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打赏主播的钱能要回来吗?

前言

近些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度越来越高,很多小孩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自己的智能手机;也有些小孩儿用父母手机的,但他们可比父母会玩儿的多。

随着直播的兴起和手机使用的低龄化,类似“熊孩子用父母血汗钱打赏主播”的新闻层出不穷。

“熊孩子”打赏主播的钱能要回来吗?


“熊孩子”打赏主播的钱能要回来吗?


“熊孩子”打赏主播的钱能要回来吗?


“熊孩子”打赏主播的钱能要回来吗?


“熊孩子”打赏主播的钱能要回来吗?

那么问题来了

——熊孩子打赏主播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这个在《民法典》中是有答案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民法典中的民事行为能力。

“熊孩子”打赏主播的钱能要回来吗?

先回答前言里的问题。不卖关子,直接说结论——多数情况下,可以要回来

为什么在多数情况下可以要回来,在什么情况下又要不回来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01什么是民事行为能力?


这是个法律专业名词。

相对专业地讲:所谓民事行为能力,就是指民事主体以自己独立的行为去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通俗地理解,民事行为能力就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

怎么去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呢?由谁来判断呢?

答案是——法律

一个人是否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是国家通过法律确认并赋予的,而不是任何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法律确认一个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那他就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法律行为,并且对其进行的法律行为承担责任。


概念辨析: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主体独立从事民事活动的资格,由法律直接赋予,而不由任何人决定。

《民法典》
第十三条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第十四条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自出生起享有,至死亡时终止,且一律平等。但是,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需要法律根据自然人的年龄、精神状态等情况进行划分,分为完全、限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自然人,不一定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获得参与民事活动的资格,但其能不能运用这一资格,还受其智力状况、认识能力、精神状态等主观条件的制约。换言之,理智不健全、精神不正常的权利能力者,若任其独立参与民事活动,可能会损害自己,也可能会损害别人。

“熊孩子”打赏主播的钱能要回来吗?




02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


《民法典》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了三种类型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
第十七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
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
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法条有点多,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做了个表格

“熊孩子”打赏主播的钱能要回来吗?

通过以上这个表格,我相信大家就很容易区分完成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了。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和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2.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非纯获利益的或者超过其年龄、智力的法律行为,则效力待定;经其法定代理人(一般为父母)追认,则行为有效;不予追认,则行为无效。

3.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熊孩子”打赏主播的钱能要回来吗?




03熊孩子打赏主播的钱能要回来吗?


经过前面的知识铺垫,现在我们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需要分情况讨论:


第一种情况,如果熊孩子不满8岁,那他还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这个钱当然可以要回来


第二种情况,如果熊孩子已满18岁,或者满了16岁且通过自己劳动作为生活来源的,也没有任何智力障碍,那就是百分百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了。

成年人是要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成年人打赏主播的行为在法律上叫做“赠与”,在赠与行为本身有效的情况下,赠与财产的权利一旦转移,赠与人无权撤销赠与。所以这个“熊孩子”(熊大人)打赏主播的钱是要不回来了。


第三种情况,如果熊孩子已满8岁,未满18岁,那就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有从事纯获利益或者与他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法律行为才是有效的。

打赏主播,肯定不是纯获利益,所以判断能否要回的关键在于——“熊孩子”打赏的金额是否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呢?

2020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法发〔2020〕17号)第9条明确规定: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所以,最高院也发文强调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打赏“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是可以追回的。

至于具体多少打赏金额才是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这个综合结合当地经济水平打赏者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来综合认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权利能力   孩子   民法典   自然人   款项   未成年人   智力   民事   行为能力   年龄   独立   父母   能力   情况   法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