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鹿鼎记》:读懂了那个年代,才能明白“鹿鼎”为何而“记”

作为金庸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是金庸的“收摊之作”。

在这部小说里,无论在书里还是书外,金庸都把“圆滑”二字发挥到了极致。

因为在不同的人眼里,可以说《鹿鼎记》是完全不同的两部小说。

在一部分人眼里,它是一部“升级打怪”,财色兼收的爽文。

深读《鹿鼎记》:读懂了那个年代,才能明白“鹿鼎”为何而“记”

然而在能够读懂的人眼里,它却是一部非常现实的人性剖析小说。

深读《鹿鼎记》:读懂了那个年代,才能明白“鹿鼎”为何而“记”

金庸在《鹿鼎记》这部小说上,真正的达到了能够让读者们雅俗共赏,各取所需的地步。

他把以“人为鼎钁,我为麋鹿”为引子的《鹿鼎记》故事的年代背景,设置在天下将定未定的清代康熙早年,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高明的选择。

不懂那段时间历史背景的人和懂那段历史的人同样读一部《鹿鼎记》,却注定像在读截然不同的两部书。

只有充分了解了康熙初年时的历史背景,才能深入了解金庸以“鹿”和“鼎”为书名的深刻用意,才能读懂书中韦小宝与之周旋的各大势力代表了什么。

为什么《鹿鼎记》的时间背景一定要在康熙初年?那段时间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深读《鹿鼎记》:读懂了那个年代,才能明白“鹿鼎”为何而“记”

谁家鼎镬谁家鹿

康熙初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

因为那个年代,前明政府虽然已经被清军消灭,但喊着“反清复明,驱逐鞑虏”的地下反抗组织却依然十分活跃。

清廷已经攻占了中原的花花江山,但他们虽然已经定了“鼎”,但大部分的人却依然认为这“鹿”却不是他爱新觉罗家的。

司马迁《史记》云: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当时的大明朝的“鹿”本是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抢走了。

但李自成出息有限,进了北京城以后自觉已经成功,就放任手下劫掠北京城内的豪门富户。

在北京城的这次混乱之中,李自成了部下不但揍了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的老爹吴襄,还抢了吴三桂的小老婆陈圆圆。

结果吴三桂一怒之下引满清八旗兵进入山海关,踢翻了李自成在匆忙中架起来的大顺“鼎镬”。

可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打的旗号,原本是为被李自成逼死的大明崇祯皇帝报仇。

但清兵入关入关以后“一不做二不休”,灭了李自成之后顺手把朱家的南明小朝廷也给赶尽杀绝了。

爱新觉罗家的这种行为无疑挺恶劣;就像一户地主家的长工们因为待遇低,想抢地主家的财产。而护院因为跟长工头儿有私仇,就把另一伙外地长工放了进来打家里的长工。

结果外地长工和护院打跑了家里的长工以后,双方一合计;干脆把老地主的儿孙们给杀光,合谋分了地主家的产业算了!

满清八旗兵就这么抢了原本属于老朱家的产业,几乎杀光了老朱家的儿孙。

爱新觉罗家事儿办的这么不地道,再加上当时中原“尊王攘夷”的思想十分盛行,老百姓因此对身为“鞑虏”的满清内心颇为反感。

论理,爱新觉罗家似乎最没有资格得到这又大又肥的“鹿”。

但现实却十分打脸;爱新觉罗家不但成功定鼎中原,而且脚跟还站的越来越稳了。

百姓们虽然不服爱新觉罗家,却也无可奈何!

为什么呢?

百姓们觉得有资格得到这头大肥“鹿”的人,太不争气了!


深读《鹿鼎记》:读懂了那个年代,才能明白“鹿鼎”为何而“记”

汉人的悲剧

有不少人认为《鹿鼎记》美化了康熙,称金庸称之为“查包衣”。

其实这只能说明他们没读过《鹿鼎记》,或者读了也没看懂。

金庸的作品中,“皇汉”思想一直很重,《鹿鼎记》其实也不例外。

韦小宝进入清庭皇宫以后,把皇宫比做大妓院,称皇太后为“老婊子”。

这种“大不敬”的言语,开天辟地以来也只有韦小宝这种小无赖才骂的出来了。

自古以来中原以汉人最多,但也最热衷于搞“内讧”,上阵杀敌,保家卫国未必人人敢去,但以“锄奸”为名迫害自己人时却往往人人奋勇当先!

