作是聪明健康的表现。反而是孩子如果迟迟学不会走路,不仅家长忧心忡忡,还会面临周遭的各种关心,甚至是错误的指导:

“你家崽多大了,怎么还不会走啊?是不是缺钙?”

“买个学步车,孩子自然而然就学会了。”

“你要多牵孩子走,他才能更快学会走路。”

学步车对孩子走路并没有太多好处相信很多家长已经知道了,但是牵着孩子学走路又有哪些坏处呢?

教孩子走路别心急,这几点千万要留意!预防O型腿、足部畸形

首先,在家长的外力帮助下,很容易让孩子养成错误的走路习惯,最常见的就是踮着脚走和外八字。

而且大人如果没控制好力道,会造成孩子的骨骼损伤甚至导致骨折。然后如果孩子习惯了爸爸妈妈的帮助,也会打消他自己走路的意愿,所以很多孩子一出门,就是要牵着或者抱着。

到头来是费力不讨好——大人累的腰酸背痛,孩子还没有得到正确规范的引导。那到底怎样帮助孩子学走路呢?秘诀就是四个字:顺其自然。

虽然有俗语说:“三翻六坐八会爬,七滚八爬周岁走”。但由于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不同,实现阶段性生理功能的时间、路径也会大不相同。

因此,在合理的时间周期没学会爬行或走路,家长其实不用太过焦虑,太早牵着孩子学走路反而会伤害到孩子。

教孩子走路别心急,这几点千万要留意!预防O型腿、足部畸形

这是因为孩子的骨组织中含胶质多、钙质少,骨质柔,容易受外力的影响而变形。在宝宝肌肉组织中,肌纤维细软,含水分多,肌肉组织娇嫩,肌力较弱。孩子太早的去学习走路,双腿过早负重,容易使双腿弯曲和变形,从而增加“X”形腿和“O”形腿的概率,影响孩子以后的生长发育和体形。

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在 10~18 月之间开始学习走路。在孩子真正学会走之前一般需要经过独坐、爬、扶站、巡航、走路的整个生理适应过程。宝妈们可以自行对照,看看自己的宝宝目前正在经历哪个阶段。

① 坐「4~7 个月」

当孩子需要支撑物就能够独坐时,他正处于获得移动性的第一阶段。坐下来有助于帮助孩子强化他最终学会站立时所需要的肌肉。

②爬「7~10 个月」

孩子在爬行阶段最重要的是练习同时移动他的胳膊和腿,而不仅仅只是做简单的腹部爬行。

此阶段的训练及适应,将会让孩子的胳膊和腿部骨骼与肌肉开始得到锻炼与协调合作,未来走路时,他都需要这些技能的配合。

③扶站「8个月」

随着孩子变得更强壮和对周围环境的好奇,他慢慢会在大人的帮扶或利用家中的物品开始学习着自己站起来。

此时父母要多帮助孩子锻炼平衡能力,尽可能让孩子独自扶站,以便他尽快熟悉站立姿势,以及提升此动作所需要配合的骨骼与肌肉。

教孩子走路别心急,这几点千万要留意!预防O型腿、足部畸形

④站立掌握平衡「8~9 个月」

当孩子学会扶站,拉着大人的手来掌握平衡,可以尝试在大人的帮助下走几步。这将帮助孩子进行下一步的步行,并帮助孩子获得信心。

⑤巡航「8~9 个月」

当孩子会扶着墙壁和家具到处走动,这个阶段被称为巡航。由于孩子此时活动范围大,这个阶段要务必确保家具都固定在墙上。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双腿已经能支撑体重。当孩子扶着物品走路时,家长可以在孩子正面用手给予一定的支撑力引导他向前走,但切记不要拖拽孩子。

⑥独站「9~12 个月」

平衡是行走的关键部分。如果孩子可以保持平衡站立几秒钟,他很快就会觉得自己可以尝试走一步。

⑦走路「12~15 个月」

在独走之前,孩子可能会踉跄或绊倒。当孩子开始探索如何走路时需要继续表扬孩子。

请记住,一些孩子更喜欢爬,可以在他走之前,让他经常在爬和走之间转换。

孩子的身体都是遵循发育规律的,家长不能强求,顺其自然的去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条件。

孩子学会走路的前提是下肢要有足够的力量,身体平衡能力达到才能走路。我在上面提到的坐爬-扶站-巡航-独站其实都是在锻炼孩子的平衡和四肢力量。如果这些力量达不到,孩子自然无法独立行走。那么如何帮助孩子锻炼四肢力量呢?

教孩子走路别心急,这几点千万要留意!预防O型腿、足部畸形

小诀窍:当孩子处于站立状态时,可以在地毯上放置孩子喜欢的小物件或者玩具,让孩子反复多次蹲下来捡起玩具。

不过,各位宝爸宝妈也要注意:这种锻炼方式更适合9-10个月的孩子,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大多翻身、坐位、爬行已经基本没问题,下肢也具备一定的力量。

此外,在孩子学会独立行走前,应当先帮助孩子练习扶走。

可以让孩子站在沙发旁,用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扶着沙发朝着家长迈步。

父母可以各自站在两头,让孩子慢慢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这样不仅能随时扶住可能会跌倒的孩子,还可以给他安全感。

即使孩子一两次不成功都是没关系的,家长不用气馁,多加练习即可。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学会走路,跟他们的智商无关,跟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关,甚至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他们的性格

胆大外向的孩子可能很早学会走路,但也会踉跄磕碰。谨慎内敛的娃可能较晚学会走路,但说不定走得很稳。

孩子学走路的早,不代表就走的好,走得稍晚一些,也不代表他的发育就迟缓了。

家长只需做好引导,剩下来的就交给孩子自己吧。

你因为孩子学走路犯过愁吗?点个赞,在留言区分享你和孩子的故事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可能会   下肢   外力   骨骼   心急   畸形   双腿   肌肉   足部   大人   泡泡   爸爸   家长   身体   阶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