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决战》差点拍出主旋律“大片”,可惜结尾用力过猛

说句实话,刚看到《扫黑·决战》这个片名我还以为拍了一部内地版《追龙》。


结果一看简介,发现误会了,这部电影妥妥的是一部主旋律,而且是国内首部以“扫黑除恶”行动为题材、展现全国扫黑办督办案件的影视化作品,讲述的是扫黑专案组组长宋一锐带领组员由一起征地拆迁案深入调查,突破层层阻挠,与幕后的黑恶势力展开激烈斗争的正义故事。


《扫黑·决战》差点拍出主旋律“大片”,可惜结尾用力过猛


这个故事背景可谓相当硬核,而这样题材的主旋律作品当然也不是想拍就能拍的。先按照惯例研究一番出品方列表,在“爱奇艺”后面紧跟的就是“中国长安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曾用名“中国长安出版社”。


《扫黑·决战》差点拍出主旋律“大片”,可惜结尾用力过猛

《扫黑·决战》差点拍出主旋律“大片”,可惜结尾用力过猛


确实很厉害。


不过,有【主旋律题材的金字招牌】+【擅长拍摄悬疑罪案类题材的爱奇艺】+【姜武、张颂文、金世佳等实力派主演】三大“法宝”护体,却没有近些年主旋律大片流行的大场面大投资豪华明星阵容,真的能在今年这个快要挤破头的“五一”档立于不败之地吗?


如果只用一句话总结观后感,就是:他们尽力了,总体上还是很好看的,可惜结尾有点用力过猛。


但这种“用力过猛”不是因为宣传基调,而是希望能让电影更好看带来的,尽管不算成功,心意值得尊敬。


首先说说剧情,跟其他主旋律题材影视作品相比,《扫黑·决战》在“真实”和“敢拍”上肯定名列前茅。


《扫黑·决战》差点拍出主旋律“大片”,可惜结尾用力过猛


这部电影是从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部分真实案件中取材,选择的故事背景可以说相当具有代表性:一个被黑恶势力盘踞多年、已经从上到下“烂透了”的小县城。


在这里政商势力互相勾结,腐败官员利用公职权力充当犯罪“保护伞”,当地宗族势力和很多不明真相的普通群众也夹杂其中,甚至连政法系统也早已被渗透。基层领导干部曹志远用两代人、几十年的时间将小小县城经营得“铁桶”一般,看似水泼刀插不进。


以宋一锐为首的扫黑除恶专案组要面对的就是这样一块“硬骨头”,而随着“暴力征地案”调查的推进,当地隐藏的问题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查越多。


《扫黑·决战》差点拍出主旋律“大片”,可惜结尾用力过猛


从盲目开发建设、行贿受贿到非法集资、民间借贷、拖欠农民工工资,甚至包括司法腐败、家庭式腐败、裸官、权色交易、暴力对抗上级调查等等,就连专案组的内部也遭到了渗透。虽然都不是新问题,但如此全景式的集中展现,在主旋律影视作品中确实相当具有突破性。


尤其是张颂文饰演的基层领导干部曹志远,让我想起西天取经路上小雷音寺里的“黄眉老佛”,看似道貌岸然,金漆层层剥落之后,暴露出的是格外穷凶极恶的嘴脸。


《扫黑·决战》差点拍出主旋律“大片”,可惜结尾用力过猛


而整部影片当中,曹志远也可以说是着墨最多、层次最为丰富的一个角色,甚至超过了姜武饰演的扫黑除恶专案组组长宋一锐。


在县委大会上慷慨陈词并且喊着“把魏河县最脏最黑的地方给我挖出来”的人,是他;与宋一锐讨论案情时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的人,是他;口口声声说配合调查组工作,暗地里动作频频,为掩盖自己的罪行不惜杀人灭口的人,是他;一边安排将妻女送出国一面追杀情妇的人,也是他。


到了父亲曹顺华面前,他又变成了一个低眉顺耳、唯父命是从的孝顺儿子;在偏执疯狂的弟弟孙志彪面前,他飞快换上的是同气连枝、休戚与共的好兄长面具。


如果说影片中横行霸道、张狂暴力的孙志彪代表的是黑恶势力中最纯粹的邪恶,那曹志远无疑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面对最多也最难处理的任务,他们隐藏在领导干部的队伍当中,深谙官场之道,隐蔽性也极强。


《扫黑·决战》差点拍出主旋律“大片”,可惜结尾用力过猛


个人觉得张颂文的扎实演技发挥得最好的一场戏就是他面对围攻调查组的群众时的那场讲话,表面听来堪称义正辞严、慷慨激昂,但语调上恰到好处的僵硬刻板让人怎么听怎么别扭,每个字都没毛病,但每个字缝里都透着虚伪和惺惺作态。


总体来说,《扫黑·决战》中对于黑恶势力和犯罪分子的刻画尺度可圈可点,但不管出于审查考量、剧情需要还是时长的限制,在很多细节描写和逻辑关系上做出的牺牲也相当明显。


比如,每当调查组陷入进退两难的僵局,就会有线索或者证人跳到“脸上”,甚至发生像雨夜里一条狗发现了被孙志彪残害致死的少女尸体,调查组恰好还遇到了目击证人这种级别的“巧合”。


《扫黑·决战》差点拍出主旋律“大片”,可惜结尾用力过猛


比如,为了以点带面展现黑恶势力对当地合法经营秩序的破坏,赵毅饰演的包工头刘立军的遭遇有些“人为惨”了:宋一锐在明知魏河县公安局已经“沦陷”的情况下还指派当地警方去保护他和他妻子;调查组的“内鬼”向孙志彪通风报信导致刘立军的妻子被追债的混混失手推下楼摔死;在面对惨死的妻子时刘立军都没敢跟混混拼命,却能绑架拖欠工程款的集团老总林巧儿,顶着头上的狙击枪口为手下工友讨薪;


《扫黑·决战》差点拍出主旋律“大片”,可惜结尾用力过猛


再比如,曹志远的父亲曹顺华作为片中最大的“保护伞”,搞婚外情生下了私生子孙志彪的事情在当地竟然人尽皆知,调查组随便派个人打听下分分钟就能水落石出。


古人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看到这样的高潮安排已经不由得觉得“猪肚”有点瘦了,大概主创也有同感,于是憋着想在结尾搞个大场面,结果就是宋一锐在抓捕孙志彪时强行上演了一场“好莱坞式”的正邪对决,空手入白刃+拳拳到肉一对一互殴那种。


《扫黑·决战》差点拍出主旋律“大片”,可惜结尾用力过猛


不能说不行,但没有必要。而且很破坏整体观感。


总体来说,作为一部中小体量主旋律电影,尽管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扫黑·决战》还是颇具可看性的。特别是演员们对于角色的把握和对白都非常出彩,不一定能成为爆款,但在主旋律电影向“小而美”趋势发展的道路上应有一席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主旋律   决战   调查组   专案组   长安   保护伞   证人   专案   混混   领导干部   题材   结尾   腐败   用力   暴力   大片   黑恶势力   可惜   妻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