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1

对于大导演迈克尔·艾普特来说,他这辈子最骄傲的成就并不是那部票房大卖的007电影,也不是那部高分史诗美剧《罗马》,而是他在23岁那年,刚入行不久参加的一个纪录片项目。

许多年之后,迈克尔会回想起这个耗费他56年的巨作:1964年他作为导演保罗·阿尔蒙德的研究员,进入《人生七年》的剧组。导演选择拍摄14名英国孩子,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阶层划分,在纪录片开头,旁白说到: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就算放在今天,这仍是个野心勃勃的计划。导演的想法很简单,他们在1964年拍下第一部电影,36年后的2000年,他们再来看这些孩子到底会变成什么样。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一个远大而崇高的社会学实验就此展开,旁白说着古老的圣方济会预言:在一个孩子七岁时把他交给我,我会展现给你他成年时候的样子。

但计划存在的意义不是被贯彻,而是被打破,在第一部《人生七年》问世的七年后,迈克尔已经成为英国小有名气的电视导演,他重新捡起《人生七年》的拍摄,并且自己做导演,此后每隔七年他都要重新开机,不管多难,他都要联系当年那些孩子。

孩子们的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56岁,全被迈克尔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观众们追随着这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真人秀,迈克尔也从那个23岁的小青年,变成里白发苍苍的77岁老人。

1964年五月的一天,剧组召集了20位孩子去动物园看北极熊,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最终敲定拍摄的有14人。这14人代表了英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社会缩影,孩子们的出身被分为三个层次:四个孩子来自富豪之家,其中两位是中产家庭,一位家里是大地主,一位是贵族后代。

第二层次代表着普通人,一位来自军人单亲,一位是教师家庭,一位来自警察家庭,一位是小农场主的孩子。

第三层处于社会底层,其中两位来自福利院,三位是工人家庭,还有一位家庭正常,但是在贫民窟念书。

14位孩子对应的14条人生轨迹,就像大街上随风飘动的塑料袋,毫无规律,又像是大自然里所有的曲线,暗含某种真理。

我选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位,希望这些人的人生,能够在新年到来之际,给你一些启发。

让我们开始。

2

56岁的苏是所有参加《人生七年》中最有活力的那个,至少作为一个56岁的中年人,她从没想过放弃自己。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苏出身英国普通工人阶级,她7岁时就已经知道了男生可以有多讨厌,14岁时她对着镜头说:我应该不会太早结婚,我想享受生活。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苏在最右边

21岁时她渴望着爱情,但又对婚姻有所畏惧。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苏对婚姻的困惑在24岁突然停滞,她结婚了,有了两个孩子。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就像所有太早结婚的少女一样,苏一夜长大,但也有后悔。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对于现在习惯了“闪婚”“闪离”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也许无法理解婚姻对于一个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英国女人而言有多重要。

在35岁那年,苏离婚了。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结束了长达11年的婚姻,让苏变得渐渐对婚姻失去信任。

她还是相信爱情,只是对婚姻开始怀疑。到了42岁,苏还是孤身一人。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42岁拍摄的那年,苏在和一个叫做格伦的男人恋爱,到了49岁两人还是在一起。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又过了7年,苏已经56岁了,两人已经成了订婚14年的“未婚夫妻”。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为了能陪伴孩子,苏一直没有找到全职工作,21岁时她在旅行社工作,35岁时她在建筑公司兼职。

回头看前半生,苏曾经跌入低谷,35岁时成为一个单亲妈妈,对任何人都是天大的挑战。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虽然现在这么说有些政治不正确,但婚姻和亲密关系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42岁那年,步入中年的苏重新开始恋爱时,她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都重新开始稳步提升。

这一年,从没念过大学的苏开始在伦敦大学工作,负责课程安排。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49岁时,她已是伦敦大学后勤的中流砥柱。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不管用什么尺度来衡量苏的人生,都很难称得上是成功,但是永不放弃希望和乐观的态度,让本可能更糟糕的人生,在中年重新上升。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在56年的重逢中导演问她:现在回头看,会不会觉得后悔?会不会想要重新来过?

此时的苏已然知天命,她坦然回答道: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虽然历经生活磨难,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苏的人生难道不算成功?

她没有念过大学,却可以在大学做行政工作,被同事和学生们信任。她成了他们家族第一个能买得起房子的人。

比起自食其力,永不言弃的苏,另一个女生苏西则完全演绎着另外一种剧本。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苏西来自一个富庶之家,但她小时候学的芭蕾舞,上昂贵的寄宿学校,她从小对世界充满好奇,想要上大学。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但7岁时出现在镜头前的苏西并没有说明,那个时候她的父母已经处于离婚边缘,整天都是争吵,不然她也不会去寄宿学校。

虽然她的物质生活条件很好,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但年幼时父母的争吵给她带来了非常糟糕的影响,总是愁眉苦脸。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16岁那年,她从学校辍学,前往法国巴黎旅行,21岁时她还是对亲密关系保持“不屑”的态度。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要认为苏西的人生,会是老掉牙的被“原生家庭”毁掉一生的富家女故事?

