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这几天,能连续住在热搜的人物并不多。


如果有,虞书欣肯定算一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虞书欣老赖之女”

“虞书欣道歉”

“THE9否认虞书欣未按要求隔离”


甚至因为和她有关,一本叫做《乌合之众》的社会科学经典著作也被挂上了热搜。


但这些事情背后,又不只是和她有关。


01.

是吐槽,还是抹黑?


产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一热搜的原因是这样。


一个大学生在刷微博,但是微博不厌其烦地推送虞书欣的博文。


她就吐槽了一番:“互联网真的没有记忆,我的首页又开始出现老赖之女虞书欣了,决定取关一个关注很久的博主。”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明眼人一看便知,她所深恶痛疾的对象主要是互联网的推送机制。


但是虞书欣的粉丝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这是在黑虞书欣,是在造谣,就针对她开始群策群力的网暴行为。


一边是人肉搜索,他们拿出了平时学习上都不太可能有的执着劲头,挖掘海量信息,发现了她所在的姓名和学校等信息。


一边是攻击威胁,他们扬言要在QQ表白墙上挂出博主,要她把鞭笞得体无完肤。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网络大字报行为被不断发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被不断“@”,学校教导处不断接到气势汹汹的电话,要求严肃处理这名说虞书欣是老赖之女的同学,甚至直接开除她。


说是气势汹汹,又觉得蛮好笑的,比如相关粉丝扬言:


“要看到你微博置顶道歉,为期一年。否则你们学校教务处会收到我的电话。(会给学生留余地,你自己考虑清楚)”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这样的话语,多么类似当年令人捧腹大笑的“叶良辰梗”——


“但你需要知道,良辰从不说空话,我有一百种办法可以对付你。”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这些饭圈粉丝还把人肉搜索和攻击威胁结合起来使用,他们找到了该同学实习的律师事务所,一如既往“愤愤不平”地打电话过去,要求对方开除这名同学。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这些粉丝把“大肆造谣”“污蔑”“知法犯法”等罪名按在这名同学身上,但往往是复制粘贴进行着,似乎只想用最机械性的话语就能让这名同学自惭形秽。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这些粉丝佯装自己就是法律人,反倒指责那名同学:“学法做啥,丢我们法律人的脸。”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这便是热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由来。


看得出并不是学校主动想出名,是被逼无奈。


在巨大的压力下,吐槽后惨遭网暴的博主已经改名和删文,后来干脆直接删号退博。


于是那些极端的粉丝以为一场超越互联网底线的胜利正在向他们招手。


02.

回击


那些极端的饭圈粉丝能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下手,能以为网暴的胜利唾手可得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觉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很野鸡。


听着名字就像是野鸡大学,还说她是“喷子学校”。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说这样的学校早晚有一天会被搞垮。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在“豆瓣婧组|橘组”这个热门小组里甚至扬言:


“虽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不是啥太好的学校,但是好歹也是个正规大学啊”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言语之间,觉得这所学校在社会上无足轻重,没有能力招架他们的饭圈网暴攻势。


但其实他们对力量一无所知。


说是“野鸡大学”,那也就是自嘲而已。其实,她不仅很正经,还很高大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是亚洲最大法学院,五院四系之一,五财一贸之一。


“五院”指的是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四系”指的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法学院。


一看便知,“五院四系”在很长时间内代表中国法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堪称法学类院校中的泰山北斗。


由于具有强大的法律力量和社会影响力,使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并不怵那些极端的虞书欣粉丝。


在热搜产生的第一天晚上,官博就发了博文:


“群体盲从意识会淹没个体的理性,个体一旦将自己归入该群体,其原本独立的理性就会被群体的无知疯狂所淹没。”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这是引用自社会科学经典著作《乌合之众》的句子。


说的那么含蓄,大致意思是那些饭圈粉丝很没脑子。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骂人不带脏话,这是好学校必有的素质。


这样正经而有力的回击并不止于此,许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生校友,以及其他五院四系的小伙伴们都来帮忙。


有人科普为什么说“虞书欣是老赖之女毫无问题”。


她母亲作为大股东的一家公司,拖欠200多万的货款不还,法院判了限制她高消费。


要知道,被“限制高消费”对象,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老赖”,所以毫无问题。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即使虞书欣说是涉及内外勾结诈骗行为,虞母被牵连其中,属于间接受害人。


但有人骗了你,你去拖欠另外其他人的钱不还,不妨碍你是“老赖”啊。


可虞书欣的粉丝只愿看到其中有利于自己的“受害人”一面,不愿意去承认自己作为“施害者”的一面。


为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报学通社,就此事专门写了一篇普法文章,实际上是怒怼粉丝,声援自己的学生。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有人科普如何惩治造谣,如何应对网暴,给更多支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人打气,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热搜。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还有更多人采取点对点的回击,直接、高效、深刻。


比如去表白墙给学生撑腰,有人直接把虞书欣妈妈的限制消费令给放上去了,慢慢地占领了表白墙的主流。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比如把极端言论稍微改写就反弹过去的:


“虽然虞书欣不是啥好的明星,但好歹也是个正经明星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怎么想的?”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还有人嬉笑调侃回击,比如嫌极端虞书欣粉丝考不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凡此种种,有心人们全方位地用自己的方法回击粉丝网暴。


好心的辅导员还在事后去安慰了最初吐槽又被网暴的那位同学。


而留给那些试图三番四次网暴的饭圈粉丝们的只有两个字——


溃败。


03.

