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跨过鸭绿江》里,对我方力量基本按照四个层级予以表现。


这就是中央决策层、志愿军司令部的指挥层、军级干部执行层与基层一线的战斗层面。


在中央决策层,电视剧突出了毛泽东的核心地位。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而与之相应的是,是志愿军的各个层级,对于领袖的溢于言表的忠诚之心。


这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在军级干部回答上级指令的时候,会特意地提到:感谢毛主席、感谢党中央。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一直到战士,都把他们的精神支柱落脚于对领袖的崇敬之情。


在电视剧刻画杨根思的形象时,剧中特意设置了一个细节,就是杨根思对战友说过,他曾经与毛主席握过手,但是在最终他牺牲的时候,他向战友说出了真相,他并没有这样的经历。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但是,电视剧由此传递出来的信息,就是志愿军战士勇往直前的一个精神支点,就是对领袖的无限忠诚。


这是历史的一个事实,说清楚这个事实,才能从一个更全面的角度、更广阔的维度,来理解志愿军战士无惧死亡、冲锋陷阵的精神支柱。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跨过鸭绿江》里,展现了众多的军一级的军事干部,几乎全景式地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军一级干部的飒爽英姿。


在镜头里,各个层级的军事干部充满着阳刚之气的气质,也让人感到中国军事影视片在塑造中国军人风范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可圈可点的新模式。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我们的军人不是莫言笔下的那种“地瓜”类军人,不是曾经一度时期磨砺了锋芒的爱哭包(刘兆林小说里的人物),不是朱苏进笔下消磨在和平时代的庸俗时光里的口里念叨着荒唐的文职军官,这一切,曾经抢夺了中国军事影视片里的人物焦点,一概在《跨过鸭绿江》里见不到踪影。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跨过鸭绿江》一旦表现到军级干部的时候,都用跟进的镜头,对他们的每一个出场致敬场面,以亮相式交待,本身这一组组镜头,就以先声夺人的气度,传递着力透屏幕的孔武有力。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可以说,《跨过鸭绿江》里军级干部层级的群像塑造,确实是电视剧里令人看了爽气、增添豪气、令人荡气回肠的一个亮点所在。


而在所有的军长群像中,《跨过鸭绿江》里重点刻画了两个军的军长。


这是不同性质的两个军长。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一个是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一个是五十军军长曾泽生。


电视剧里的军级干部远不止这两个军长,但真正地给予重点刻画的,就是这两个军长,也构成了电视剧里让人泪目的两个段落。


而与之相应的是,电视剧里,两个虚拟的人物,也是隶属于这两个军。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剧中的郑锐隶属于38军,他是侦察兵的一个典型,通过这个角色,把38军突袭武陵桥的经典段落给予了亲历式的呈现。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而另一个虚构的角色陆乘风,则隶属于50军,重点折射了我军狙击手在战争中角逐较量的历史事实。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两个军级层面的领导,对应于两个虚构的战士代表,构成了电视剧纵横交错的故事脉络。


应该说,这样的设置,体现了编剧的独具匠心,以最精减的人物、最典型的视角、最关联的线索,把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些突出的要点,给拎取出来。


这样的构思来自于哪里?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应该说前苏联文学里的“司令部真实”与“战壕真实”的成功典范,为这样的设置提供了前科式的范式。


在《跨过鸭绿江》导演董亚春之前曾经参加导演过的电视剧《八路军》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设置。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八路军》的导演是宋业明与董亚春。这两个人可能是八一厂在当今电视剧界最活跃的两个导演了。另一个八一厂的导演宁海强,个人感觉在资历上要低于宋业明与董亚春这个组合。这个组合,可以视着从“大决战”片场中历练出来的一个带着八一厂风格的影视从业人员团队。


由此观之,《跨过鸭绿江》仍然沿袭了八一厂对军事影片的制作传承,属于烙印着八一厂历史传统的军事题材影片,也基本代表了中国军事影视作品的最高巅峰。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在《八路军》中,重点是八路军军部及各个师一级的军事层级的作战行动,但是电视剧里还虚构了五个青年男女,分别被分派到军部及各个师里,通过他们之间的命运与互动,表现出了个人命运在时代走势下的走向。


《跨过鸭绿江》里对虚构人物的设置,最大程度地概括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重要前沿战事。