命运就是这么弄人,先前讲苏的故事时我说到,婚姻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对于苏西来说更是如此。

原本愤世嫉俗的苏西在21岁那年还仇恨着爱情,那时候她甚至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会要孩子。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只不过,在28岁这年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发生了什么呢?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她遇到了陪伴她一生的男人,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他们从未分开。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而苏西对孩子的态度也理所应当的改变,她和丈夫一共有三个孩子,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孩子的幸福成了苏西的心结,她竭尽所能,就是为了不让孩子们重蹈她年幼时的覆辙。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苏西这辈子并没有什么成功的事业,但是对她来说,还有什么比能够实现自己的家庭幸福更重要的呢?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因为父母曾经的错误而毁掉自己的一生。

“原生家庭”存在的意义,就应该是让我们尽可能避免父辈的错误,人生总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中修正,你犯错误,然后你成为现在的自己。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3

和苏西一样在寄宿学校长大的,还有尼克。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但是尼克上的寄宿小学和苏西可不一样。最开始,他每天要步行四英里才能抵达那个只有一间教室的学校。但是尼克的父亲对他有所期待,并不希望他子承父业,继续做个乡下农民。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后来尼克被送到寄宿小学,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56》那年,苏西和尼克坐在一起讨论着他们有些相似,同样煎熬的寄宿小学生涯。面对困境,苏西选择的是逃离,所以她从中途辍学去了法国。

但她起码还有去法国的选项,而尼克呢?他是这么说的: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苏西疑惑地问:难道你小时候就能意识到这点吗?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尼克是这样回答的:在我的世界里,必须意识到。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尼克从小有一个看起来不切实际的梦想,那就是弄清楚关于月球的一切。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这听起来像是儿时的呓语,就像我们小时候都面对过到底是上清华还是上北大这样的世纪难题。

比起尼克,我们缺的,也许是一个强有力的种子。尼克的种子,恰恰是在那个只有一间教室的乡村小学里,被老师无心之语种下的。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永远也不要低估儿时的执着,在那天乡野学校里,尼克的人生从此不同。他14岁离开家去读寄宿学校,梦想的力量推动着这个农村小伙前进,21岁那年,他考进了牛津大学。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寒门的确再难出贵子,但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起码对于尼克来说,他的梦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是实现了。他没能飞到月球上,弄清楚月球的一切,但他在28岁那年移民美国,成了威斯康辛州大学的核物理学家。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但别以为尼克的人生就是一帆风顺,没有烦恼。在他最年轻,创造力最旺盛的时候,他被分配到了一项看起来不可能的任务:80年代的世界,特别是美国,非常想要摆脱对于原油的依赖。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但是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是否能在本世纪有进展都是个问题,尼克的一生仿佛成了某种浪费。

站在他的视角,这样的打击可要比离婚更加能摧毁人。

好在童年养成韧性已经让尼克知道如何面对打击,既然他可能无法做到,就培养下一代,也不失为一种贡献。他走上讲台,做了一名教授。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回头看尼克这半生,从一开始那个寡言少语,羞于面对镜头的男孩,一路成为自信有魅力的核物理学家,大学教授。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在整个《人生七年》系列的14人里,只有他,是真正完成了阶级跃升的那个。

现在我们总能听到那句“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是绝大多数人的努力,都还谈不上该考虑选择和天赋的程度。

尼克当年的选择就一定是对的吗?作为一个研究人员,他这辈子都可能没有任何研究成果。但是作为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个体,你又如何能说他是不成功的?

56年跟拍的残酷真相:想让下一代过得更好,到底有多难?

4

篇幅所限,在《人生七年》的漫长的记录中,我特地选择了这三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2018年年末分享给大家。

剩下的人里,有循规蹈矩的富家子,7岁就开始读《金融时报》,后来顺利考上名校,成为律师。

有小时候看起来阳光灿烂,却在30岁不到就四处流浪,患上重度抑郁症,人生以悲剧收场。

也有小人物,按部就班,摔倒了马上爬起来,在繁杂琐事里,努力继续生活。

人生不就是这样?我们要对所有的选择负责,要为我们今天的结果有所担当,在我们回看过去时,那些曾经后悔的决定,到底又有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尼克   核物理   旁白   英国   月球   真相   残酷   小时候   导演   婚姻   梦想   孩子   小学   家庭   人生   工作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