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喜剧角度,解读“唐探系列”电影的喜剧展现形式与内核

《唐人街探案》系列无疑是陈思诚的最具辨识度的标签,陈思诚凭借喜剧+侦探形式的组合构建了自己的唐探宇宙模型。随着《唐人街探案3》的预售票房一路领先,唐探宇宙的雏形似乎已经完成。今天笔者就从喜剧角度出发,解读一下唐探系列电影的喜剧展现形式与内核。

从喜剧角度,解读“唐探系列”电影的喜剧展现形式与内核

唐探系列电影的展现形式

喜剧电影经常采用的形式一般分为表现主义和解构主义两种。

表现主义最具典型的代表就是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它以极其夸张的表现手法打破观众以往的认识,在无声的氛围中完成喜剧的塑造。早期国内多数喜剧电影都或多或少受到了这部影片的影响,比如说周星驰的一系列喜剧电影大多采用了表现主义的形式。而解构主义则是通过镜头的错位和故事的解构,从而制造出笑点,不过从效果上来看,这种形式的电影目前并不是很成熟。

从喜剧角度,解读“唐探系列”电影的喜剧展现形式与内核

《唐人街探案》之所以成功,与它的喜剧表现形式是密不可分的。从已经上映的两部来看,这两部电影都将表现主义和解构主义进行了融合。

王宝强饰演的唐仁与刘浩然饰演的秦风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唐仁是所有事件的关联者,这个角色本身的塑造就带有浓浓的表现主义形式,无论是唐仁的台词还是动作,都被夸张的表现手法进行了放大。而秦风作为剧情的推动者,除了部分表现主义的展现,更多的作用体现在剧情的解构上。也是因为秦风的存在,将一个原本只是搞笑的剧情变得跌宕起伏。

如果说表现主义更多的是在人物刻画上将喜剧的效果呈现出来,那么在唐探系列中,解构主义其实更多的是在剧情发展上的一些运用,而这些运用很巧妙地将“侦探”这个角度引入进来。从这个角度看,解构主义有点类似蒙太奇手法,陈思诚监制的电影《误杀》也运用了大量蒙太奇手法的表现形式。只不过在唐探系列中,他将这种方式同时也用在了喜剧元素上。

从喜剧角度,解读“唐探系列”电影的喜剧展现形式与内核

喜剧电影是以产生笑的效果为特征的故事片。这个定义不但概况了喜剧片的类型,同样也隐含着对喜剧片优劣的基本判断——往往能够引发观众更多笑的喜剧电影才是成功的。

表现主义与解构主义相结合的方式在《唐人街探案1》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但是在《唐人街探案2》中,也许是太看中喜剧效果的展现,陈思诚在影片中大篇幅的使用了表现主义形式,但忽视了剧情的解构方面,导致剧情上出现了一些不连贯。其实换位思考也能理解:喜剧电影的成功需要笑点。这是这些笑点需要建立在剧情连贯的前提下。

喜剧都有一个悲情的内核

如果把每一组喜剧行动、每一部喜剧作品,哪怕是一个简单的行动,往下分析行动的內因,都能找到一个悲情的內核。

有人说:喜剧源自对荒诞与错位的展示,而造成荒诞和错位的往往是悲剧。我非常认同这句话,所有喜剧的行为都有一个悲情的內核,它是喜剧的内驱力,是最核心的东西。

在第一部的片头有一句话:“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在第二部中也有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两句话都是道家思想的体现。而在唐探系列的标题中,“唐”字都使用了太极的符号,陈思诚就是想用道家思想中的太极来诠释善恶这个辩题。

从喜剧角度,解读“唐探系列”电影的喜剧展现形式与内核

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惩恶扬善是深入骨髓的,我们讲究求仁义、明道理。但是在电影拍摄地的第一站泰国,讲究的是善恶平衡、因果循环。就像小女孩说的那样:个体生命不同,但世间善恶总量不变。每个人从出生就注定扮演各自的角色,有的是善,有的是恶。我想这也是陈思诚将电影拍摄地放在泰国的原因,他需要借助两种不同的文化碰撞来思索关于善恶的辩题。

在唐探系列中,陈思诚通过对影片的解构,给观众展现了一场荒诞的探案过程,而这整个过程是错位的。在第一部中,唐仁和秦风的组合总是笑料不断,而随着剧情不断的推进,原本观众以为的判断又被导演一条条否决,直到小女孩诡异的一笑。是小女孩的笑吓到了观众吗?我觉得吓到观众的是这个笑容所代表的善与恶:看似凶恶的人并不一定坏人,而看似柔弱的身躯下隐藏的也许是一头可怕的怪物

从喜剧角度,解读“唐探系列”电影的喜剧展现形式与内核

而这个片段,其实是陈思诚坚持放进去的:我不想要这么肤浅的快乐。也许只有1%的观众——甚至更少的人能读出它,我也要把它放在里面。他将真相揭露了出来,告诉观众:你所看到善不一定是善,你所看到的恶也不一定是恶。只是影片也没有讲到小女孩最后是否伏法,所以也可以这么理解:陈思诚将善恶的真相告诉观众,但是他自己主观上并没有给出答案,他将这个包袱丢给了观众。而在第二部中,陈思诚也提到了人性的黑暗与社会的无奈,秦风从高楼坠落,宋义拉了秦风一把,却想不到自己善意的举动却遭受了人性的拷问;到最后秦风将证据交出,放弃站在人性的至高点去审判等等,都是陈思诚主观上潜移默化的转变。

从喜剧角度,解读“唐探系列”电影的喜剧展现形式与内核

无论是第一部还是第二部,唐探系列喜剧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悲情的内核,都是通过解构剧情实现人物的反转,从而推翻本已经确定的真与假,引发观众对于善与恶这一辩题的思索也正是因为通过喜剧的方式颠覆善与恶的认知,才能制造出一个发人深省的悲情故事,起到反讽的效果这也是中国传统喜剧电影经常采用的——通过底层小人物的悲情故事来反馈一个大的辩题,从而引发观众的共鸣

至于《唐人街探案3》,陈思诚会怎样运用喜剧的展现形式去继续完成他的唐探宇宙,又会怎样赋予这部电影的喜剧内核,也是观众所期待的。这场侦探组合与神秘Q的交锋,让我们大年初一见分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唐人街   内核   喜剧   形式   表现主义   系列   组合   电影   善恶   小女孩   角度   观众   剧情   主义   效果   喜剧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