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像不像三胎?!”

-1-


昨天,“三孩生育政策”横空出世,附带一张海报。

据一位具备常年公关经验的网友说,这张海报做得求生欲满满。

海报中特意画了两个女孩,一个男孩,以此表达希望大家多生女孩的意思。

而且,男孩不可以放中间C位,以免显得重男轻女。

那么,放在最右边吗?按照从左向右的阅读次序,又仿佛在暗示大家三胎追男宝,自然万万不可。

几番衡量之后,男孩只能被放在最左边。

“你看我像不像三胎?!”

消息和海报一出,网上段子横飞。

“利好白酒,利好新能源,利好教育。毕竟满月酒就得摆三次,出门还得换辆车。”

“你看我像不像三胎?!”

有人通过这一天的热搜榜,勾画出三胎之后的生活:

月薪三千,老公不上进,三个孩子学习困难,老了被孙子赶出家门……想想都要头大。

“你看我像不像三胎?!”

低情商直接咆哮:“你看我像不像三胎?!”

高情商则写起了对联:

“一家二人共三幼子,得养四老五世六孙,年入仅七八九万,十人同屋;十室九空价八万整,房贷七成六息五借,共需还四三二年,一世难偿。”

“你看我像不像三胎?!”

不过也有发自内心的喜悦,比如曾因生育三胎被罚款700万的张艺谋夫妇。

如今喜笑颜开:“提前完成任务!”

“你看我像不像三胎?!”


-2-


可能有人想不明白:是允许生三胎,又不是强制生三胎,没必要反应这么激烈吧?

然而,就在政策公布的几分钟后,影响已然发生。

一位男领导宣布:“以后不招女同志了。”

“你看我像不像三胎?!”

其实,早在开放二胎之后,女性的职场地位发生过大幅度下滑。

几乎每个招聘的人,在面对女求职者时,都会忍不住考虑:“你会不会一入职就生孩子?会不会生俩?你忙着照顾孩子,还有精力专心工作吗?”

尤其二三十岁未婚未育的女性,明明处在职场黄金期,却经常在求职时被人像防贼一样提防着。

一个女孩为了证明自己没有生育的打算,干脆“啪”地一声拿出一张手术单:“我已经做了绝育。”

老板看后刚要点点头。

面试官却担心,一个失去生育能力的女人,可能性格上会有些偏激,还是拒绝了她。

“你看我像不像三胎?!”

你看,职场歧视背后的逻辑就是这样:

只要你有资格生二胎,或者生三胎,我们就能理直气壮地歧视你,哪怕你发誓自己不会生。

没有谁能幸免于外,除非你是位男士,或者已经生过了三胎。

女性的职场地位下降,只需要几分钟。

根本不需要发生在你生育了三孩之后。


-3-


国家卫健委分析女性不愿生育的原因,其中提到一个数据,让人觉得扎心——

“女职工生育后工资待遇下降的有34.3%,其中降幅超过一半的达42.9%。”

“你看我像不像三胎?!”

换句话说就是: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女性,在生育孩子之后收入下降,而其中将近一半人,薪资降幅比拦腰斩还严重。

女性在职场普遍不受欢迎,结构化歧视无处不在。

比如,有的地方为了招聘更多男老师,便借口“孩子需要更多阳刚之气”,故意进行男女分性别招聘。

结果,笔试过后,74分的女生惨遭淘汰,只考了4分的男生却顺利进入面试。

类似的事情屡屡发生。

甚至一度从招聘,蔓延到高考招生当中。

原本按照成绩和能力排名公平录取的规则,改为男女分性别投档。

结果自然是,女生的分数线比男生高了。

比如,2005年,在北大小语种招生中采用男女分性别录取,男生的分数线为文科590分,理科619分;女生的分数线为文科598分,理科636分。

文理科女生分数线分别比男生高出8分和17分。

许多优秀的女生,不得不给那些分数比她们低的男生让路。

对此,当年北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曙雄解释:“我们这样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出于学生毕业后就业的考虑,接收单位普遍欢迎男生,女生就业相对困难。”

幸好,今年2月,教育部叫停了这种荒唐做法。

《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除军事、国防和公共安全等部分特殊院校(专业)外,高校不得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


-4-


众所周知,日本在保障女性生育方面给出的福利政策非常好:

不仅孩子一出生,就可以领取育儿补贴,一直能领到孩子15岁,而且孩子妈妈可以享受一整年的育儿假。

但与此同时,日本女性在职场遭受的歧视却非常严重。

许多公司不愿招聘日本女性:“她们随时可能回家生孩子。”

大多数日本女人,包括没打算结婚生子的那些,也只能待在家里,或者打零工度日,很难找到正式工作。

所以,如果非要问,在三孩时代,我们最想要的配套设施是什么?

我最想要的是:消除职场歧视。

而不是继续要求女性“平衡家庭和工作”。

更不能像某位代表一样:“建议延长产假至3年。”

“你看我像不像三胎?!”

假如真的把产假延长到3年,意味着一个女职员可能生育3胎,休整整9年的产假。

试问,哪家公司敢招一个可能9年不在岗的职员呢?

一旦产假延长到3年,将来的女孩子找不到工作,难道只能靠生孩子争取老公的欢心,确保有口饭吃,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看似是在为女性考虑,实则更像是一种捧杀。

与其如此,不如把产假分一半给男性,实行男女轮休产假。

让男性也能和妻子一样参与育儿,平衡家庭和工作。

这不仅对女性职场发展有利,对孩子来说更有利,尤其能满足一些人的想法——给孩子更多阳刚之气。

岂不两全其美?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产假   阳刚之气   日本   降幅   分数线   利好   海报   性别   男生   男女   女生   孩子   政策   女性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