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的孩子和任性的孩子,将来哪个更吃香?

文/母婴期刊

我们总能听到父母教育孩子,有这样的说辞:你要听话,妈妈都是为你好!在很多父母眼里,懂事的孩子,等于对父母的说教言听计从。而有一些孩子从小被家人呵护,在娇生惯养、百依百顺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往往会耍些小脾气,他们无视规则,非常自我,做事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凡事看心情。这两种孩子将来哪个更吃香呢?

懂事的孩子和任性的孩子,将来哪个更吃香?

孩子早懂事是好事吗?

有人说,失败的父母会培养养成“懂事的孩子”。在我看来,懂事的孩子分成两种:

一种是通过讨好别人。

懂事的孩子永远讨好别人。他们压抑真实的自我,委屈自己来迎合长辈。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多半一直活在别人的眼中,更在意别人的看法,为了赢得别人的肯定,宁愿把自己活得委屈又痛苦。

放弃自己的想法和尊严,想成为父母和别人喜欢的样子,对他们的要求不加以分辨,不管对错一律言听计从。

懂事的孩子和任性的孩子,将来哪个更吃香?

父母会把这样的话当成口头禅:

乖,听妈妈话,不好好学习,你对得起我吗?

你看邻居家孩子多听话,你再看看你!

你咋一点不听我的,我们做这一切,不都是为了你吗?

你不听话,是故意惹我生气是不是?

父母希望小孩能够听自己安排,少添乱。然后,父母说的话一定都是正确的吗?如果你坚持一定错误的观点,仍要求孩子听话,会不会把孩子引入误区呢?

懂事的孩子和任性的孩子,将来哪个更吃香?

《小欢喜》中,英子被妈妈管教很严格,一直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女儿,即使这样,妈妈仍然不能理解自己,她一个多月没休息好,开始失眠、抑郁,对爸爸说:

“爸爸,我是不是病了呀!”

“我不是非要去南大,我只是想逃离你!对不起,我没成为你们想要的样子!”

妈妈自我感觉对女儿已经很好了,这种爱只是妈妈的一厢情愿,并不是女儿想要的,妈妈也不理会她的心声。女儿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变成父母想要的样子。英子选择跳海的方式,想要脱离父母,剧情中父母在场,女儿说出了心声,这是一次有效的沟通。

懂事的孩子和任性的孩子,将来哪个更吃香?

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父母没有跟来呢?英子离开的原因,会不会成了父母心中永远的谜?父母会不会说:当初对女儿那么好,她居然做这种傻事,白养她这么多年!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

因此,父母的爱过于沉重,这种“窒息教育”让孩子更想逃离原生家庭。

另一种是自律、不任性,而且善解人意。

这种孩子能够换位思考,不会过度在意自己的想法,或者强求别人跟自己保持一致,他们有大局观,能够站在对方角度,理解别人。孩子懂得相处是相互满足需求,各有取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需求的过程,大方得体,不会让人感觉不适,也会耍性子强制别人。

懂事的孩子和任性的孩子,将来哪个更吃香?

孩子做事能够有很强的自控力,大人不必时刻督促和要求。孩子的自驱力可以自发地处理好事情。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孩子太早懂事好不好?张亮给出自己的看法,孩子不可能从出生就懂得善解人意,成为熊孩子或乖孩子,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无法如此分类。孩子过早懂事,跟父母、家人、成长氛围带来的影响有关。

伊能静认为,懂事的孩子跟情商“开窍”有关。大家都不说,也不用为彼此操心。这种懂事多少让人心疼。孩子习惯于把内心的痛苦隐藏起来,报喜不报忧。一个好的互动是,高情商的孩子,能体谅父母和别人,也能让别人体谅自己。所以,过早懂事的孩子,一定不是一件坏事情。

懂事的孩子和任性的孩子,将来哪个更吃香?

虽然不完全认同伊能静的表述,但是她讲得蛮有有道理。有一些孩子很早就懂事了,因为有一个不幸的童年,沉重的自卑让他们过早懂事,必须通过坚强自我救赎,来修补残缺的童年。

比如有的孩子从小寄养在亲戚家,他们总担心亲戚不喜欢自己,试图讨好他们,每天活得小心谨慎,更加敏感,看别人脸色生活。他们有该年龄段不该有的成熟,学会察言观色,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虽然情商较高,但缺失了本身该有任性和童真。

任性的孩子会不会吃亏?

