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父母给孩子立下一些很酷的规矩,他们简直太明智了

见人要打招呼、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家吃晚饭要自己刷碗、9点前必须上床睡觉……


如果你以为今天要说的只是这些“常见”的规矩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这些父母给孩子立下一些很酷的规矩,他们简直太明智了


这些规矩很正确、很合适,只是有些过于无聊了,育儿文章如果总说一些“政治正确”的话题,想来也是乏味的很。


那么今天咱们就来看点不一样的规矩~


这些父母给孩子立下一些很酷的规矩,他们简直太明智了

天塌下来,你没事就好


有一个国外家庭,父母给孩子立了这样一条有些可怕却很酷的规矩:


他们和女儿说:“如果你遇到什么麻烦,无论是男人还是药物,又或者是被警察抓了,你都可以直接找我们,我们什么都不会问。”


这话却把当时还年幼的女儿吓坏了,因为她感觉如果自己真这么干了,父母一定会在事后兴师问罪,甚至惩罚自己。


然而世事总是无常的,在一年的圣诞节前夜,女儿在外面和朋友玩嗨了,惹了一些事情,万般无奈下她想起了父母给她的这个“救命符”。


一个电话,她的妈妈就直接过来帮她解了围,事后竟然真的也没有再和她提起这件事,那一晚女孩决定,以后也要将这个规矩传给自己的孩子——


我什么都不会多问,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我只要你安全就好。


这些父母给孩子立下一些很酷的规矩,他们简直太明智了


人有时候真的挺神奇的,那些让自己铭记一生且绝不再犯的错误,从来都不是被父母严词厉色所干涉的那些。


这不是用一句叛逆心理就能解释得了的,在人生最无助的时刻,家人无条件的接纳与帮助真的会让人记一辈子,也只有在这样的时刻才最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父母和孩子之间也应该被允许拥有不想让对方知道的秘密。而且家人之间就应该这样,当你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会来。


当然也不是所有家庭父母多能如此“放得开”,面对正值青春叛逆的女儿以及那些她想做却让父母不喜欢、不接受的事情,另一个家庭定了这样一条规矩:


“我的父母对我做过最酷的事就是,在我小的时候他们告诉我,那些孩子不能对父母做的,或是我想做但他们不希望我去做的事情,我必须去跟他们理论。


规则很简单,只要有理有据可以说服别人,我就可以去做那件事情。


同理还有像双方的观点,不管我对任何事情有什么观点、看法,而这又涉及到了与他们相处的日常,我必须和父母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些父母给孩子立下一些很酷的规矩,他们简直太明智了


在那个家庭中,只要孩子说的有道理,父母就会去尝试接受,因此在妹子的印象中,父母一直在学习、接纳很多新的事物。


而父母的这种做法也让妹子学会了什么是批判性思考,以及质疑权威的重要性,这让她的一生都获益匪浅。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谈到做父母的4个层次,她认为:


第一层:父母舍得给孩子花钱,觉得钱就是全部爱的表达;

第二层:父母舍得给孩子花时间,陪在孩子的身边,见证孩子的成长;

第三层:父母愿意为了孩子去学习,从而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为他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第四层:父母愿意为了孩子而改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我们将“立规矩”这件事立足在父母的视角,那么能给孩子带来的终究只是那些看似“无比正确”,却不怎么被孩子接受或愿意自发遵守的规矩。


而那些被洗脑严格遵守的孩子,也大多长成了一个只做“正确”选择的人,而非他自己。


立规矩这件事,不仅要考虑立什么、怎么立,那些过早就对孩子未雨绸缪、大肆说教的家庭,恐怕也没有得到太好的反馈与效果。


任何事情都自有它最适合的时机,太早太晚都是无用的,甚至还会起到反效果。


这些父母给孩子立下一些很酷的规矩,他们简直太明智了

规矩有时只是一种威慑


在一个男孩的家庭中,哪怕他长大成人也一直津津乐道的便是——他的童年,完全没有回家的时间限制。


从他和他的兄弟会骑车开始,直到他们高中毕业,父母从来没有给过他们规定回家的时间,这可不是父母在放养、不负责任,用他爸爸的说法:


一,反正你们的朋友,家里面都会规定回家的时间,没人陪你们玩了,你们自然会回家;

二,在我觉得你们真的需要这样的规矩之前,我不会随便就先立下规矩。


在男孩的回忆里,上学时他们从未很晚回过家,因为平时也要做练习、做作业,回家时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他感觉就算父母真的规定了也不会去遵守。


这些父母给孩子立下一些很酷的规矩,他们简直太明智了


然而当暑假来临,他们就有点玩疯了,在一个周三的晚上,爸爸来问他们俩兄弟:“你们最近有点过分了啊,是要我规定回家的时间了吗?”


兄弟俩对看了一下,都摇了摇头:“不,不用了。”他们意识到,想要自由,就要遵守规则。


对孩子而言再合理的规矩也意味着束缚,而自由恰恰是人类最原始的渴求,真用条条框框约束孩子的一言一行,虽然很有效但对孩子的成长而言可能未必是好事。


其实规矩也可以是一种无形的威慑,比起告诉孩子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不如直接告诉他们需要这样做的原因。


这些父母给孩子立下一些很酷的规矩,他们简直太明智了


在另一个华裔二胎家庭中有一对小姐妹,父母给妹妹定了一个奇怪的规则——不管因为任何事情,都不需要告姐姐的小状。


虽然这个规矩并没有那么严格,毕竟真要有什么事,父母还是很关心她们的。但有一天父亲对他们姐妹说:


“如果有一天,我和你妈妈都不在了,你们两姐妹就只有彼此了,所以要照顾对方。”


这番话让姐妹两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维护着对方,有矛盾从来都是她们私下里自己解决,直到现在姐姐依然是她最好、最重要的朋友,每天就像是黏在一起一样。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适当的规矩可以让孩子明确自己行为的边界,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但过多的约束也会限制孩子的个人成长。


这些父母给孩子立下一些很酷的规矩,他们简直太明智了


当父母习惯的用“不行”“不可以”“不能”等字眼告诉孩子时,也是在破坏孩子的幸福感,而孩子长大后依然会在充满规则的成人世界里到处碰壁。


或许我们需要告诉孩子的“规矩”只是一些做人的原则与底线,比如面对金钱、身体、生命、情感等等,大可不必将规矩细化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孩子自会在这样的规矩中领悟生存的法则,做出最恰当的选择,走向更遥远的明天。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规矩   父母   妹子   叛逆   明智   事后   姐妹   事情   正确   女儿   规则   兄弟   孩子   家庭   时间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