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夜间经济丰富百姓生活,增添城市活力

 夜间经济主要指当天18时到次日清晨6时发生的各种经营消费活动,集合了休闲、旅游、文化、餐饮、购物等多种服务消费,是城市活力的风向标,也是城市消费的“新蓝海”。相关部门持续出台政策措施,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提振夜间经济。各地也纷纷推出相关举措,从“不打烊”书店到“博物馆奇妙夜”,从夜间公园到夜间展览,从24小时便利店到“深夜食堂”,推动夜间经济持续升温。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夜间经济,丰富了百姓生活,增添了城市活力。

让夜间经济丰富百姓生活,增添城市活力

  我国夜间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距离高质量发展尚有差距。从供给端来看,有些地方盲目跟风,存在同质化、低水平建设的情况;有些地方不具备发展夜间经济所需客观条件和能力,也推出相关项目,但配套的监管和服务却没有跟上。从需求端来看,一方面,不同消费群体对夜间经济产品和服务有不同的消费偏好,“千人千面”的差异化需求并未得到有效满足;另一方面,一些制约夜间消费潜力的隐忧依然存在,比如往返交通是否方便、深夜出行回家是否安全、商圈的停车位是否充足等。要想更好满足百姓个性化、多层次、品质化的夜间消费需求,就必须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

让夜间经济丰富百姓生活,增添城市活力

  做好设计规划,完善配套设施,因地制宜发展夜间经济。发展夜间经济要选择那些具有较好商业基础的消费集聚区,统筹考虑经营模式、商户类别和经营环境等因素,科学布局,切实形成集聚效应,做到业态互补。发展夜间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协调公安、交通、消防、城管等部门完善夜间交通、安全、环境等配套措施,以良好的保障服务提高居民夜间消费的便利度、活跃度和安全性。
让夜间经济丰富百姓生活,增添城市活力

  夜间经济不仅仅是消费时间上的变化,而是日间消费方式的延续和提升,进行夜间消费的人群往往对消费品质的要求会更高。高质量的夜间经济应走出以“食、游、购”为主的阶段,阔步向“娱、体、展、演”等消费大市场迈进。所以要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将文化、旅游、休闲等紧密结合,全面提升文旅公共服务效能。加快产品创新,拓展消费场景,繁荣夜间文化演出市场,激发更多消费热点,推动夜间经济向富有人文内涵、彰显城市底蕴的方向发展。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取消过多经营限制,减免摊位租金,实施有力度的税费减免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经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夜间经济这个行业中来。(尹娟)


了解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夜间   活力   城市   经济   商圈   百姓生活   力度   深夜   品质   阶段   需求   政策   环境   交通   更多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