而他们隶属于的两个军的首长,也同样在电视剧里担负着重要的性格刻画功能。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38军军长梁兴初,是电视剧中刻画最为重点的一个军长。


在第一次战役中,梁兴初带队的38军没有达到彭总的如期到达目的地的要求,受到彭总的严厉批评。


这也构成了电视剧中罕见的带有火药味的戏剧冲突。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而这一冲突,也是电视剧中唯一表现的彭总怒尅下属的一场戏。


而在其它涉及到抗美援朝的影视剧中,这一段冲突,也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


之所以每剧必提这一冲突,应该还是与历史事实披露中对这一史实较为透明的缘故。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也因为这一段个性交锋,有着一个比较乐观而圆满的结尾而使前面的冲突具有了价值与意义。


实际上,在电视剧中表现的后来的第四、五次战役中,梁兴初遇到的难题,一直在不断重复上演。


这就是决策层在制定了一个非常有效的穿插分割包围战术的时候,遇到了美军的强烈反制。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因为美军是机械化部队,天上有着狂轰滥炸的制空权,这实际上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对等的战争。在这样的实力悬殊的情况下,电视剧表现出了中国军队“太难了”的现实状况。


所以,电视剧正视了中国军队面临的这种“难”,而战争的前敌指挥彭德怀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后来在发生穿插不到位的现象时,电视剧并没有表现彭总大发雷霆,大光其火。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而梁兴初38军的进军不力,很难说就是自己不努力的结果,在穿插过程中面对着面前强敌的重重阻厄,有着自己的客观原因。


电视剧把彭总的怒火表现得相当到位,而彭总的每一句带着火爆的讽刺与怒斥的语言,都在诉说着志愿军面临的现实的困难,但这种困难,着墨于人物,更令人感到震撼的是,不是原谅自己未达到任务目标的理由,包括梁兴初本人,也没有为客观原因寻找自己的下马台阶。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此中环节,正显现了中国军人的血性与担当,已经深入骨髓,也由此解说了中国军人为什么在这一场敌我实力悬殊的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在这一场戏中,彭德怀依次与各个军长握手,唯独对梁兴初视而不见,然后,他开始了他的炮火猛击:“三十八军那个胆小如鼠的军长梁兴初又躲到哪里去了?”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台词里的彭总的语言攻击性,可以说是让人无地自容。“胆小如鼠”作了定性,然后用了一个“又”,说明不止一次,而“躲”更是军人最不愿直视的生存状态。


梁兴初不得不回答了一个“到”。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电视剧里,彭总来了一个反问句:“梁兴初啊,如果我现在把你拉出去毙了,你觉得委屈吗?”


这句话的妙处,是毙了的主动权在“你”的手里,“你”难对“你”自己的未来作出艰难的选择,就像公务员面试中,令人最难的问题就是:“你觉得自己的最大的缺点是哪一点?”。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梁兴初不得不面对这个难题,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回答:“报告彭总,不冤枉,您就算把我这个军长给撸了,让我去前线拿炸药炸敌人坦克都觉得不冤枉。”


梁兴初的话,带有反击的意味,那意思是说,自己被毙了,还是有一点冤的,而冤的原因,就是自己至少还能去炸毁敌人一辆坦克,这要比白白地被毙了还能作出一点废物利用吧。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彭总识破了梁兴初的话中有话,跳出梁兴初埋下的一个坑,另起话头,居高临下地说道:“看到了吧?一句话试出了本性,骄兵狂将,自以为是,我说枪毙就枪毙,怎么的,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谈条件哪?谁允许你抱着炸药包去炸坦克?说说你是怎么指挥的?……你不服吗?”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彭总直接把梁兴初逼上了没有退路的绝境,血性男儿这时候只得走上鱼死网破这唯一的路,所以电视剧里把人物的心理刻画得浃髓沦肌。梁兴初咬着牙齿,在顶牛的路上一竿子走到底:“我不服,让我说句话……”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彭总宽宏地说:“让他说。”领导就应该这样收放自如,有充足的自信,能够相信对方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当彭总要撤销三十八军的番号,梁兴初开始了为自己的辩护:“彭总,入朝第一战,三十八军确实没打好,是我梁兴初指挥失误,不说你骂我,就算你把我毙了,我梁兴初不说半个‘不’字,但是彭总,你不能这么骂三十八军,更不能取消三十八军的番号,因为前线的将士们,他们对得起这个番号,这一点我得给他们正名,飞虎山的石头能为他们正名。”


