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杰伦《夜曲》到《漠河舞厅》当你在听HiFi音乐时,究竟在听什么?

从周杰伦《夜曲》到《漠河舞厅》当你在听HiFi音乐时,究竟在听什么?

我从没有见过极光出现的村落

也没有见过有人 在深夜放烟火

晚星就像你的眼睛杀人又放火

你什么都没有说 野风惊扰我

三千里 偶然见过你

花园里 有裙翩舞起

灯光底 抖落了晨曦

在1980的漠河舞厅

一首《漠河舞厅》的爆红让更多人了解到音乐背后的故事,然而绝大多数人听到这首歌是透过短视频平台。众所周知,短视频是传播原创音乐的好地方,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短视频的音乐被严重压缩过,歌曲中的细节糊成一坨,音质听感与无损音频差距很大,更别说是HiFi级的无损。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究竟在听什么?HiFi究竟是不是“智商税”?

Tips: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形成听感体验,文中所提到的音乐演示均来自种草已久的Viper正版HiFi曲库(全网只有这里有周杰伦的Hi-res)。

从周杰伦《夜曲》到《漠河舞厅》当你在听HiFi音乐时,究竟在听什么?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HiFi:

HiFi是High-Fidelity的缩写,说人话就是“高保真”,HiFi音乐是指与原声高度相似的重放音乐。一般我们听到的mp3、WMA等格式的音乐就不属于HiFi高保真音乐,而是经过压缩后的音频,会丢失原录歌曲的一些音乐细节,音质也差很多。当然,这也与互联网的发展有关,有损音乐毕竟体积小,便于传播,那时的人们更在意的是MP3或手机里能塞进多少首歌曲,而不是音质有多好。

现在的网速快了,无损音频也就随之普及。较为常见的高保真格式有WAV、FLAC等,它们在录制抓取原声音乐时,几乎不会丢失任何信息,所以也叫做无损音乐。音乐发烧友听音乐和普通人肯定是不同的,普通人听音乐听的就是个感觉,旋律好听、音质清晰、没有杂音,就OK了。

而发烧友则不同,他们更注重音乐的细节,这些细节在有损音频中是较难被挖掘和判别。此时就需要更加专业的设备了,比如更高阶的音频解码器、播放器以及专业的音响设备、降噪耳机等。当然,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少则上万,多的一套下来几千万也不是没有...

从周杰伦《夜曲》到《漠河舞厅》当你在听HiFi音乐时,究竟在听什么?

所以,音乐发烧友一般是在两个方面追求极致,一是音源,二是设备。当然,还有一批“发烧友”在争论这玩意儿是不是玄学智商税,有没有必要烧钱balabala。其实我的回答只有一句,不论是做音乐还是听音乐,必然是烧钱的,就拿监听音箱来说,有监听和没监听的做编曲混音能是一回事吗?

但钱绝非是拉开高品质音乐与普通人之间距离的必要条件。其次,音频有它的科学理论和行业标准, 尊重科学,保持怀疑,用学习的态度去欣赏音乐,或许才是停止争论、拥抱艺术的正道。

其次,喜欢《漠河舞厅》和你心爱的周杰伦陈奕迅林俊杰,至少在我的认知里,能专注HiFi音频,就别去短视频里浪费脑细胞。短视频音乐固然是一种现阶段的快餐潮流,但它正在对大众的音乐审美倾向和听音乐的习惯产生很大的影响,不知不觉让许多人忽略了音乐的本质,只顾着爽却忘记了自己的听觉与意识被浮躁的杂音侵蚀,最终,你的耳朵会麻木,你的听觉敏锐度会骤减,你的审美会扭曲,而你的行为,还会影响你的下一代。

不要觉得危言耸听,下面以Viper里的普通音质和Hi-res音质做实例对比:

从周杰伦《夜曲》到《漠河舞厅》当你在听HiFi音乐时,究竟在听什么?

