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管理心理学》:鞠强教授教你亲子教育的奖惩之道

《家庭管理心理学》:鞠强教授教你亲子教育的成功之道

文/宁静致远

有一天,在车站候车,听到三个妈妈在谈论理想的孩子。

穿红衣服的妈妈说,我希望我的孩子身材苗条,口才好,知识面广,文笔好,擅长交际,将来可以去做一个主持人或者是记者。这可是我年轻时的梦想啊!现在我就要求她不要吃太多,给她报了作文兴趣班,口才演讲班,舞蹈班,音乐班,周末刚好每半天一个班。

穿紫色衣服的妈妈说,我希望我的孩子记忆力好,逻辑性强,有创新能力,将来成为一个企业的高管或者是当一个老总,那该多好啊。只可惜我让他学理科,可他偏要上文科班吧。

黑色衣服的妈妈说我倒没有那么多的要求,我只求我的孩子健康快乐就行,能够对人宽容、善良就好。

红衣妈妈和紫衣妈妈立刻异口同声反驳道:“那怎么行!”

红衣妈妈又好言相劝:“小时候不让他吃点苦,惯着他,由他的性子来,他将来怎么在社会立足?”

紫衣妈妈接过话茬:“是呀,小时吃的苦,到大时会变成甜,是不是你孩子很熊孩子,你放弃他了!”

黑衣妈妈说:“我孩子今天去参加省奥数比赛了,他在快乐的环境里正常的成长,倒没什么异样。”

红衣、紫衣妈妈面面相觑,一脸惊愕。

生活中,大多数妈妈都是红衣、紫衣妈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时候把自己当年未完成的理想,当作孩子们的理想。要求孩子做自己当年都做不到的事情。还冠以“我是为你好”之名。

很少有人会从孩子自己的身心出发,听从他们的心声,而是总以为孩子想法不成熟没有自己的判断力,所以越俎代庖,给他们定计划,规划人生。最后却事与愿违,养出叛逆的孩子,养出不孝的孩子。

《家庭管理心理学》:鞠强教授教你亲子教育的奖惩之道

复旦大学鞠强教授的《家庭管理心理学》集合了鞠强教授多年的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从心理学角度带你拨开云雾看清亲子管理的本质,找到解决亲子问题的办法。

01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而在鞠强教授的《家庭管理心理学》是这样说的:

“亲子关系演变过程的总趋势是父母逐渐学会放弃去掌控权的过程。”

大多数父母在亲子教育中,父母总是想掌控孩子:

小时候担心他吃不饱,便一路追着喂饭给他吃,哪怕是一两个小时也坚持不懈;

上学了又担心他学习不如人,逼迫他多写作业,买各种课外辅导书,送他进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给他请不同的老师;

上高中了又干涉孩子是学文科还是理科。孩子文科非常好,因为担心以后不好找工作偏要人家学理科。

考大学了,又干涉孩子报考专业,孩子分明喜欢英语,偏让孩子报考财会;孩子爱好体育,偏偏要孩子报考法学⋯⋯

《家庭管理心理学》:鞠强教授教你亲子教育的奖惩之道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乖乖女”齐明月在母亲的掌控下逼着考政法大学,做律师,做检察官,可她自己却想当记者,无奈在志愿里面只好听从母亲的安排报了政法大学。

为了逃离母亲的掌控,她在考试的时候,居然故意少填一张答题卡,少考五六十分,只能够进入本市的一个普通大学,如愿以偿地学到了自己爱好的专业。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上了一名记者。

然而其母却又逼着她去考公务员,而且把所有的资料都准备好。

最后齐明月不得不阳奉阴违,成了在母亲面前,满嘴谎言的孩子。

齐母发现真相后,两人之间剑拔弩张,齐明月终于爆发了,她反问母亲:

“从小到大,除了我考第一名,你不会否定我。连穿衣、点菜你都管着我,做任何决定,你尊重过我的意见吗?你嘴上说的是民主,实际却是专制。”

齐母认为女儿没有良心,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女儿好,她以女儿的生活为中心,半辈子都围绕女儿转,自己付出那么多,关心她,提供了优越的物质生活,却养出白眼狼。

许多父母看似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全都在为孩子着想,全心全意地为孩子付出,只想着孩子将来有份好工作,有个好前程,他们的心里都有一个想法:我都是为你好。

《家庭管理心理学》:鞠强教授教你亲子教育的奖惩之道

鞠强教授分析了这些父亲母亲的心理状态,表面上是对孩子无私的表现,其实不少都是为了满足自己需求的自私行为。

有的父母是想让孩子圆自己的大学梦。有的父母是因为生活在社会底层,无法满足自己的领导欲,便对孩子实施领导,进行全面控制。

02

父母怎么教育孩子,孩儿才会爱上学习?怎样的奖励与惩罚才能让孩子更好地爱上学习?

许多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效仿古人学习时,总是会用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十年寒窗苦,才有跃龙门!”“头悬梁锥刺股”来激励孩子们。

很多家长会犯同样的错误:把学习当作惩罚的工具。当孩子听写、默写出错时,家长往往会说怎么回事,又错了,罚抄50遍!

《家庭管理心理学》:鞠强教授教你亲子教育的奖惩之道

鞠强教授的《家庭管理心理学》则认为夸大宣扬读书痛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把读书的主观痛苦感放大,只会让孩子讨厌学校,讨厌学习。

同样的把学习当作惩罚的工具,孩子就会认为学习是一件很坏的事情,是惩罚,从而厌学。

相反,要给孩子树立一种这样的思想:你不完成作业,就罚你不许上学,不准做作业。当孩子取得了好成绩,就奖他买书,奖他写开发智力的作业。

《家庭管理心理学》:鞠强教授教你亲子教育的奖惩之道

正确的奖励机制也非常有效。

复印钞票进行奖励,但是这种钞票一定要是黑白打印机复印的,并且在纸币上父母的名字。

根据你自家的情况,从学习卫生行为习惯等等方面设置好奖励,每一个月后,每一个星期兑现一次。

到年底再让孩子用自己都复印钞票来换取真正的钞票,比例可以你们自定。比如¥100复印票换¥1。然后把他们的钱以孩子的名字通通存进银行。

还可以为孩子准备好旅游券、肯德基必胜客品尝券、购书券、以及游戏券。

以孩子的学习成绩或生活当中做得非常好时,就给予一定的奖励。然后在他们消费的时候就要上交这些券。

这都是鞠强教授传授给我们正强化方法,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进行创新,设计出其他丰富多彩的正强化方法。


《家庭管理心理学》:鞠强教授教你亲子教育的奖惩之道

好行为是被父母激励出来的,没有充分的激励就没有优秀的孩子。

所以必须激励为主,惩罚为辅,奖惩分明。

鞠强教授这本《家庭管理心理学》一书涵盖了家庭管理的基础理论、亲子关系、婚姻关系、老年人关系、生活的心理学,负面人格批判等内容。只看亲子关系这一章就能让人受益匪浅,都说开卷有益,打开这本书看一看,你一定会受益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管理心理学   亲子   政法大学   齐明   教授   家庭   作业   奖惩   红衣   钞票   将来   父母   女儿   母亲   妈妈   孩子   鞠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