这一段台词在电视剧里,由演员陈述出来,确实震撼人心,让人泪目。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期间,邓华一句:“冷静”,恰到好处,但也显示出无可奈何。


彭总不为所动,抓住他的主题:“你还有脸跟我在这儿提这块石头……”


最后彭总找了一个台阶:“出息了,不服气,骂你几句,你能死吗?”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但梁兴初却不给彭总这个台阶,说自己无脸表态。还是邓华在边上,做了转圜的工作,说他们肯定听进去了,总算让气头上的双方暂时息事宁人。


可以看出,这一段台词,明显是出于编剧的加工,但却非常准确地表现了彭总掌握批评话语权的不容退让,甚至用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激将法,逼迫对方雄心再起,将功补过。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其实这是什么“过”呢?只是敌手,利用他们的强势与强权,才设置了困厄的屏障,战士们已经倾尽全力,但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得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


但是,因为后来梁兴初率领的38军终于得到了彭总“38军万岁”的超额的嘉奖,前面的对梁兴初的严厉批评便像是一次来龙去脉逻辑关系中的前因,具有了戏剧性的意义,从而在电视剧中作为一个重点突出的章回予以倾情表现。


扮演梁兴初的赵波,把军人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他长的是否像原型角色?


我们怀着好奇,不妨来比较一下。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从结果来看,相似度是很低的。但赵波把梁兴初的那种血气方刚的精气神表现得非常到位,呈现出中国军事领导人在当代影视中的一个迥异于传统影视片里常见风格的崭新气质。


与彭总狠批梁兴初相比,电视剧里对另一个军长的处理,则完全是另一套模式,那就是彭总对50军军长曾泽生动用的是一腔体贴入微的抚慰。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与两个军长的互动,展现了彭总待人接物的两个不同的风格,一是他的毫不留情,另一个是他的柔情暗涌。


50军军长曾泽生来自于投诚部队,所以曾泽生在战事中,总是背着一个包袱,想把所有的困难都自己背,以此来扫却自己身上的投诚部队的阴影。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跨过鸭绿江》对这一中国军事题材作品里很少涉及的微妙情态作了正视,并展现了彭总的那种感人肺腑的柔性情怀。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在第25集中,彭总特意去看望一场恶战之后损失巨大的50军前沿阵地,见到军长曾泽生,问他伤亡数字。曾泽生作了回避性的回答:“我不报伤亡数字,只统计战斗的士兵。”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彭总镜头里,失控地抓住了曾泽生的领子,然后剧中展现了彭总的一段深情的话语:“你不要觉得你是起义改编过来的就低人一等啊。……在这个革命的阵营里,人人都是平等的,要不然我怎么会把全军的安危交到你的手上啊。我没想到在你的心里还有这么一个心结,我彭德怀也是从旧军队走出来的,我这个司令员可是从来没有把你们当后娘养的。”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彭总的字字句句,触及到对方的最忌讳的痛点,把脉的是如此的精准,又开导的如此深情。


电视剧里,两个面对战争艰难的军长,被电视剧从两个层面凸显出来。当然,剧中的其他的军长也塑造得虎虎有生,但真正叫人动了感情的,就是梁兴初与曾泽生两个军长,而这两个军,分别有一个虚构人物在最基层的战壕里“出没风波里”,反映出电视剧的独到构思。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所以说,《跨过鸭绿江》是一个少见的优秀电视剧。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跨过鸭绿江》导演董亚春之前于2016年执导的一部电视剧《绝命后卫师》,笔者也特地找来看了一遍,简直不可与《跨过鸭绿江》同日而语,整个剧人物说话是同义反复,性格平面,腔调令人生厌。实在难以想象,《跨过鸭绿江》竟然能够达到字字珠玑的水平,应该说编剧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一个好的剧本,是《跨过鸭绿江》成功的关键。

梁兴初与曾泽生,《跨过鸭绿江》中形象最生动的两军长,令人泪目

本文由“文学私秘”原创,揭密文化隐衷,袒现创作要津,把握人性意旨,透视灵魂真相,敬请指正。如要转载须征得本人同意,并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跨过鸭绿江》中志愿军司令部将领的扮演者,与原型相似度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鸭绿江   军长   司令部   番号   志愿军   决策层   层级   剧中   生动   冲突   导演   形象   干部   电视剧   两个   人物   影视   曾泽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