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中餐厅》人设崩塌,过度解读下的舆论有多可怕?

2019年10月18号,《中餐厅3》在这一天完结,这一天对于黄晓明是特殊的日子。而娱乐圈的热度更换的有多快?黄晓明与《中餐厅3》好像已经成了久远的故事,可还有一星期它满打满算才3个月。

黄晓明《中餐厅》人设崩塌,过度解读下的舆论有多可怕?

回首这一年,娱乐圈发生了很多事。

有一些“明星”陨落,比如:崔雪莉、具荷拉、高以翔等;也有一些“明星”升起,比如:肖战、王一博、李现等。

有一些综艺结束,比如:《中国好声音》、《追我吧》、《女儿们的恋爱》等;也有一些综艺开始,比如:《幸福三重奏》、《演员请就位》、《一起出发吧2》等等。

如果你看过《楚门的世界》,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电影结束时它的最后一句台词?

——还有什么电视节目?

——看看还有什么。


黄晓明《中餐厅》人设崩塌,过度解读下的舆论有多可怕?

《楚门秀》播了30年,日日更新,24小时直播,它陪着一代人长大。有些人以为没了《楚门秀》他们就没有节目可看,可真停播了,其实观众们还是有其他选择,对生活来说,影响并不大。

作为观众的我们,一档综艺的结束还会有另一档综艺开始,一个“明星”陨落后,还会有其他“明星”升起。娱乐圈的新人如同雨后春笋,如果有六个月不去关注娱乐新闻,我们会发现热搜上的那些陌生的名字我们已经分不清到底是主播、电竞选手、歌手还是演员。

黄晓明《中餐厅》人设崩塌,过度解读下的舆论有多可怕?

“黄晓明”到底是怎样的人?

说实话,我是突然想起来他,那一瞬间的陌生让我觉得他好像已经退出了娱乐圈。黄晓明自1998年进入娱乐圈,到现在2020年1月份,22年的时光,快要赶上我的年龄。

《中餐厅3》中,黄晓明的“霸道总裁”人设和“油腻感”让我不止一次在内心腹诽,他是我第一次在微博上说了讨厌的男明星。《中餐厅》、《向往的生活》、《极限挑战》是我每期必追的综艺,我喜欢它们是因为喜欢那种和谐、有趣、快乐的感觉。看《中餐厅3》时,我对黄晓明的反感已经到了一看到他就要快进的地步,当时的我认为他的存在破坏了那份美好。

黄晓明《中餐厅》人设崩塌,过度解读下的舆论有多可怕?

但是黄晓明的存在同时让我意识到了后期剪辑有多么可怕。《中餐厅3》结束时,我坦诚的说,有那么几滴泪是为了黄晓明落的。如果前几期是觉得他只会添乱、找事、摆脸色,那么后两期我对他的态度则是慢慢改观。我开始觉得他是真心想要帮忙,但是不会说话,他是真的很负责,但是没有方法,我开始理解并且同情他。

黄晓明《中餐厅》人设崩塌,过度解读下的舆论有多可怕?

黄晓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不清楚,毕竟我们隔的太远,并且一直隔着镜头。这也就意味着,他美好的一面可能被美化,他不好的一面也会被丑化。回想十月份,那份讨厌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对当时的我的不解。我刷微博一直只浏览不发言,但是黄晓明让我出现了反常的举动。我是真的那么讨厌他吗?还是被影响呢?我想是影响成分居多。

黄晓明《中餐厅》人设崩塌,过度解读下的舆论有多可怕?

我给“黄晓明”加引号,是用他来代表一类人,一类我们通过镜头认识的人,并通过镜头讨厌、谩骂、嘲笑、诋毁、误解的人。镜头隔着的不只是心与心的距离,还有许多人工剪辑、别有用心的误导,牵扯着我们不知晓的多方利益。

如果要证明一个人犯错,那就要提出证据。可是娱乐圈里的镜头有时是证据,有时是脏水,明星需要镜头,因此他们有些人做好了被泼脏水的准备,但是我们作为观众却没有想要成为恶人,也不该成为被利用的工具。

娱乐圈就是山海,雨后春笋与前后浪潮一样不少

十一月份时,何炅在节目中说了这样一段话,一度引发热议,也让身为观众的我们看到了光鲜亮丽的娱乐圈背后的阴暗一角。

黄晓明《中餐厅》人设崩塌,过度解读下的舆论有多可怕?

“某些选秀艺人的签约时间很长,以前大概都是签5年,现在的经济公司基本都是十年起签,公司一股脑签一百个小男孩,他只要红了一个,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周震南,这一百个就不白签。剩下的九十九个就慢慢耗,耗到解约赚解约金最少一个人可以赚50万。”

在我们普通人的意识中,进入娱乐圈就是进入了一个高薪的行业,因为在这个行业里,颜值高的吃香,没有颜值有演技也会出头,没有演技会唱歌也可以,没有颜值、没有演技、不会唱歌也可以当个群众演员。只要你愿意在这个圈子里耗着,总归有饭吃。

黄晓明《中餐厅》人设崩塌,过度解读下的舆论有多可怕?

对于那些有经济公司签约的,他们一出镜就被包装好了,我们有这个认知。可镜头前的一闪而过,又有多少观众会记住呢?黄晓明出道22年,他三个月不出新闻热点我就产生了陌生的感觉,这些被签约的新人又有多少机会崭露头角并被观众记住呢?

黄晓明《中餐厅》人设崩塌,过度解读下的舆论有多可怕?

曾经的鹿晗,2018年的蔡徐坤,2019年的肖战,他们被一波一波地骂,骂声与掌声同起同落,没有谁的大红止住骂声,更没有谁的骂声挡住下一个爆红。我举爆红的例子不是为了美化娱乐圈,而是要说出一个事实,每一个爆红的背后都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没有人永远停在浪头。新人就像雨后春笋,不是每一根笋都能成长为竹。

黄晓明《中餐厅》人设崩塌,过度解读下的舆论有多可怕?

“黄晓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爆红”,“黄晓明”此时代表着“黑红”,无论是黑红、捧红还是凭借作品红,只要没有热点,那么就会被观众遗忘,这就是这个行业残酷的一面。当我们了解了这些艺人为什么要有新闻、有镜头、有热搜、有通告时,我们包容了别人,也让自己免于过度解读与气愤。我们不能被带偏,我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一片“雪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餐厅   脏水   黑红   热点   雨后春笋   骂声   演技   舆论   娱乐圈   可怕   讨厌   观众   陌生   镜头   新人   综艺   明星   黄晓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