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艾伦」听老爷子讲故事之《纽约的一个雨天》

当你打开老爷子的这部电影,在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里,喋喋不休地在你耳边发牢骚的人叫盖茨比,这次,他是一名大学生。

「伍迪·艾伦」听老爷子讲故事之《纽约的一个雨天》

这是一个在纽约长起来的男孩子,现在被对高雅品位有着过分追求的母亲送到景色优美的乡村大学雅德利来,母亲坚定地认为自己的孩子在这里能够受到合适的教育。盖茨比对这个决定倒不是完全厌恶,毕竟他在这里遇到了仅仅交往了几个月就想和她结婚的女孩子阿什莉。

「伍迪·艾伦」听老爷子讲故事之《纽约的一个雨天》

因为得到了一个去纽约采访著名导演的机会,阿什莉简直喜出望外。于是,两人开始计划并憧憬着周末的纽约之旅,盖茨比了解那里的每一条街道,熟悉街道上的每一辆马车,甚至知道在酒店的不同楼层看到的纽约有什么不同。

「伍迪·艾伦」听老爷子讲故事之《纽约的一个雨天》

如果说两人之前相处得默契融洽、亲密无间,那么这种相处模式到此就结束了,因为接下来两人经历的完全是不同的纽约。

对盖茨比来说,当然也是对老爷子来说,这里不过是一个自己长起来的地方。

尽管很多年过去了,躲避不及还是会被小时候"话不投机"的玩伴认出来,委屈自己的耳朵听他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时刻根据他的脚步和说话的节奏揣测这是不是自己要听的最后一句话;

往前走一会儿,碰到了正在完成课外作业的同学们,友情客串一下,和自己对戏的正是初恋女友的妹妹;再走过几个路口,可以到好哥们儿家中避雨,没聊几句便得知了他竟然不想和未婚妻结婚的疯狂念头,而婚礼原本就定在几天之后;

中央公园名气再大又怎样,那只不过是他和曾经的女孩儿某次疯狂计划中的落脚点……

「伍迪·艾伦」听老爷子讲故事之《纽约的一个雨天》

阿什莉应该就是游客视角和猎奇心理多一些了吧。

即使现在想起来,也仍然会为父母曾在纽约买到过"廉价的"纪念品表现出丝毫不亚于当年的惊讶;

初到纽约,就对酒店明目张胆的奢侈赞叹不已;

在她眼中,酒馆里坐着的都是失意的导演,雨中走着的都是被编剧丈夫背叛的女人,每个布景棚中都会有一位让万千女性魂牵梦绕的梦中情人,亮起灯的精美庭院肯定正在进行着高端酒会……

阿什莉可以畅通无阻地出入这些地方,里面的"同行"似乎都在期待着对她敞开心扉,外面的记者在得知她校报记者和校花的身份后感到心满意足收获颇丰——阿什莉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伍迪·艾伦」听老爷子讲故事之《纽约的一个雨天》

几乎在每一部电影中,老爷子都不会放过向观众展示纽约的机会,当他意识到有人竟然在用自己不能忍受的视角来解读这座城市时,就会急着为纽约"正名",这份焦急中有被误解的委屈,也有文人身上那种叫人又气又爱的执拗。

很明显,阿什莉的视角正是老爷子不喜欢的那种解读方式,在他的认知中,人们一提起纽约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精致、高端、完美"这些词,而应该是这座城市的真实、包容,是这里的人生百态,每个人背后的故事……

这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态度:我对一座城市任性地倾注着感情,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我的一段经历恰巧发生在那里。可是,如果没有这些盲目的、让老爷子不屑一顾的向往和憧憬,怎么会有那么多故事汇集到纽约?

有多少人有机会能像伍迪艾伦一样,从小在那样一片色彩斑斓的地界上长大;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当观光的过客,有大把时间奢侈地去观察为城市上色的人?

伍迪艾伦有些夸张,有些荒诞,有些任性。他的故事总是发生在非常极端的条件下,而这些罕见的条件他想有就有。本应该在这个周末形影不离的两人怎么就连碰个面都难?原本什么都很一致的两个人在纽约的行踪怎么就这么迥异?

