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很少夸孩子,被夸奖是一种幸福,可以改变人生轨迹

文/母婴期刊

孩子的人生之初,与父母常相伴,父母的三观及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很深。你想培养出什么品格的孩子,你就要成为什么品格的父母。一个抽烟、酗酒的父母,孩子不可能“独善其身”,做到“一尘不染”。如果父母出身于“书香世家”,儿女也会受到“笔墨纸砚”的熏陶。

因为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中国父母似乎很少夸奖孩子,我们遇见最多的是打击、挖苦和责骂,即便孩子已经取得进步了,父母也会拿身边最优秀的案例对比,自家孩子永远不如“别人的孩子”。

中国父母很少夸孩子,被夸奖是一种幸福,可以改变人生轨迹

中国式父母对孩子的赞许很少,孟爷爷深有体会,中国妈妈多半夸孩子漫无目的,而爸爸要保持自己的威严,极少夸儿女,这似乎与传统认知的“严父慈母”吻合。但是,父母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赞美和肯定,是一种精神支持和力量,支持孩子继续做下去,孩子想要得到更多认可,就会积极行动,这是一种良性的驱动。

中国是一种“含蓄”文化,人们不习惯赞美别人,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其实,这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赋予孩子一种能量,在激发孩子的“原力觉醒”。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教授提到:赞美孩子的天赋,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选择,是在慢性地扼杀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中国父母很少夸孩子,被夸奖是一种幸福,可以改变人生轨迹

有专家做过相关研究,分别对两组孩子进行赞美,一组夸天赋,另一组的努力环节被夸,然后让他们做题,前者选择容易完成的题;后者选择有难度题,收获也多。

父母应注重儿女“成长型思维”的培养,在做事的环节进行正确引导,从困境、挫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赞美是父母要学习的重要一课,放下你的身段和威严,跟孩子以朋友自居。比如夸孩子努力、坚强、态度好、注重细节、善于合作、认真负责、不畏困境、完成任务、整理物品和日常表现好等。

聚焦做事,而不是孩子本身

孩子有天赋是好事,加上努力奋斗,孩子可能会走得更顺利一些。但是,父母不要把目光聚焦到孩子的天赋上,而忽略了其做事的过程。

中国父母很少夸孩子,被夸奖是一种幸福,可以改变人生轨迹

北宋王安石的《伤仲永》中,方仲永天生聪慧,表现出极大的天赋,但父亲没有抓住有利时机,过度消耗孩子,没有抓住机会继续“深造”,结果致儿子成平庸之辈,实在可悲可叹!

这位父亲“夸孩子”,采取了一种不思进取、吃老本的方式。他没有明白“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如果别的孩子都在进步,自家孩子即便停留在原地,相对来说,也是一种退步。

“小马云”走红之后,他虽没有方仲永的聪慧,但是“名人脸”足以让人记住他,并改变命运。但是,父亲与媒体公司达成“合作”,孩子更像是一种“交易商品”,看似给寒舍增加了“收入”,实则浪费了四年时光,仿佛坐了一趟“过山车”,一路风光之后被打回“原籍”,而这四年也是学知识、打基础的关键期。回村后,12岁的他不认识百元纸币,喊着响亮的口号,获得打卡网红或外人的“施舍”。

中国父母很少夸孩子,被夸奖是一种幸福,可以改变人生轨迹

父亲残障,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父母对孩子谈不上教育,更不用提鼓励,只能解决基本的生活需求。四年过去了,对这个家并没有改变多少,或许为儿子寻找“下家”,在爸爸看来,是改变贫穷的唯一途径。

“发明大王”爱迪生,我们不谈其人品如何,站在商业角度来说,他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他的童年没少遭人白眼,因为“低能儿”,老师不教,学校不留,因为他头脑里总会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问得老师心烦意乱。

中国父母很少夸孩子,被夸奖是一种幸福,可以改变人生轨迹

妈妈相信儿子的“天赋”,决定亲自教,并要求他将来出人头地。妈妈的教育侧重于培养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在妈妈的鼓励和教育下,他的阅读量远远超过普通儿童。十岁时拥有个人实验室,在他个人不断的努力和妈妈的支持下,爱迪生在电气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在其84岁离世后,美国用关灯一分钟的方式缅怀他。

不管是方仲永、小马云,还是爱迪生,最需要的是有一个“伯乐”,可能是妈妈,也可能爸爸或其他人,从小把他们扶向“正规”,通过启蒙教育,给孩子人生前进的动力。

中国父母很少夸孩子,被夸奖是一种幸福,可以改变人生轨迹

中国家庭关系属于一种“静默状态”,父母当面很厉害,孩子提出一些要求,他们可以直接拒绝,还会送上一顿痛批,而父母总是站在儿女身后“静默”付出,孩子“读懂”父母时,可能已经结婚生子了,因为他们不善于表达爱,对孩子的付出更像是“空气”,它很重要,但是你却容易忽略它的存在。

俗话说:当家才感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这种对父母的理解,是一种“迟到”的爱,有的女性称生了孩子后,更懂妈妈的辛苦了。其实,父母对孩子的爱更像“糖”,早已溶解到生活的“白开水”里了,只是孩子后知后觉罢了。

中国父母很少夸孩子,被夸奖是一种幸福,可以改变人生轨迹

其实,父母若能早些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辛苦,不再是内心赞美,到嘴里变成了痛批。孩子做得好,当面赞扬孩子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支持,不要当面打压,四处炫耀孩子的好。

打击教育”会瓦解孩子的自信,形成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没有资格与其他孩子竞争,可能因为表现不佳,错失很多机会,甚至影响到人生发展。

活在父母“赞美教育”下的孩子,亲子关系良好,孩子愿意跟父母沟通,他们内心爱多于恨。懂得父母养大自己不容易,自己要用孝顺去报答。而父母在静等儿女说一句感激的话,而孩子从小被父母伤得太深,总期望等来一句“对不起”。

中国父母很少夸孩子,被夸奖是一种幸福,可以改变人生轨迹

我们的父母生活在一个不是那么幸福的时代,他们有的学历很低,甚至不识几个大字,不懂得如何赞美孩子,也不知道从何做起,时代的影响,他们羞于表达爱,也有很多缺点或不称职。但是,他们是一代了不起的父母,供养了一批又一批高学历的后代。

作为年轻的一代父母,起码从我们开始,成为会赞美和夸奖孩子的父母,给孩子幸福的童年,从父母的教育中获得更多能量。等孩子长大后,回忆起童年,回忆起跟父母相信的时光,能感觉到是“甜”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爱迪生   中国   父母   孩子   人生   聪慧   天赋   儿女   轨迹   童年   爸爸   儿子   父亲   努力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