溃败后的狡猾


一来一往,虞书欣的粉丝发现饭圈里“正儿八经”的举报手法并没有成功,反倒碰了一鼻子灰。


山呼海啸的声音指责他们“太败好感”,“动不动就举报的操作不可”。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我不知道这样的趋势在粉丝们心中留下什么样的重量。


但我知道虞书欣肯定能感受到泰山压顶的感觉,在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之前,她选择了道歉。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但很难不让人想到早年间她号的那句话:


“以后如果有网络暴力,可以多一点人帮我吵架。”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也许没有这样的现实,但我知道肯定可以多一点人帮她承担责任:


“我们的错,你不要自责”。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粉丝后援团甚至抢先虞书欣本人两分钟向公众道歉。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开篇的那句“抱歉占用公共资源”,是何其的熟悉;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中间的那句“更严格的标准”,言外之意是过去的标准已经很严格,未来将更严格,很谦虚的自夸了;


结合虞书欣的道歉,就会发现,责任从艺人转移到了粉丝团,再从粉丝团转移到个别不理智的粉丝。


个别行为不当的粉丝也道歉了,言语犀利,风格强硬。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李同学作为一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的同时……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一句话就是重新要再来一遍网暴事件的语气。


甚至看了那么多法律科普的情况下,还是相信“立案重新调查”就等于虞书欣母亲不是“老赖”。


甚至把使用言语激烈的一方归于李同学。


甚至用“我承认我有错,但她也非完全正确”来混淆视听。


在这几招的强行辩驳下,搬出了最颠覆性的观点——“虞书欣粉丝从未人肉她”。


于是,这样网暴事件的责任不在于虞书欣,不在于虞书欣粉丝,甚至不在于这个“我”。


那责任在于谁,显而易见:“素人会不会认错,会不会反省,那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对我来说,这些还不是最刺眼的。


最刺眼的是“以上”二字,没有比这两字更喧宾夺主的腔调了,没有比这两字再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态度了。


以上就是我的想法,你们爱看不看,如此的态度而已。


这是道歉的书信吗,怎么看起来都像是追讨他人罪过的檄文。


一路过下来,网暴事件的责任被层层转移,最后在当事人那里被视而不见。


04.

是转移视线,还是弄巧成拙?


转移和抹消责任同时,饭圈粉丝的另一手法就是制造其他热搜来转移视线。


本想借助《青春有你第三季》的录制,来给负面新闻困境中的虞书欣增加点好感。


可没想到弄巧成拙,有人指出虞书欣在录制完《青春有你第三季》后似乎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


这个可不是虚拟的网络世界可大可小的问题,这影响全国防疫工作一盘棋的效果。


要知道,她离开的河北廊坊所有居民已被政策要求居家隔离7天,而她来到的上海可是中国第二大城市,拥有2400多万的人口;


要知道,不守防疫规则而乱跑乱走,造成更多人被无辜隔离的案例是多么令人深恶痛疾。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疫情的问题,如今早已成为社会的底线问题。


如果因为她是明星人物,依然这么干,那将更严重。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网友是这么指出的:


1月12日,石家庄、邢台、廊坊实行全域封闭,避免疫情扩散。


1月12日的晚上,虞书欣才飞回了上海,因为第二天有上午拍摄。


但其实虞书欣途径的廊坊的大厂地区要求,做完核酸检测后,还要在当地进行7天的居家隔离观察。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只要是12日那天在河北的大厂地区,虞书欣做了核酸检测后,按规定还得居家隔离,所以按规定是不可能去上海的。


但粉丝澄清,先去了北京,再从北京飞到上海。


可又产生一个问题,一般人在河北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在“非必须不进北京”的情况下进不了北京,她是怎么进去的呢?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后来大厂回族自治县疫情防控办公室工作人员说,1月12日下午拿核酸检验阴性证明是可以离开的,“1从13零时之后开始封闭,不准进不准出。”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当初大厂的官方声明上,明明写着“自2021年1月12日上午开始,进行第一次全员免费核酸检测”。


到底需不需要居家隔离7天,到底什么时候可以离开?


而且,官方发布12日中午12点就封城了;


虞书欣所属团队THE9晒出的行程码中,时间显示为“1月12日15时”,似乎是在12点后离开廊坊的。


到底是不是在封城后才离开的?