参考歌曲《The beat hotel》,歌曲前奏钢弦吉他属于典型的器乐音色,普通音质其实已经能满足一些人的需求了,但你仔细听的话会发现,Hi-res音质下的吉他表现更真实,每根琴弦的拨动不粘连,原始混响弹奏出的立体质感更强,吉他手身后的鼓棒敲击和镲分位鲜明,你几乎可以清楚地听出乐手之间的站位。

从周杰伦《夜曲》到《漠河舞厅》当你在听HiFi音乐时,究竟在听什么?

再来一首周杰伦的《夜曲》,同样是吉他的编配,与上一首不同的是《夜曲》用了尼龙吉他,琴弦的柔韧和温润在普通音质和Hi-res里均被体现出来,但区别在于Hi-res的尼龙吉他与铺底的钢琴可以形成更清晰的层次,也就是说你能用耳朵辨别出吉他和钢琴哪个在左哪个在右,哪个力度更强,哪个力度偏弱,由此便展现出乐器主次对作品前奏的指引性。

说到这儿很想吐槽一些“音乐发烧友”,花那么多钱买了一堆硬件设备,到头来连音乐中的声像器乐摆位都听不准辨不清,恕我直言,这类朋友需要更耐心地去“练耳”,要让你的耳朵配得上几千几万的设备,配得上HiFi无损。

从周杰伦《夜曲》到《漠河舞厅》当你在听HiFi音乐时,究竟在听什么?

除了我们在流行歌曲里常常听到的钢琴吉他之外,通过话筒收进来的音效也更能在HiFi Res中表现出更真实的临场感,比如周杰伦的《一路向北》,前奏是一段赛车贴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声音,中间还掺杂了一处赛车擦身而过的声音。

由于前奏中还包含了Band的电吉他与鼓,所以这段声音的混音处理很容易被忽略,从而忽视了音效和混音对一首流行歌曲的作用。对了,如果你的设备够靠谱,你的耳朵也足够尖,那么应该可以听出两种音质下的赛车引擎也是有区别的。

依然以《一路向北》为例,过去我们对HiFi无损过于“神话”,认为HiFi无损就是好听,其实不然。

HiFi的本质是高保真还原度,真正喜欢音乐的人一定是渴望听到最原始无污染的音频,而非被各种均衡器美化过的音频。

这就像有的人喜欢美颜过的美女,但在听音乐这事儿上,素颜往往是追求真理的唯一路径。这就像一些古典交响乐演出,它可能效果不如录音室,但胜在真实,它最大程度还原了当时的演奏场景,哪怕是乐手的一个小动作,甚至是乐手的一个咳嗽都会被记录进去,有点像还原案发现场,这种“素颜式”的音乐也很像音乐纪录片,忠实再现就是HiFi音乐的核心标签。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始终强推小白们多听HiFi无损音乐的原因,当你有了设备,有了像Viper HiFi这种海量正版的无损曲库还有硬件级的独占USB音频解码,你完全可以沉浸在里面训练你的耳朵,丰富你的音乐认知,让你的听量和认知同步提升,不仅歌听了,心情愉悦了,还有所收获,相比那些听完即走叫你点赞转发的短视频,或许这样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海量的曲库有了,硬件级的音源设备也有了,或许这与大佬的千万级HiFi环境还差很多,但作为入门小白的HiFi基本条件,Viper HiFi一应俱全。所以我实在想不通,明明可以去听更好的音乐,为什么要忍受短视频的低码率点赞转发666去“听歌”?

从周杰伦《夜曲》到《漠河舞厅》当你在听HiFi音乐时,究竟在听什么?

写在最后:

HiFi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遥不可及, Viper免费下正版HiFi歌曲已经很香了。或许短视频里的低码率渣音质有着更快的传播效率,或许HiFi曾经被人认为是高大上的产物或玄学税,而我认为,HiFi的出现正是无损音频、挖掘作品、培养大众听歌审美的好机会。有更好的选择,就不要在浮躁的快餐文化中蝶泳了。

从周杰伦《夜曲》到《漠河舞厅》当你在听HiFi音乐时,究竟在听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漠河   周杰伦   舞厅   发烧友   音乐   乐手   前奏   音质   夜曲   高保真   吉他   耳朵   音频   设备   歌曲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