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是借口,不会学才是真相,4招提升孩子学习能力

文|廖老思,欢迎分享收藏

在二十一世纪发展迅猛的今天,知识更迭的速度,是令人惊讶的,今天孩子选的专业可能是热门专业,但是,等孩子大学四年读完,准备出来找工作的时候,可能就变成了“冷门”,比如,曾经红极一时的电商专业,现在早已人满为患。

孩子厌学是借口,不会学才是真相,4招提升孩子学习能力

在大学里,很多教授所使用到的教材,几乎每年都在更新换版,如果这些教授三年没有学习所在领域的新知识体系,估计这一科目,他就教不下去了,大学教授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说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了,因此,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像一位哲学家所说: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可见,在资讯爆炸,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因为知识共享程度越来越高,我们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那什么值钱呢?能产出新知识的大脑值钱,特别是能够持续产出新知识的大脑,更是无价之宝,例如,现在非常火的各种小程序、APP、知识付费平台、大咖公众号等等,尽管种类繁多,但是所做的事情确是一样的,那就是产出最新的知识或咨讯,那我们的大脑凭什么可以持续产出新知识呢?

那就必须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主动、快速的吸收、理解、并创新现有知识,我们才能像溪流一样,持续不断的输出最新干货,可以说,如果我们的孩子,掌握了正确学习的方法,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他们就拥有了以不变应万变的资本,就能够在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社会丛林中,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像管理大师余世维所说:

“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是构成现代人才体系的三大能力,其中,善于学习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没有善于学习的能力,其他能力也不可能存在”

孩子厌学是借口,不会学才是真相,4招提升孩子学习能力

那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教会孩子学习的能力呢?想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首先父母要有正确、科学的思维观念,俗话说:“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而方向的对错,主要取决于思维的对错,那父母首先要建立起哪些思维观念呢?

1、学习的本质是问对问题

从古至今,人类的发展,其实都是在问对了问题的基础上,得以发展的;比如,从数万年前的母系氏族开始,我们的祖先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能生存下去?首先得填饱肚子,要填饱肚子,就要外出打猎,但是动物跑得比人快,怎么才能打到猎物呢?(这是第二个问题),

所以,我们的祖先想到了用石头砸,但是,石头砸不中怎不办呢?或者砸中了动物还是跑了,或者还反咬你一口,那不是完了?什么样的武器才更有杀伤力呢?(又问了一个对的问题);

于是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弓箭,有了给力的设备,收获的猎物越来越多,于是又有了采集、饲养……

总之,人类的发展,取决于生产设备的更迭创新,而生产设备的更迭创新有源自于,在最开始的时候,问了一个对的问题,这就是学习的本质,就像美国诗人卡明斯所说:

“唯有能提出好的问题,才能得到好的答案”
孩子厌学是借口,不会学才是真相,4招提升孩子学习能力

2、学习是一场稳中求胜的“战斗”

孙子兵法里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意思就是,不要老想着打胜仗,你首先要做到不被打败,才是最重要的,同理,我们不要老想着让孩子考高分、考名校,其实,最重要的是,怎样才能让孩子不被挫折打败?怎样才能让孩子愿意学,坚持学?这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家长,一个劲的逼着孩子学习,结果,孩子成绩没搞上来,反而变得厌学、叛逆,甚至离家出走,又或者经受不起打击,遇到一点点小挫折就死去活来,归根到底,是父母没有掌握“稳中求胜”的智慧,切记,能不能考高分是老师的责任,父母的天职在于,培养出身心健康,永不言败的孩子。

孩子厌学是借口,不会学才是真相,4招提升孩子学习能力

3、学习的捷径是“因材施教”

电视剧《微微一笑很倾城》里,女主贝微微的一个家教学生小阳,沉迷游戏,他的父母希望她能帮助孩子摆脱网瘾,贝微微的剧中说:想要改变孩子,必须先融入孩子,于是她也开始玩游戏,这样就和孩子有了共同语言,后来发现这个学生是个游戏高手,脑子非常灵光,于是就慢慢引导孩子往“游戏开发”上发展,把孩子对游戏的沉迷,转化为钻研生存技能的动力和热爱,这也许就是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吧。

孙子兵法里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注意“知彼”在前,“知己”在后,意味着,父母要先了解孩子的性格、喜好,再思考自己应该如何给到孩子最恰当的教育方式,以及成长条件,但是,很多父母恰恰相反,把“知己”放在前面——我想让孩子如何,结果导致,父母给的不是孩子想要的,孩子想要的父母又不给,最后,父母对孩子剖肝沥胆,孩子却无动于衷,父母还喊冤:“这个孩子怎么这样呢?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啊!”

