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少年的你》终于敢碰青春这种锥心刺骨的现实题材了

看完电影《少年的你》后,我最大感受就是:锥心刺骨的痛!这部电影是我心中年度最佳电影!

看电影的全程,我都忘记哭了几次,以至忘带纸巾的我只能把鼻涕往座位上抹,甚至观看期间,几次想直接离开,实在不再忍心看下去。也许这些对其他人太不可思议,可对我这种真实经历过校园暴力的人而言,却一点都不为过。也许你们看到的是演员表演,但我看到的却是我卑微、刺骨的青春。

尤其是当我看到女主周冬雨惊慌的眼神、看到施暴者戏谑的神色;还有那听起来抒情的钢琴曲,我是从心底感到可怕颤栗,因为那也是我无法抹去的成长梦魇。影片开始十分钟,我终于知道该电影迟迟不能的上映原因了。

电影《少年的你》终于敢碰青春这种锥心刺骨的现实题材了

这样的电影是真敢拍!它是如此血淋淋的将某些人成长中伤痕揭开在我们面前。在以往青春剧中校园似乎总是代表着明亮、阳光与成长,但在这部影片里,却被死寂般的阴暗代替。

开篇无声的画面下,所有人麻木阴冷,显示屏上高考计时在倒数,教室里所有人自顾自埋头苦读,沉闷压抑无声。

虚晃镜头里周冬雨饰演陈念一张张特写,惊慌的神态、迷茫的神情,然后在这种不发一声的环境下她的同学胡小蝶跳楼自杀。所有人都在围观攀谈,所有人都在吵闹嬉戏。没有人会将其当成校园暴力事件对待。

就如陈念椅子上被人倒上墨水,老师看到只是说是个恶作剧,是的!所有人都觉得孩子天真善良,他们之间只会开点不合时宜的玩笑,

但殊不知这种玩笑开久了会要人命的。

陈念女同学自杀了,自杀前跟陈念说,为什么你们没有人帮我,她直勾勾的对着镜头,那种拷问问的何止是陈念、更是所有对校园暴力袖手旁观的人。陈念所经历的跟胡小蝶也没区别,她被人戏弄、被人扯着头发殴打。然后懦弱的不敢反抗,每天战战兢兢等高考结束

电影《少年的你》终于敢碰青春这种锥心刺骨的现实题材了


这就是当年我最真实的感受...就是耗下去。从周一耗到周末、从周末耗到假期、然后从假期耗到中考毕业,我总以为再坚持下,总能耗过去、总能守的云开见月明。

可事实上当我真耗过去了,往事也成了我一生梦魇。

到现在,我还是会经常的被噩梦惊醒、我还是会经常幻想如果有天走在大街上遇到那些曾经欺凌我的人会怎么样。

我不敢往下接着想,因为我觉得我会犯罪。听起来有些可怕危言耸听,但这就是校园暴力留下的一生阴影,这就如陈念一样,即使最后施暴者想跟她握手言和,但她每一句听来都像是威胁压迫。有时候我也想理解施暴者的真实感受。对他们而言欺凌能带给他们什么?是身体上的享受还是心理的快感,又或者都不是,只是因为她们太无聊了,所以将欺凌当做恶作剧一样对待。

也许他们以为这并没什么。也许他们以为这只是游戏。他们没有想过,他们的游戏是可以将别人推向抑郁、推向死亡,甚至成为他们一辈子都无法跨越的障碍。其实一定程度上我蛮羡慕陈念的,因为就算她被欺负、被羞辱至少还有个小北保护她与她相拥取暖,她真的很幸运,因为在她人生满是阴霾的地方,她抓到了一束光,并且可以为了这束光勇敢的活下去。

可现实中绝大多数校园暴力受害者,却只能独自承受承受着一切,他们以为等长大了就过去了了,殊不知这种伤害一辈子都过不去。所以看到影片最后我是真的很特么解气。

当同学们刻意疏远你、当老师们将此当做恶作剧、当警察们也难以感同深受,其实你能靠的只有自己,如果说这种恶无人能给予严惩,那以暴制暴也未必不是最好的结局,至少是能够让我看到希望的结局。

电影《少年的你》终于敢碰青春这种锥心刺骨的现实题材了

如今长大了有人总会问我,你怀念你的青春吗?

对此我只想说不怀念,因为也许别人青春很美好,但我的青春对我太沉重,那是我无法抹去的梦魇、充满了丑陋罪恶肮脏,我宁愿我的青春在我生命里从未存在过。

以上就是我对这部电影的最真实感受。我发自肺腑的喜欢它,不只因为它是校园暴力题材,更因为它为我们真实呈现了校园暴力产生环境、内在根源,以及周围人对它的态度,当然还有向死而生的那一份报复!而这也正是最打动我、最能感同身受的地方。当然这种感同身受我也不渴望其他人能懂——毕竟这代价太沉重,越少人懂才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青春   电影   感同身受   梦魇   惊慌   恶作剧   题材   假期   沉重   玩笑   所有人   可怕   结局   镜头   现实   影片   少年   真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