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孩子拒绝学习,怎么办?

爱是一种信仰,只有爱才可以化解一切!

有个二年级的小女孩不想学习,不想写字,孩子话少不合群。老师特意在课后专门为她讲解,她也爱听不听。她的妈妈对此很是焦虑。

当孩子有各种不符合常规的行为为时,我们要想办法去了解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比如文中的女孩不想写字,不想学习,按理说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的本性是喜欢学习、探索、要求进步,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样的行为?究其原因得知:女孩的妈妈平时很忙,对孩子不够关心,而且还经常打骂孩子。当孩子做得不符合要求时,对她的指责和批评较多。很明显,妈妈对女儿的感情投入不够。

只有在孩子内心存好了足够的“感情款”,有了这样的基础,才有资格去引导、教育孩子,从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否则,遇到问题就打骂孩子,会导致亲子关系越来越糟糕,这样对于问题的解决不仅无济于事,还会伤害和削弱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孩子没有了自信和快乐,他们的心思和精力就会消耗在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结中,对学习自然提不起兴趣。

针对以上问题,有以下四点建议;

(1)给孩子更多陪伴

任何一个孩子都需要家长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注,父母的关心是孩子成长的阳光雨露,能够让孩子感觉安全、舒心、快乐,孩子有了好的情结才会更好地投入学习当中。当父母因长期忙碌而忽略孩子时,孩子的内心就像处于荒漠之中,感觉孤单无助,这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力都会受到影响,孩子心无所依,会产生空虚感,缺少安全感。

2.孩子拒绝学习,怎么办?

(2)聆听孩子的倾诉

要观察孩子每天的情绪变化,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其与同学的交往过程,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出来。家长认真地聆听,彼此专注的眼神,拉着孩子的手、靠近或搂着孩子的身体……-这些亲密接触的方式,都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重视。遇到烦恼和困惑时,孩子在诉说的过程中,家长用心地聆听可以帮助孩子化解很多情绪,可以让孩子有效地宣泄、释放、调整情绪。得到理解、没有烦恼的孩子,会心情阳光灿烂,充满力量。如果孩子需要解决问题,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不干涉和强迫孩子,在妥善的前提下,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并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这样,孩子会具有力量感、责任感和被支持的美好感觉。

2.孩子拒绝学习,怎么办?

(3)参与孩子的活动

和孩子一起游戏、画画、阅读、游泳,带孩子爬山、逛公园等,这些活动能让孩子在玩耍中尽情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在各项活动中和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欢声笑语中父母可以借机恰当地引导孩子,要求孩子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写作业等,这个时候孩子往往能听得进去,能绝够虚心接受父母的教导。

2.孩子拒绝学习,怎么办?

(4)帮助孩子找朋友

孩子能够和同学较好地沟通和交流,往往是因为父母在家庭中让他学会了正确沟通的模式,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模仿的学习环境和榜样。因此,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找朋友,如邻居小朋友、同事的孩子等,创造一起外出或活动的机会,如拍球、跳绳等,开展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慢慢帮助孩子建立交往的信心,体验交友的快乐,从而引导孩子愿意拓展交往的圈子,改善不合群的性格。

2.孩子拒绝学习,怎么办?

孩子所有的问题,唯有爱可以化解!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给予好的引导,让孩子愿意接受父母的爱。没有良好的关系,父母跟孩子讲道理、发脾气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让孩子问题越来越多。父母在耐心陪伴孩子的成长中应该努力改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当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时时,他们会快乐起来,各种问题也将迎刃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舒心   孩子   都会   情结   专注   情绪   烦恼   家长   父母   正确   妈妈   感觉   关系   方式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