孩子厌学是借口,不会学才是真相,4招提升孩子学习能力

4、没有量化成具体目标,一切都是空谈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晚上想想千条路,白天照样走原路,嘴上信誓旦旦, 做的时候却虎头蛇尾,切记,孩子是不会做父母所要求的事的,他们只会做父母已经量化出来,并且会定期检查、跟进的事;很多父母希望的是“一口吃成大胖子”,但现实往往是“日积月累”,才能“水到渠成”,正如企业家鲁冠球所说:

“一天做一件实事,一个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辈子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其实,这句话用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同样适用,把对孩子的教育,量化成具体的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实时跟进、调整,不断找出更高效、科学的方法,千万不要火急火燎,气急败坏,这样不仅输了亲子关系,也失去了为人父母的良好形象。


在搞懂了这些原则后,父母就具备了培养孩子正确学习的思维,那接下来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如何才能够帮孩子找到高效学习的捷径,让孩子快速地掌握一门知识或技能呢?

(一)帮孩子找到合适的模仿对象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在其著作《影响力》中,讲了一个关于他3岁女儿学习游泳的故事:

他的女儿不怕水,相反还挺喜欢玩水的,但是,如果不带游泳圈的话,坚决不下水,不管他的父亲如何劝他,哄她,羞他,她就是不敢放下游泳圈自己游,后来,他的父亲还专门请了一个当过救生员,做过游泳教练的研究生,来训练女儿游泳,结果无功而返;

就在父亲打算放弃的时候,没想到有一天,女儿竟然在没有游泳圈的情况下,一跃而下,钻进了游泳池,差点没把他老爸给吓傻——还以为是不小心掉进水里了,缓过神来才发现,女儿已经游到了对岸,他老爸激动的说:“你学会游泳了?”,孩子若无其事的说:“是啊”,父亲:“太棒了!你是怎么学会的?”,女儿回答:“我都三岁了,汤米也三岁了,既然汤米可以不带游泳圈游泳,我想我也可以吧!”;

孩子厌学是借口,不会学才是真相,4招提升孩子学习能力

一个权威的社会心理学家,加上一个牛高马大的研究生教练,在教3岁女孩游泳这件事上,却输给了一个同样三岁的小屁孩(汤米),这是什么道理?罗伯特.B.西奥迪尼在书中总结道:

“95%的人都爱模仿别人,只有5%的人能首先发起行动,所以,想要把人说服,我们提供任何证据的效果都比不上别人的行动”,“我们会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怎么做才合适,尤其是在我们觉得这些人跟自己相似的时候”

因此,与其提高音量对孩子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倒不如把孩子带到图书馆,或者带孩子出去认识更多热爱学习的同龄人,当孩子看到和自己一样大的孩子,都如饥似渴的扑在书本上吸收知识的养分的时候,他自然而然也会对书籍产生兴趣;当孩子发现同龄人都能做到的时候,他就更有理由,也更加相信自己也能做到

(二)教会孩子用“感官协同”的方式学习

什么叫做“感官协同”呢?就是指人们在收集信息的时候,参与的感官越多,所得到的信息就越丰富,所掌握的知识也就越扎实。换句话说,多种感官一齐上阵,就能够提高感知的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格斯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智商差不多的10个孩子分为两组,分别关在两个屋里:第一个屋里只有5本《圣经》和5张椅子;第二个屋里,除了5本《圣经》和5张椅子外,还有几本宗教类画集,并且播放宗教音乐。

然后,格斯塔要求两个屋里的人都背诵《圣经》,结果发现第二个屋里的人要比第一个屋里的人背得多。这是什么原因呢?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因为感官协同效应起了作用。

研究表明,光用听觉去获取知识,只能够记住15%;光用视觉去获取知识,只能够记住25%;如果结合听觉和视觉,就能记住知识的65%,宋代大学者朱熹所提倡的:“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也是同样的道理。

当然,这还不是最厉害的,说到对学习方法的运用,能够无师自通而且还取得了伟大成就的,要数我国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