这样一来一回的问题,搞得很多网友云里雾里,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虞书欣所属的THE9团队的申明里称,他们遵守了规则。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我们的确是无从得知虞书欣团队离开廊坊的具体行程。


也许只会成为一次罗生门。


没有真相,只有不断来去的回击。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这也是饭圈的经典现象:


当转移视线的手法弄巧成拙时,饭圈的一言一行只会反噬了自己,


以及那个负面形象越来越深重的艺人本身。


05.

是虚假的成就感,还是真实的成长性?


最后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饭圈粉丝为什么乐于去举报,去网暴呢?


一个自然是粉丝为了获得了某种自认为高尚的成就感。


因为他们自认为这样匡扶了正义,这样获得了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权力,也许能得到艺人的另眼相看。


为艺人做出最出格的事,就越能获得来自艺人认可。


有一种去通过“丰功伟绩”来取悦艺人的心态在,而这无非是一厢情愿的“畸恋”。


一个自然是公司默认和允许通过饭圈极端活动保持饭圈凝聚力。


艺人的公司输出观念,设立门槛,潜移默化地树立粉丝为哥哥(姐姐)骂人才是真粉等目标。


最后,这一个自愿的拉力,一个引导的推力促成了这一个“利益共同体”,甚至说“沆瀣一气”都不为过。


以致于越来越多的人把饭圈当做洪水猛兽。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在知乎这样的平台上,关于饭圈的问题往往都是负面的:


目前饭圈的名声很臭,可是其他圈子真的就没有饭圈的各种操作吗?

为什么会有人不追星,是因为觉得饭圈脏吗?

你为什么受不了饭圈那一套?

当下饭圈真的是瘟疫吗,辱骂饭圈是否成为一种趋势?怎样做一个理智的粉丝?


但其实确实是自己搞臭了自己。


肖战粉丝不满CP粉的同人创作,在举报CP粉的同时举报了同人同台专AO3,从而引起了很多用户和网友的反击,联合在一起抵制肖战粉丝,被称为227大团结。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PG One粉丝误以为紫光阁是饭店,于是去买“紫光阁地沟油”的热搜,妄图抹黑紫光阁。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新书刚上架,就被某男星的粉丝“灌水”无营养评论,原来是因为这位男星有几部作品将于明年上映,粉丝们现在早早“养号”,到时候给该男星作品刷分。


还有这次的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大字报行为。


饭圈愈演愈烈,为此各方都强烈建议整顿。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毕竟,每个人都曾年少轻狂时追过星,自然希望它能好。


它也似乎有变好的趋势。


06.

万物皆可“饭圈化”?


那么如此一来,未来的追星风尚是不是会好很多?


答案可能比较复杂。


因为饭圈也在内卷。


因为饭圈的生存和成长压力,不亚于996的打工人,他们也在不断地进化着。


他们在虚荣的个人成就感和艺人公司的“企业文化”下,也在进行疯狂地自我剥削地路径: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就像在享受“福报”的文化熏陶下,打工人有着各种的KPI的无情鞭笞;


饭圈也有着不断累加的追星边际效应:


“你买一张专辑也配叫粉丝?”

“你连一顿饭钱都拿不出来吗?”

“今天A榜单B榜单C榜单打投了吗?没打投还在这刷微博?”


今天的花样是今天的花样,明天则需要层层加码,你会发现,原来追星也是可以内卷的。


于是,饭圈的极端行为在未来估计只会多,不会少。


一些白热化竞争的粉丝行为估计只是开始,未来不会不严重。


如今,历史圈也出现了“饭圈化”。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如今,罗翔也担心起来自己爆红后会不会被“饭圈化”。


既然一切皆可996,为什么不能一切皆可“饭圈化”呢?


呜呼高哉。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但反过来说,魔在高,道也在高。


饭圈的极端行为,是一场场不懂法的人的狂欢,又被法律所规训和被社会所教育。


比如,在网络环境专项整治不断进行下,多个互联网平台因“存在大量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应援打榜、大额消费、煽动挑拨青少年粉丝群体互撕谩骂的不良信息和行为”等情况,被主管部门点名批评。


比如,大家观念里越发抵触这样的畸形文化。


这充分说明了,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是理性的,是能很好警惕饭圈病态文化肆意蔓延的。


我们走的路可能要很远,但至少我们越来越走对了。


我最喜欢《乌合之众》里的一句话是:“群体中的个人是沙中之沙,风可以随意搅动他们。”


既有感于追星,亦有感于生活方方面面,意思是:


做理智的人,不仅意味着思考,还意味着善良。


做善良的人,不仅意味着不去作恶,还意味着抵制罪恶。


-END-

​饭圈粉丝们为什么爱举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深恶痛疾   廊坊   乌合之众   核酸   弄巧成拙   野鸡   疫情   上海   北京   艺人   群体   粉丝   同学   学校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