懂事的孩子和任性的孩子,将来哪个更吃香?

胡可分享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孩子在外面会撒泼耍赖,路人感觉到好奇,投来关注的目光,非常考验父母的处理方式。你可能觉得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又不好意思当众训斥孩子,担心影响到别人或惹人非议。

父母往往没有耐心,离开人多的地方成了父母想要在达成的结果,会强拉着孩子离开。胡可认为,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把孩子当成丢人的事情,而是孩子此刻不满情绪的宣泄。孩子这么做,一定是个人需要求未达成做出的反抗情绪。

父母不要拉扯孩子,你要证明给孩子,无理取闹的方式,动摇不了父母的决定,孩子见哭闹没有效果,他们打理一下情绪不再哭闹。这时候,你可以给他讲道理,告知为何没有满足他,正确的处理方式是怎样的。

懂事的孩子和任性的孩子,将来哪个更吃香?

包文婧跟女儿吃饭时,孩子任性地拿起盘子摔在地上,饭菜洒了一地。妈妈不怒自威,一家人一起吃饭,女儿不愿意吃,妈妈想着喂她,让孩子尝尝味儿。没曾想一把被她扯到地上,洒在身上、桌子上和地上到处都是,幸好没烫着。妈妈问她要不要吃?有没有错?女儿表示有错,同意吃饭。

霍思燕陪嗯哼玩具,妈妈说:你有这么多玩具,很多小朋友都没有玩具,也没有见过,你愿不愿意跟他们分享玩玩具的快乐呢?他大声喊不要,把手中的玩具扔在地上,既生气又委屈,他以后还想玩这些玩具。妈妈陷入深思,有些内疚,不该也不想这么强迫孩子。她这样说:我希望跟儿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如果儿子没有达到这个阶段,我会选择放弃

懂事的孩子和任性的孩子,将来哪个更吃香?

李梦是一名实力派演员,在《白鹿原》演一半时,剧组将其换掉,原因是她耍大牌,增加戏份不听劝解。我看过《隐秘的角落》,她饰演朱朝阳的后妈,李梦在一场戏中加入削苹果的戏份,导演认为不错,想让再拍一遍,她却要一模一样的苹果,道具老师凌晨十二点半奔跑出去找苹果。导演也告诉她: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苹果。她自称性格有缺陷,从小父母离异,跟奶奶一起生活,后来12岁那年去国外读书,性格有些孤僻。

郝蕾说得很明白: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苹果,抠细节不在于跟一个苹果较劲,好的戏剧演员心中不能只有自己,还要有观众。李诚儒告诉她要懂得宽容和迁就,因为自己的事情,别让他人在等待中煎熬,这个坏习惯一定要改,要有大局观。

懂事的孩子和任性的孩子,将来哪个更吃香?

李梦为自己的任性付出十年的代价,虽然有演技仍不温不火。十年前她非常任性,十年后她通过努力已经懂事多了。

父母教育是关键

李玫瑾强调,孩子在3-5岁时,对想要的东西求而不得时,就会出现任性、胡闹的性格。你需要对孩子进行克制任性的训练,比如孩子家里有很多奥特曼,他到超市里还要买,被拒绝后躺地上哭闹,不给买就不走。你只需做一件事,将他抱回家,放在卧室里关上门,不要打骂他,打小孩不太公平,在其哭闹时不要说教,也不要走开,孩子哭闹是演给大人看的,你就看他“表演”

懂事的孩子和任性的孩子,将来哪个更吃香?

等孩子哭闹差不多了,你可以递上纸巾,让他擦掉鼻子和泪水,问他还要不要哭,如果想要哭继续。面对无理取闹的孩子,父母态度坚决,不打骂、不心疼,孩子发现哭闹没效果,自己就长记性了。因此,管教孩子要趁早抓住时机,记住3-5岁比较好管

不管是孩子是懂事还是任性,能不能混得好,一个是靠自己努力,另一方面要靠机会,当然有没有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也很重要,良好的家教下的孩子自信、开朗、大方,这些都是未来不吃亏的加分项。作为父母,你做到了吗?

图片来源网络,只供想象,图文无关,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懂事   任性   孩子   言听计从   戏份   吃香   听话   情商   将来   父母   女儿   事情   玩具   苹果   自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