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生病亲妈也生病,要先顾着婆婆后看妈”,“您去养老院吧”



“婆婆生病亲妈也生病,要先顾着婆婆后看妈”,“您去养老院吧”

“婆婆生病亲妈也生病,要先顾着婆婆后看妈”,“您去养老院吧”

安妮宝贝曾说:真实的生活就是,认真做好每一天份内的事情,不索取,不纠缠,不妄想。

婆媳关系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开的难题,前有《双面胶》后有《婆婆来了》。都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关于婆媳关系这个话题,还是高手在民间。

那些影视剧期待的大团圆结局,终是无法刺穿、讲透婆媳之间的纠葛。

芳阿姨最近总是心绪不宁,婆婆的事让她不得不让自己处于“严阵以待”的状态。

婆婆偏瘫卧床了,大姑姐和老公都指着芳阿姨,想让她来照顾。理由有二:

一是芳阿姨早年做过护工,虽然后来改开了一个卖母婴用品的店,但这姐弟俩说她有经验;

二是芳阿姨的店已经上了正规,她工作是三个人之间最清闲的。大姑姐舍不得辞了工作,芳阿姨的老公也请不下来假。

“婆婆生病亲妈也生病,要先顾着婆婆后看妈”,“您去养老院吧”

可芳阿姨拒不照顾婆婆,和这姐俩杠上了。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都不奏效,先是老公发难,处处找茬,后是大姑姐找上门来谈判。

大姑姐的意思是,芳阿姨既然做了自家的儿媳,进了这个门,就是一家人。一家人,责任自然要共享。

芳阿姨回应说:“妈也确实怪可怜的,病了自己儿女都不照顾,最后却指着我这个不招人待见的儿媳妇?”


“婆婆生病亲妈也生病,要先顾着婆婆后看妈”,“您去养老院吧”

说来话长。

芳阿姨年轻的时候,原生家庭条件确实不佳,所以她的起点也不高,吃了很多苦。家里帮不上忙,婆家见芳阿姨没有撑腰的人,越加轻慢。

芳阿姨挺喜欢小孩子,想去进修育婴师,婆婆反对说花钱不说,还浪费赚钱的时间,硬生生的没让芳阿姨去;

芳阿姨说要不自己做点小生意,婆婆说那能赚几个钱,没本钱还要担心赔钱,不如去做护工,赚得多好补贴家用……

“婆婆生病亲妈也生病,要先顾着婆婆后看妈”,“您去养老院吧”

芳阿姨生了孩子,娘家妈伺候完月子就回老家去了。婆婆不帮忙带,还嫌弃是个女娃娃,芳阿姨那时年轻没经验,也只好自己熬着。

为了芳阿姨生了女娃娃的事,婆婆没少为难她。

有一次,张阿姨的娘家妈生了病,张阿姨想回老家去照看,但是孩子太小远途奔波不切实际,去了忙忙乱乱的也怕水土不服、没精力照顾。

芳阿姨第一次开口求婆婆,想让婆婆帮忙照顾孩子一两周的时间,结果戏剧化的是,婆婆居然也说自己犯了病,很严重,还对芳阿姨“教育”道:

“做儿媳要有做儿媳的样子,婆婆生病娘家妈也生病,先顾着婆婆后看自己妈,这才是为人处世的道理。”


“婆婆生病亲妈也生病,要先顾着婆婆后看妈”,“您去养老院吧”

正和婆婆闹着、僵持着,这样耽搁了两三天,芳阿姨老家还没回成,就接到了自己娘家妈病故的消息。

原来芳阿姨的哥哥怕妹妹太忧心,路上出危险,只说了母亲重病,让妹妹速回帮忙照顾,没有说母亲状况已经非常不好了。

没见到自己母亲最后一面,这成了芳阿姨心里永远的痛,也成了婆媳之间过不去的坎。这件事之后,婆婆倒是对芳阿姨态度好了一些,但芳阿姨已经开始拒绝与之交流了。

“婆婆生病亲妈也生病,要先顾着婆婆后看妈”,“您去养老院吧”

芳阿姨辞了婆婆给找的高薪护工工作,婚后第一次和老公发生争执,芳阿姨态度强硬,自己要用家里的积蓄作为开店的启动资金,如果丈夫不同意就离婚。

就这样,芳阿姨的母婴店开业了。芳阿姨把对母亲的思念和自己的悲痛化作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母婴店的运作中。

芳阿姨一个人,既要带着孩子又要照顾店里的生意,很多事情都要等孩子夜里睡下了,芳阿姨才能去做,就这样,虽然生意日趋稳定,但自己却落下了一身病。

婆婆见芳阿姨的店效益越来越好,对芳阿姨的态度可谓是180度转弯。可是,无论婆婆怎样,芳阿姨只是在春节去婆婆家一趟,礼品买得很多,但是笑脸是一个没有。


“婆婆生病亲妈也生病,要先顾着婆婆后看妈”,“您去养老院吧”

芳阿姨很诧异,这姐弟俩知道自己的心结,竟然还指望自己来照顾长期卧床的婆婆。

芳阿姨大姑姐说:“弟妹,这都过去多少年了,我们怎么说也是一家人,以后还要相互照应不是?你帮着照顾妈,一是责任,二是帮着你们自己这个小家更和谐,我们都会记着你的好的。”

芳阿姨也不和大姑姐绕弯子,直接了当地说:

“你们姐弟俩要想雇保姆,去养老院都可以。谁付这钱我不参与,也不拦着。但是要想指望我来照顾,就别痴心妄想了。”

“婆婆生病亲妈也生病,要先顾着婆婆后看妈”,“您去养老院吧”

一个家庭中,讲责任更多时候,要靠心甘情愿,要靠自觉,毕竟责任不是法律。

如果婆媳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到位了,以心换心,比单纯地去讲求责任的强求,要来得更容易、更实际一些。

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自我分化能力”。简单来说,自我分化良好的人,能清楚地认识自我,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而在芳阿姨的家里,家庭成员缺乏边界感,理不清家事的轻重缓急、对错错误、摆不清自己的位置,一味地只懂得去要求别人,而却从不好好审视自己。

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是有一定规则的,在情感上也是需要进行交换的。

诚如《菜根谭》中所说:

蛾扑火,火焦蛾,莫谓祸生无本;果种花,花结果,须知福至有因。

-END-

“婆婆生病亲妈也生病,要先顾着婆婆后看妈”,“您去养老院吧”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笔有温度、为情发声,一个热爱文字的不典型写作者,邀请你共同感知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婆婆   大姑   养老院   儿媳   婆媳   娘家   母婴   阿姨   家人   家里   态度   母亲   老公   自我   孩子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