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宫词》:赵祯在皇陵得遗诏,母子俩和好如初,共同对抗佞臣

大宋宫词皇帝赵祯因不满立郭清悟为后一事出走,意外得知自己的身世,因此与刘娥的关系变得很僵。朝中大臣认为刘娥与赵祯已心生嫌隙,便借此发难太后刘娥,让她撤帘还政。刚好在这个节骨眼上,苏义简为了掩盖当年“狸猫换太子”的真相和保护刘娥,杀了李载丰和董太医,被丁谓抓住找到证据,一心要治苏义简死罪,苏义简自知活不成,却还是希望刘娥与赵祯母子可以化解心结,解除矛盾。刘娥最终没能保下苏义简,但刘娥明白苏义简的心意,决定将当年“狸猫换太子”的真相告诉赵祯。

《大宋宫词》:赵祯在皇陵得遗诏,母子俩和好如初,共同对抗佞臣

苏义简被判死后,刘娥连夜去皇帝赵祯的寝宫将当年“狸猫换太子”一事的真相一一道来,语重心长地解释了事情的缘由和苦衷。她和李婉儿情同姐妹。当年,先帝在世时,子嗣单薄,她和李婉儿同时有孕,先皇十分开心,封她为皇后,李婉儿被册立为宸妃。然而,自己腹中的孩儿被奸人所害,还没有到生产期就滑了胎。当时朝中大臣对皇位虎视眈眈,认为先皇没有帝王之相,才导致子嗣单薄的。如今,只剩下李婉儿腹中的孩子,先帝则认为李婉儿无法承担起教养的太子的责任,于是便计划将李宸妃的孩子交给她抚养。

《大宋宫词》:赵祯在皇陵得遗诏,母子俩和好如初,共同对抗佞臣


为了稳住局面,先皇吩咐奶娘去民间找一个和他们俩人月份差不多的孕妇,孩子生了以后偷偷把孩子抱进宫换给宸妃,再将宸妃的孩子偷偷的抱给刘娥,但万万没有想到在宸妃生产之日,民间的孕妇赖月了,没有生下孩子。恰巧,宸妃生产之时宫中着了火,当时情况十分凶险,宸妃恐怕凶多吉少,在混乱中奶娘只能先救下皇子等等。

《大宋宫词》:赵祯在皇陵得遗诏,母子俩和好如初,共同对抗佞臣


刘娥将当年之事和盘托出,赵祯听了以后,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李婉儿,自知自己错怪刘娥了,但心中还是有疑问。这与他在民间所听到的另一个版本的内容不一样,便决定去皇陵看看自己的生母。在刘娥的带领下,他们母子俩人来到了皇陵。看守皇陵的人告诉赵祯,当年下葬时,宸妃的尸身是泡在水银中的,不知管不管用。看守皇陵的人打开灵柩的那一刻,皇帝赵祯看到了生母李婉儿的遗容,保存完好,而且还是以皇后之礼下葬的,这让皇帝赵祯十分欣慰。这一刻他终于知道刘娥没有欺骗自己,自己更不该听信谗言误解刘娥。

《大宋宫词》:赵祯在皇陵得遗诏,母子俩和好如初,共同对抗佞臣


赵祯看完生母李婉儿的遗容后,准备离开之际,发现灵柩中的一件物品,是先皇送给李婉儿的香囊。皇帝赵祯好奇里面到底放的是什么,便打开看了看里面的物品。也就是因为他的好奇,找到了先皇留下的遗诏。遗诏内容是告诉“赵祯将来即位后尊刘娥为皇太后垂帘听政,同时还要听刘娥的话,以及自己的身世。宸妃李婉儿尊皇太妃与刘娥同等殊荣,成年后刘娥归还朝政。如有人对李婉儿不利,可拿出此诏保护李婉儿。若刘娥对皇位心存异心不归还朝政,皆可用此诏号令群臣拥立称帝。”

《大宋宫词》:赵祯在皇陵得遗诏,母子俩和好如初,共同对抗佞臣


通过刘娥亲口诉说当年之事与现在偶然所得到的先皇留下的遗诏,以及婉儿留下的遗言,“告诉皇帝他此生无怨无悔,刘娥是她尊敬的姐姐,此生能够帮助到刘娥和先皇是他最大的幸事”。原来李婉儿没有怪罪刘娥,反倒十分感谢刘娥对自己孩子的照顾与栽培,将自己的孩子培养得这么好,并且终于坐上了皇帝之位。现在,赵祯的心结彻底揭开,跪在刘娥的面前向刘娥认错,同时接受娶郭清悟,并立为皇后。刘娥也承诺在赵祯大婚后,就还政于皇帝,不再过问朝堂之事。

《大宋宫词》:赵祯在皇陵得遗诏,母子俩和好如初,共同对抗佞臣


此时的赵祯终于明白刘娥执政这些年的不容易,以及作为皇帝的无奈,被大臣们胁迫的感受。朝中的大臣们各有心思,居心叵测,为名逐利,为捍卫自家利益不择手段,丁谓等奸诈阴险之人试图挑拨自己与刘娥,试图架空皇权等现象,现在他都明白了,也终于明白了刘娥才是真正的对自己好的人。刘娥与赵祯母子之间的矛盾解开,俩人联手找到了丁谓多年胡作非为,中饱私囊,搜刮民脂民膏,鱼肉百姓等罪状,并以此将丁谓贬为崖州参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遗诏   皇陵   先帝   佞臣   奶娘   先皇   遗容   子嗣   灵柩   和好如初   生母   大臣   太子   皇后   皇帝   当年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