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不允许孩子犯错,不干事的人才不犯错

文/母婴期刊

好的父母具备“容错机制”,他们允许孩子试错、犯错。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都会犯错,圣人也不可能永远不会错,何况只是孩子。称职的父母懂得容忍孩子,并适时抓住机会,把错误垫在脚下,成为人生前行的基石

我看到魏书生先生的视频,不愧是当代教育家,属于大神级的老师,在他看来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其教育方法也堪称经典,贫穷家庭的孩子多半自卑,他们也需要这样的老师。

好父母不允许孩子犯错,不干事的人才不犯错

在他的班上有一个外地转学来的差生,魏老师告诉他,你也要办班级日报。学生自称办不好,不会。他直接反驳,办不好没关系,你总会办坏吧,做事不要想得太完美,做了再说,办了总比不办强,只要你去做了,就会消除一些干扰因素。

我有一个闺蜜的妈妈是一名老师,对孩子不打不骂,但孩子们都惧怕她,最怕巡班时在敲桌子,课间去办公室出来就会哭,不打不骂不吼,一听她妈说话就想哭,有的学生成年后,还跟老师保持联系。

好父母不允许孩子犯错,不干事的人才不犯错

家长是孩子是“人生导师”,不仅要教孩子读书写字,不输掉成绩,还要培养其积极、乐观、自信、阳光、不怕困难的性格,孩子一辈子的运气都不会太差。

好的家长不会给孩子太多压力,能够拿捏好“度”,培养出自信、大方的好孩子,完美绕开成为熊孩子的“陷阱”。

魏书生先生说:不要揭学生的短处,这样会增强他们的抵抗力,要找到他们的长处,不断软化他,让他越来越失去抵抗力,自动败下阵来。

父母教育孩子也是如此,不要揭孩子的短处,这样会让他们更加自信,多找孩子的优点,并不断鼓励和支持,让孩子越来越积极,面对困难时越挫越勇。

相反,如果孩子不断受到父母的打击,他们就会丧失做事的信心,如果自己什么都不做,反而相安无事,干脆什么也不做好了,免得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站在父母的对立面,让他向东,他偏向西,形成叛逆的个性。

好父母不允许孩子犯错,不干事的人才不犯错

父母教育过于严格,会束缚了孩子的发展,有的父母害怕孩子学坏或养成不良的习惯,拒绝孩子参与或接触一些事情,反而会影响了他们的发展。

明星家庭教育也很严格

应采儿不让儿子玩游戏,结果他在纸箱上画了一个屏幕,假装在玩超级玛丽。好友来家做客,看到孩子这般辛酸,还假装自己赢了:好,我赢了!好友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包贝儿对孩子也很严格,在女儿两岁多时,有一次去动物园,她想吃冰淇淋,得到允许。动物园快下班了,她不愿离开哭闹,阿姨将她抱起要离开,她打了阿姨一巴掌,包贝尔马上回击了女儿一巴掌,不让其他人管,问女儿打人的原因,她说:我不想让阿姨抱!他教育女儿:不想让抱,但不能打人,你动手打人是不对的,爸爸打你对吗?女儿:不对。爸爸:那你为什么打阿姨呢?打阿姨就对吗?

好父母不允许孩子犯错,不干事的人才不犯错

包贝尔还想告诉女儿一个道理:人与人是平等的。女儿为什么不打姥姥和妈妈呢?因为她可能觉得家人花钱请的阿姨,可以打。

不管女儿是不是这么认为,爸爸都要从根源上制止这种行为,从此饺子再没打过阿姨。

马伊琍的女儿一岁多时,把盛有饭的碗扣在头上,洒了一地,妈妈很生气,在她手心打了两下,并要求把饭粒捡起来,她一边哭一边捡。文章知道了此事,打电话问妈妈:你怎么能打我的女儿?他的反应与原生家庭有关,从小被父母打骂。

好父母不允许孩子犯错,不干事的人才不犯错

明星家庭虽然条件优越,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养成“高高在上”的个性,所以从小严格要求。可能你会问了,我们前面不是提到可以允许孩子犯错吗?是的,可以犯错,但不能违背原则,比如打人骂人、浪费食物等不良行为,需要父母马上制止。在不违背原则的框架下,可以允许你犯错,但不能持续犯错,一而再,再而三,屡教不改,就有问题了。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别急着批评,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寻找做事的动机,可能孩子这么做是对的,只是你不解真相;了解孩子的感受,得以表达个人情绪;了解孩子想要做的事情,父母记得不要评价和下结论;询问孩子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用他的方法后会出现哪些后果;孩子接下准备如何做?需要父母提供什么样的协助,当面表示支持他的想法;等孩子做完后,向孩子了解取得的成效。

好父母不允许孩子犯错,不干事的人才不犯错

可见,聪明的父母会把错误转化为孩子成长的机会,并正确引导,选择良性沟通,而不是责骂和惩罚。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内在的心理动机,只是有心理需求外化为不良的行为,与外界的人和事物产生冲突,靠“武力”无法彻底根除心理问题,反而达不到想要的结果,也会对孩子心灵造成创伤,且影响亲子关系。

培养聪明宝宝

想让孩子更聪明,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情绪自控力,并能科学和正确地应对孩子的情绪。如果孩子的情绪喜怒无常,势必影响到他的交际圈子。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也难以获得幸福。

好父母不允许孩子犯错,不干事的人才不犯错

哈佛大学做了一项长达75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亲情与友情对幸福非常重要。想让孩子拥有幸福,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情绪调节能力。

情绪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父母应如何应对?

孩子闹情绪,父母要及时给予关注,形成良性的亲子互动。你在忙工作,孩子情绪很糟糕,不管再忙也要暂缓工作,了解孩子的情绪。孩子会有天马行空的问题,父母要及时、耐心给予解答,你可能认为是无稽之谈,孩子觉得是一个困惑、好奇的问题。你耐心地解答过程,也是良性互动的开始,孩子不仅可以积累更多知识,而且懂得调节自己的情绪。

好父母不允许孩子犯错,不干事的人才不犯错

但是,父母关注孩子没有错,要保持一个限度。关注过多,反而弄巧成拙,比如孩子轻轻坐在地上,孩子咳嗽两声等,父母心疼得不得了。过多的关心,影响亲子依恋关系。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因此,对孩子的情绪波动进行关注没有错,但也要注意“适度”原则。

图片来源网络,只供想象,图文无关,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贝尔   父母   孩子   短处   不允许   干事   打人   阿姨   自信   情绪   爸爸   不好   家长   女儿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