有作家将外族入侵中原称之为中国文化“输血”。

其实这种说法多少有那么点不要face的意思。

因为凡是外族入侵中原的时候,无一不是汉人自己搞“内讧”最激烈的时候!

《鹿鼎记》中的时代背景就是最好的例子。

书中八旗兵已经占了中原的花花江山,但即使是同样“反清复明”的江湖势力,还在互相倾轧算计。

比如天地会和沐王府,为了拥戴前明唐王还是桂王的后裔为帝,居然在一言不合之下就互殴出人命!

“鹿”还在人家手里,他们就开始为谁来架锅立鼎拼命了,真是可笑又可悲!

而实力最强的天地会则更加混乱。

割据台湾的前明延平郡王郑经的儿子们争位,竟然祸及了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

以至于在江湖上声望高至“为人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清庭将其视为心腹大患,却又对他无可奈何的陈总舵主,最后死于他一辈子忠心耿耿的郑家人之手!

这就是汉人历史中一再重演的悲剧:凡是敌人杀不死的,我们自己从背后杀……

《鹿鼎记》中的汉人反抗势力,就是在这种混乱的互相倾轧算计中没落。

汉人中从来不缺舍生忘死的义士,但结果却往往连死得其所都做不到。

书中清庭两代皇帝都深感畏惧;如果天下汉人哪天齐心协力了起来,以区区几十万满洲兵根本无法抵御,大战一起只怕八旗子弟匹马不得出关。

贯穿全书的八部《四十二章经》不仅仅是个宝藏,更是满洲人内心深处对数量多于自己百倍的汉人们的恐惧。

但汉人们毕竟还是失败了。

从陈近南式忧国忧民的儒侠,到归辛树式悍勇无敌的布衣之侠,都在浩浩荡荡的世道人心面前一败涂地。


深读《鹿鼎记》:读懂了那个年代,才能明白“鹿鼎”为何而“记”

结语

看似笑料百出的《鹿鼎记》,其实是一部货真价实的悲剧。

书中上至皇帝,下至江湖草莽,面对历史的滚滚车轮时,都是同样的有心无力。

康熙皇帝自问勤政爱民不输于前明皇帝,但百姓们却依旧沉迷于“反清复明”。

而大搞“反清复明”的江湖好汉们,面对大清江山日子稳固的形势,同样也是只能徒呼奈何,无能为力。

《鹿鼎记》中韦小宝和康熙这两个人,几乎都与“侠”无关。

真正的忧国忧民的大侠,是韦小宝的师父陈近南。

金庸通过陈近南的黯然收场,亲自否定了他曾经标榜为“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

因为狭隘自私的世俗人性面前,当权者们不可能容得下不跟自己同流合污的英雄去顶天立地。

江湖之路的尽头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在权势面前堕落,与当权者同流合污。要么在高傲中受尽排挤死去。

而韦小宝和康熙皇帝这两个人,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两位一体”。

这两个人物其实在狡诈阴险方面,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韦小宝因为身份问题做事比较直接,也勇于“背锅”。

康熙则因皇帝的身份,反而比韦小宝要虚伪的多,不少事情他即使做了也不肯认,要让韦小宝替他“背锅”。

因此大家觉得韦小宝无耻下流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皇帝本质上其实也是跟他一样的。

皇宫是个“大妓院”,皇太后是个“老婊子”。

金庸在将“侠义”拉下神坛的同时,也揭开了“皇权”神秘面纱。

高高在上的帝王,在某种程度上和最卑下的妓院里的“混血儿”并无不同。

他们都是甘于“同流合污”,却又不肯堕落到底的人。

韦小宝虽然左右逢源,却始终不肯杀自己的兄弟。

康熙明知道韦小宝对他并不是一心一意,但却也始终不肯杀他。

他们都不是好人,却苦苦坚持着不肯坏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爱新觉罗   山海关   满洲   北京城   天地会   中原   江山   同流合污   初年   长工   汉人   地主   康熙   皇帝   年代   江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