如果非要说两个人的经历中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是亲身经历了电影的制作,只不过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阿什莉经历的是设备齐全的观影室、专业的摄影棚、高端专业行业大牛聚集的酒会,而盖茨比就只是参与了一次同学的课外作业,相比之下,显得懵懂、笨拙、未开化。

但是,在阿什莉身边兜兜转转的电影仿佛是一个正在走下坡路夕阳产业。

天才导演灵感匮乏,认为新作品简直一塌糊涂,认为自己江郎才尽,用看似浪漫却又冠冕堂皇的理由邀请初次见面的女学生做自己的情人;

他的黄金搭档,妙笔生花的编剧正苦呵呵地前后奔走,企图试图挽大厦于将倾,改变导演的看法,却意外发现自己的生活也已经变得一团糟——自己的妻子和自己最好的朋友竟然萌生了"崇高的"爱情,而这一切仿佛是对自己曾经风流成性不负责任的报复,汹涌澎湃着的使命感戛然而止;

魅力四射、一举一动都能勾魂摄魄的好莱坞男星拥有无数为之痴狂的女性,有着深爱自己的女友,却不舍得放弃任何一个撩拨年轻少女的机会,向其献媚、将其俘获。排遣肉欲的企图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然而这份贪婪不得不因为女友的意外到来被迫在慌乱中终止,功败垂成。

「伍迪·艾伦」听老爷子讲故事之《纽约的一个雨天》

虽然阿什莉在短短的一天中让三位电影界的"专业"人士青睐有加,但终归是浮光掠影,得到满足的是她的虚荣心,而不是对电影的热爱。老爷子到底遇到过多少这样的女孩子,当他意识到在阳光下闪耀的年轻生命偏偏对棚内人造镁光灯望眼欲穿时,肯定又失望又怜惜吧。

相比之下,盖茨比可算是真正参与到影片的制作了。普通的街道,简陋的设备,真实简单的剧情,儿时的玩伴就是现在倾吐情感的对象,天公作美,和这群纯粹的人一起完成了一组可遇不可求的镜头,参与进来的一切仿佛都恰到好处。

老爷子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起过,现在的电影和陪着自己长大的电影已经很不一样了,可以理解成老爷子对这个行业现状的质疑和揭露吗?或者是批判?那这算不算就是他从来不参加奥斯卡的一个原因呢?

不仅对别人的作品是这样的态度就连对自己的电影也不能满意。

对现在的状态不满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有两种选择,瞻望未来和回溯过去,老爷子的选择很明显是后者。将他的这种倾向表达的最明确的电影就是《午夜巴黎》了,一次又一次地穿越回浓墨重彩的浪漫时代,邂逅喜欢的人,跟他们一起创作,参与他们的生活。

在这次的作品中,老爷子安排主人公用这样的词评价自己:Quaint,古怪又陈旧。无敌艾伦对这一气质的偏执再次让电影中他的化身,一个二十几岁的鲜活生命,拥有了与周围前进着的生活"格格不入"的轨迹。

「伍迪·艾伦」听老爷子讲故事之《纽约的一个雨天》

盖茨比对两个女孩子的感情变化,是我们能感知到的最明显的故事,但是老爷子想表达的绝对不只是这个。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对纽约一如既往的告白,对电影行业的思考,对爱情的探讨……

老爷子甚至安排了对母亲态度的变化这一条线索,从中我们也能觉察出伍迪艾伦一些偏好。盖茨比为什么以前那么不喜欢妈妈,因为觉得她太假,太体面,在妈妈向自己坦白自己不堪的过去之后,他对妈妈的态度有了不小的改观,他喜欢真实,喜欢有缺憾,喜欢不完美。

「伍迪·艾伦」听老爷子讲故事之《纽约的一个雨天》

只是一个短短的周末而已,退学、分手、结束一段感情,回到纽约,靠这里的一氧化碳活下去。

「伍迪·艾伦」听老爷子讲故事之《纽约的一个雨天》

不出意外,这应该是我们能够看到的老爷子的最后一部电影了。老爷子曾经在电影中无数次毫不隐晦地告诉自己的观众他有多么喜欢这个城市,就像小孩子一样执拗不讲道理。在他的最后这部作品中,一个曾经离开纽约的少年又不顾一切地回到纽约,看完电影,再想想他的晚年遭遇,真是让人唏嘘啊。

「伍迪·艾伦」听老爷子讲故事之《纽约的一个雨天》


「伍迪·艾伦」听老爷子讲故事之《纽约的一个雨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纽约   老爷子   盖茨   作业   执拗   酒会   视角   雨天   女孩子   导演   态度   喜欢   故事   作品   城市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