孩子厌学是借口,不会学才是真相,4招提升孩子学习能力

据说,李时珍小的时候体弱多病,由于在父亲的细心治疗,10岁左右,他的身体才渐渐好了起来,童年的李时珍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经常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到湖畔、田野里去玩,或爬越山峰,或乘坐渔船,采摘花草,捕捉小虫;

而且,一有时间,他就会向小朋友们讲解一些从他父亲那里学来的一点草药知识,就是在这种知识的传播和分享中,为李时珍的知识储备以及未来医药事业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正如作家沙拉所说:

“学习不只是学习,而是以所学为基础,自行创造出新东西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一个有自己思维的人,而不是一个模仿者。”

圣人孔子也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光是让孩子使劲学习,还要教会孩子通过“感官协同”的方式高效的学,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创新、分享自己所学的东西,就像一个哲学家所说:

“向他人传授知识,是掌握知识最快的捷径之一”

(三)让学习变成一种渴望

之前听过一个故事:

冬天,农夫把储藏的干草拿来喂牛,但是牛不吃,因为干草的“口感”不好,嚼起来没味道,所以拍拍耳朵摇摇头——老牛我不吃!,后来农夫请教了村里的一个智慧老人,老人给他支了个招,没想到牛不仅开始吃干草,而且还吃得津津有味,那么智慧老人教给农夫的方法到底是什么呢?

原来,老人让农夫把干草吊在牛棚的悬梁上,这样,牛需要仰起头才能够得着一点——越是吃不到就越想吃;老人的这个智慧,在心理学上叫做“潘多拉效应”。

在古希腊有这样一个神话:

宙斯给了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个盒子,并告诉她“绝对不能打开这个盒子”。潘多拉很好奇地想:“为什么不能打开?还要‘绝对’?里面该不是稀世珍宝吧?”她越想越好奇,越想揭开真相。在这种好奇心理的支配下,她把盒子打开了。后来,心理学就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叫“潘多拉效应”。

如何把这个“智慧”运用在孩子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上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问题是,如何才能够让孩子对知识感兴趣呢?父母可以通过“潘多拉效应”转换孩子的思维方式;

例如,父母想要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就可以对孩子说:“刚买的这本故事书,很精彩,你千万不要多看,每天看一页就行了,不然的话,你看完了我还得去帮你买新的……”孩子听后,估计一定会“贪婪”的阅读起来。

孩子厌学是借口,不会学才是真相,4招提升孩子学习能力

(四)把学习与孩子喜欢的事物联系起来

比如说,孩子不想写作业,只想看电视,这个时候你把她训一顿:“你什么情况?跟你说了多少次,先把作业做完,再看电视,你怎么就是不听呢?真的被你气死!”,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效果,而且还破坏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可意识不到父母这是为她好,她只会觉得父母在跟她作对,在剥脱她的快乐。

因此,父母可以换一种方式和孩子沟通,比如对孩子说:“今天晚上我给你讲你爱听的白雪公主的故事,这个故事非常精彩,就是有点长,所以你最好把作业先做完,不然的话,今晚故事肯定讲不完,就要把最精彩的结尾留到明天讲了。”;

孩子厌学是借口,不会学才是真相,4招提升孩子学习能力

这样,我们就把“写作业”这件事和孩子喜欢的“听故事”联系起来了,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写作业”等于可以听到更多的故事内容,当然就更乐于接受了

其实,这个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上,还可以用于调整孩子对某些事物排斥的心态上,比如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吃饭,但是喜欢吃椰子肉,他的父亲就把椰壳锯开两半,给孩子当作吃饭的饭碗,孩子从此就爱上了吃饭;

当孩子自己掌握了这个方法之后,她\他的生活将会发生更多奇妙的变化;比如,孩子不爱洗衣服,但是喜欢听郭德纲的相声,就可以在洗衣服的时候,听郭德纲的相声,并且在脑海里建立这样一种思维联想——洗衣服等于听郭德纲相声,从此,“洗衣服”这件事变成令孩子心生向往了。

孩子厌学是借口,不会学才是真相,4招提升孩子学习能力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也在为孩子提供了掌握学习方法的“参考样本”,这个“样本”甚至会延续到孩子的下一代,因此,父母对掌握学习方法的思维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方式,切记,在陪伴、养育孩子在过程中,没有无缘无故的“热爱学习”,只有不厌其烦的“耐心引导”,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学会的一件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李时珍   潘多拉   能力   孩子   厌学   干草   学习方法   感官   屋里   真相   借口   所说   游泳   思维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