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最近,迪士尼出品的《花木兰》的预告片流出,其中天仙姐姐刘亦菲的造型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除了英姿飒爽的造型以外,这样的妆容也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花木兰化的是魏晋南北朝流行的“额黄妆”。

何为“鹅黄”?

“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

南北朝佛教盛行,全国大兴寺庙,广大爱美女士从金黄色的佛像中得到启发,开始在额间染上黄色,久之,便形成了染额黄的风俗。

史料有记载:“北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

北朝民歌《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花黄也称花子,又称额黄、鹅黄、鸭黄、约黄等,它是用黄粉画或用金黄色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贴在额上,或在额上涂上黄色装点而成。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蘸一点黄粉涂于前额发际之间,是为鸭黄。用黄粉在眉心勾画出新月形,是为月黄。

这种化妆方式起自秦代,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始成为流行的妇女面饰。

《太平御览》记载,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在某一年的正月初七仰卧于含章殿下,殿前的梅树被微风一吹,落下来一朵梅花,不偏不倚正好粘在公主的额上,从此寿阳落梅妆开始流行,后来发展为贴花钿,影响至隋唐。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眉毛、唇形也不对,这里不一一吐槽(毕竟古人很少将唇部画满)。整体来看,刘亦菲花木兰的造型更像是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妆容的大杂糅。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左两张图为唐时期妆容


同样,因为高饱和度的眉、唇、鹅黄和面部胭脂,同时并没有做好色系间的晕染,显得整个妆容脏且怪异。

尤其演员郑佩佩饰演的媒婆,面部妆容更显怪异,甚至惊悚。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再来看看中国人是怎么复原古代妆容的。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盛行的酒晕妆,面部胭脂颜色尤其重


《国家宝藏》里一段汉服大秀,其妆容已然惊绝艳艳: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仿初唐装扮的佟丽娅,斜红是重点。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出土绢画局部,这个“斜红”真的很明显了!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


《长安十二时辰》里唐妆更甚。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再回到《花木兰》,这不是该电影第一次引起争议。

此前因定妆照神仙姐姐刘亦菲“变土”,不少网友表示接受无能,也有网友表示这样更符合木兰从军的真实形象。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相较于中国摄影师陈漫掌镜拍摄的花木兰海报(下图),坚毅、热血和女性气质融合,显然更符合国人审美。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不止《花木兰》,最近网络热议的漫威首个华裔英雄也引起不小争议。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演员要求必须是中国血统。

在漫威原著里,shangchi出生于中国湖南,从小隐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由父亲傅满洲与师父训练习武,并成为一名功夫大师。

当他终于来到外面的世界,想要用自己的功夫行侠仗义的时候,却得知一直尊敬的父亲其实是一个邪恶的魔头,从而奋起反抗他,走上了英雄的道路。

这部以华人英雄为主题的电影《上气》,其灵感很明显有李小龙的影子。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其父傅满洲,源自英国推理小说家萨克斯·罗默的傅满洲系列小说。

按照书中的描述,傅满洲是一个“瘦高,耸肩,像猫一样地不声不响,行踪诡秘,长着莎士比亚式的眉毛,撒旦的面孔,秃脑壳,细长眼,闪着绿光”的人。

在这样的漫威故事里,集合最“能打”和最“邪恶”两种老外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不知大家能否接受?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中国人形象以及中国文化在国外的电影里的变化早已脱离了刻板的桎梏,但逃离不出迎合政治及经济需求,是利益诉求的“限定产物”。

说到底,中国终究是外国文化里的过客,中国元素的出现都是为了巩固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自我认同。

正因为如此,讲好自己的中国故事才尤为迫切和难得,你觉得呢?”



《花木兰》鹅黄妆遭吐槽:老外对中国审美的误解有多深?


部分素材来源:印客美学、《国家宝藏》等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联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花木兰   鹅黄   寿阳   鸭黄   满洲   中国   木兰   花黄   眉心   隋唐   胭脂   金黄色   面部   老外   误解   造型   英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