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呷未?”

-“未,爱去地块?”

-“行屉桃,有闲来呷嗲!”

……


行走在福田村,只要稍加留心,街头巷尾都能听到这样的对话。声音里,那份乡里间才有的淳朴热情以及纯正的潮汕腔调,没有一个潮汕人来了不会觉得“梦回老家”。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众所周知,深圳潮汕人多,潮汕人聚集的地区也多,福田村称得上是「最大的一个」,更可能是「第一个」。据非官方统计,这里80%的居民来自潮汕,“潮汕村”的别称也就不胫而走。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潮汕人的深圳梦

「先浪面,后浪险」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福田村距离华强北很近,步行时间不到20分钟,地铁只需要两个站。


说到这里,福田村和潮汕的渊源,也就呼之欲出了。


20多年前,华强北日渐崛起,商业嗅觉灵敏的潮汕人纷纷背井离乡,前来“淘金”。


他们信奉「宁愿睡地板,也要当老板」,更笃信「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就算在这里白手起家,也誓要闯出些名堂来。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当时的潮汕人为了生计,白天冲去电子市场进货摆摊,晚上回到福田村养精蓄锐。日复一日,不辞劳苦,许多人也如愿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一提华强北,福田村本地房东都会说:“那些老板,都住在我们村。”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潮汕人爱抱团,雪球就这么慢慢地滚了起来。


越来越多的潮汕人来到这里扎根,开枝散叶。


于是,这里越来越多的商铺也有了潮汕印记,遍布各行各业。


有意思的,身在异乡的他们,从不掩饰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走在村子里,举目皆“潮”。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潮汕味道,不止吃喝

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潮汕味」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01 呷嗲

「人在草木间,便是茶」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提到潮汕,首先想到的就是「食茶」,对早已把工夫茶融到骨子里的潮汕人来说,喝茶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情。


100米内必有一家茶铺,20米内必定有人喝茶。


即使在店面的货堆里,也能摆上一套茶具,俏皮又庄重。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在外人看来步骤繁杂的功夫茶,这的男女老少,都是信手拈来。


潮汕人的好客和热情,也名不虚传。我在拍摄时,就好几次被邀请“喝一杯”。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热情的黄老板说:“下午没那么忙的时候,最适合串门喝茶,周围都是做了二十几年的街坊邻居,帮我拍好看点哈哈哈!”



三街六巷中漂浮的茶香,这,就是「潮汕味」。



02 呷崩

一句「胶几人」,一口老味道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潮汕人,潮汕胃。


福田村的美食是让人欲罢不能的潮汕风味,肉丸、牛肉火锅、卤水、鱼粥等,以及被誉为“潮汕毒药”的生腌,在街巷里一应俱全。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卖特产的大叔告诉我:“潮汕妈妈最喜欢用这种大瓶子腌制食物,前几天还有年轻人过来买乌橄榄,说这是他们小时候的回忆。”



只要有这种「妈妈牌」大瓶装的腌制品,无论潮汕人走得再远,都能何时何地都能吃到「家乡的味」



//



不过,最地道的潮汕美味,还是藏着在路边大排档里。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亚六潮汕美食」—— 一家开在福星路边上的地道大排档,这家店之所以叫「亚六」,据说是因为老板陈奕强在家排行老六。


深夜十点,饥肠辘辘的食客寻味而来,在大排档指指点点,伙计手疾眼快地捞出各种海鲜、卤味、生腌,挥刀装盘,一气呵成。


这是「亚六潮汕美食」24年来,无论凌晨还是白天,每天都会上演的场景。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街头空气中的肉香,这,就是「潮汕味」。



03 姥爷保号

「拜老爷是刻在潮汕人骨子里的习惯」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潮汕民间的祭祀风俗历史悠久,对象繁多,向来是家喻户晓。


三天一小拜,五天一大拜,春节七天假,都不够潮汕人拜完六分之一的神。


不过潮汕人祭祀始终是为了讲究好意头,在福田村的街头巷尾时常可以察觉到这些痕迹。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香火店里的香烛纸钱,神龛上燃着的香,这,就是「潮汕味」。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胶己人,拍死无相干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环庆广场,一群老人,大树底下,倍感惬意。来自潮州的黄姨早已白发花白,当问起对福田村的印象如何:“来深圳十几年了,邻居街坊都是「胶几人」,周围都是潮汕味。”一口潮汕话能通街,对潮汕人来说,福田村的氛围就是他们另一个家乡。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在福田村的颐乐堂

几十年前来深圳打拼的潮汕大叔已经在养老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路边小店老板的儿子

在这里,既是深二代也是潮二代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下午的福宁街

刚从华强北打拼回来的年轻人会想着来碗戈饭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在夜晚的福星亭下

父辈们讨论着家乡潮汕的发展,越来越好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牵着妈妈手的小女孩

那句虔诚的「姥爷保号」早就铭记于心



//



这些街巷里的隐世小店,都是在浓厚的潮汕氛围下开了十几二十年。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在潮汕食物最丰富的福星街市,老板们张口就是“要呷咪该啊?靓仔!”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来自重庆的张哥开了十几年裁缝小铺,用他的话说:“在福田村待那么久,我都快成「胶几人」啦!”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福星诗咏」在福民楼2号楼下开了快二十年,曾经在巷子里奔跑的小孩如今已经成为“潮店”小老板。



//



深圳最大「潮汕村」,要说再见了



早在2016年,福田村被列入城市更新单元计划;五年过去了,村里面随处可见悬挂着城市更新的相关标语——“造富子孙后代”。


也许,对于讲究“多子多福”的潮汕人而言,留给后代更美好的未来是最大的“软肋”。


但这里依然会让人很留恋,可能是因为「气味相投」,可能是因为家乡的感觉,也可能是某个瞬间让人念念不忘。


缘分聚散,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


他日,「有闲来呷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潮汕   深圳   福田   街头巷尾   街巷   大排档   姥爷   街坊   福星   路边   要说   家乡   热情   老板   妈妈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