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断奶之后大病一场?让孩子顺利度过断奶期,做到这几点很重要

孩子断奶之后大病一场?让孩子顺利度过断奶期,做到这几点很重要

我家女儿已经14个月大,从出生到现在我一直坚持母乳喂养。因为需要上班的原因,4个月的产假结束之后我就恢复了白天上班晚上带娃的日子。

虽然不能随时随地的实现亲喂,但是为了女儿的健康成长,我果断坚定的成为了一名背奶族。白天抽空挤奶冷藏,晚上都是尽量亲喂。

现在毕竟女儿已经14个月大而且发现她最近总是喜欢频繁的吸允(其实她并不饿),甚至有时候夜奶至少4次以上,由此造成孩子睡眠质量不好而且不能好好吃辅食(已经开始吃各种辅食)。

趁着国庆放假有多余的时间,所以就当机立断给孩子实行了断奶计划。

经过前期的良好铺垫,不出所料孩子的断奶过程非常的顺利,很快的度过了断奶适应期并且胃口变得更好。

其实孩子的各个成长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1岁左右的孩子都会经历断奶的阶段,这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那么断奶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断奶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离乳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孩子在情感上失去了在母亲怀里吸吮和偎依的机会,情感上会变得很敏感。这对于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更像是一场战役,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阵痛阶段。

断奶即所谓的“第二次母婴分离”,这对于妈妈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次转折。

1、 为什么要断奶

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母乳喂养至少1年,世界卫生组织(WTO)建议,纯母乳喂养应该到孩子6个月,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够持续到2周岁(这个时间一般不发达国家坚持的比较多)。

在中国目前实际状况来说,一般孩子6个月以后就会逐渐添加辅食。1岁以后孩子已经长出牙齿,能够自己咀嚼并且消化功能逐渐增强;部分孩子夜奶频繁,长期的夜奶会造成孩子严重的龋齿;加之社会竞争压力大,很多妈妈都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到职场工作中,就会提前给孩子进行断奶计划。

2、什么时候断奶最好?

对于孩子的断奶时间世界组织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时间,大概范围为6个月-2岁左右。有些晚一些的孩子甚至母乳时间能够持续的更长。

给孩子断奶时间需要循序渐进,最佳时间为春季和秋季(温度适宜),避免炎热的夏季及寒冷的冬季(温差大、病毒繁多)加之孩子断奶期间容易食欲下降、烦躁不安,更容易增加孩子生病的概率。

影响孩子成功断奶的主要原因

1、 孩子缺乏安全感,拒绝断奶

我家小侄女当初断奶的时候可谓是经历了好一番折腾。因为弟媳属于全职妈妈,与孩子几乎是24小时都呆在一起,孩子习惯了有妈妈在身边的感受。

孩子由于太依恋妈妈,非常抗拒断奶这件事情。

弟媳最终采取了“残忍”的应对方式,她让孩子奶奶带着孩子回老家住上一段时间,让孩子和自己彻底分开。

最初孩子非常的抗拒,每天都会大哭大闹,眼神涣散,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食欲更是降到冰点,几乎吃不下任何东西。

这种状态持续了大概1周的时间孩子才彻底的断奶,可是接下来小侄女就生了一场大病,好一段时间才慢慢恢复。可想而知这个过程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难熬的。

孩子从呱呱坠地起就对妈妈产生了特殊的依赖,妈妈的怀抱及乳汁对于孩子来说是最有安全感的地方。

孩子的感觉是很灵敏的,一旦进入断奶状态,与妈妈分开,孩子就像独自进入了黑暗的森林一样,迷失方向,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并且感到非常的恐惧害怕。

孩子断奶之后大病一场?让孩子顺利度过断奶期,做到这几点很重要

2、 妈妈心软造成的反复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报道:一个已经7、8岁的小男孩每天放学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躲在妈妈的怀里吃母乳,这让一众网友都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

这位小男孩的妈妈也很无奈,她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孩子从小都是自己带,孩子一哭闹自己就给孩子喂奶。每次只要自己想给孩子断奶,孩子就会大哭大闹耍赖以此来要挟,自己也就更加的舍不得下狠心给孩子真正的断奶,断断续续就拖到了现在。”

作为局外人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小男孩正是抓住了妈妈的软肋,因为她知道妈妈的不舍的感情,妈妈最终一定会向自己妥协,而孩子与妈妈就在这种周而复始的状态中恶性循环下去。

如何让孩子顺利度过断奶期?

给孩子断奶不是豺狼虎豹,没有那么让人闻风丧胆。提前掌握好方法和准备完全能够让孩子顺利度过。

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让孩子顺利断奶呢?

1、 掌握孩子自身规律,潜移默化的进行干预

《教练型父母》中说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成长规律。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够正确的引导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每个孩子的生长特性和生活规律都会有所不同。父母要依据孩子吃母乳的规律来进行干预,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逐渐适应父母刻意的安排和调整,让孩子跟随自己的步调主动的配合自己。

有些孩子一直都有吃夜奶的习惯。吃夜奶并不代表孩子是真的饿,而是孩子逐渐养成的一种固定的吃奶习惯。逐渐控制和减少夜奶的次数是关键。

这里要遵循睡前吃饱、睡中减少的原则。

睡前吃饱—让孩子在睡觉之前吃饱,能够增强孩子的幸福感和睡意。让孩子安稳入睡。

睡中减少—在夜晚睡眠过程中逐步减少孩子吃奶的次数。值得注意的是,减少的过程是逐步缓慢进行的,父母要有耐心,并非一蹴而就,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我家孩子就是夜奶频繁,在决心断奶之前1个月就开始有意识的减少孩子夜奶的次数,由4次—3次---2次---1次---0次。

不吃夜奶的孩子相对来说断奶更加的容易。白天的事物足够丰富更加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减少孩子对母乳的依赖性。

断奶前一段时间挑选适合孩子的奶瓶和奶粉,让孩子多接触、多感受。

妈妈可以将母乳与奶粉进行交替混合喂养(第一次母乳,第二次奶粉,以此类推),让孩子适应的过程中逐渐加大奶粉量减少母乳量,直至完全实现离乳。

2、 妈妈给予更多的关爱

断奶并非一定要与妈妈“断舍离”。就像我的小侄女那样,虽然最后实现了完全断奶,但是整个痛苦的过程中长期见不到妈妈,这个经历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的具有伤害性的。

孩子痛苦时期妈妈反而需要给与更多的关爱。妈妈可以给孩子更多的拥抱、可以跟孩子进行交流、保证孩子尿片干爽舒适等等。

我家孩子在断奶是也会有烦躁不安的情绪,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孩子更加的难受。我对于孩子的这种不满的情绪表达非常的能够理解。

当孩子想要哭闹的时候我就会怀抱着宝宝,轻拍宝宝背部并且在宝宝耳边轻声的跟她说话。

”宝贝,妈妈知道你很难受,妈妈在身边,妈妈会一直陪着你“
”小宝最乖了,乖宝宝睡觉觉,睡了觉觉天就亮了“

孩子慢慢就会变得安静下来并且安然入睡。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哭闹的过程会是反复的,妈妈需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拥有足够的耐心来应对。

孩子断奶之后大病一场?让孩子顺利度过断奶期,做到这几点很重要

3、好朋友“大熊”也不吃奶了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喜爱的玩具,利用形象化语言告诉孩子有时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家孩子最爱的是一只玩具熊,吃饭要分享给她、睡觉要一起度过。

孩子断奶的时候我经常跟孩子说“大熊已经长大了,大熊都不吃奶了,宝宝也长大了,宝宝要和大熊一样哦,也不能吃奶了哦”。

宝宝慢慢的心里就能够接受“宝宝长大了不能吃奶了“的建议,从而让宝宝更乐意主动去配合妈妈。

最后,孩子断奶并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这需要全家人齐心协力的帮助。爸爸可以多和孩子互动、增加亲子游戏,减少孩子对妈妈的依赖程度,能够帮助妈妈和孩子更加顺利的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顺利的度过断奶期,不在焦虑,茁壮成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七悦妈,关注我,和我一起轻松聊育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大熊   顺利   孩子   弟媳   都会   母乳   大病   奶粉   规律   父母   我家   过程   妈妈   宝宝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