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卡通化”为新《鹿鼎记》辩解合适吗?这个“锅”动画片可不背

#文史观天下#

最近几天看新《鹿鼎记》。

很多小伙伴问我:那么烂的片你是怎么看下去的?

用“卡通化”为新《鹿鼎记》辩解合适吗?这个“锅”动画片可不背

我在这里解释一下:

首先,我本来就是以写武侠评论为主的,不管片子的质量好坏,看下去也是我写东西必要做的功课。

毕竟,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不做深入了解就乱点评的事儿,我现在还不习惯去干。

其次就是我其实也是真的好奇:一部电视剧拍下来花那么多钱,编导演员也都是当今社会的俊秀之士,难道他们就创造不出来点亮眼的东西?

不过,我是万万没想到啊!

电视剧里没找到什么亮眼的东西,倒是主创们“卡通化处理”的辩解,差点闪瞎了我毫无防备的双眼。

“卡通”者,原是讽刺漫画的外文音译。

在当下的中国,“卡通”一般指动画片。

新《鹿鼎记》和动画片这两者,本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因为《鹿鼎记》是一部武侠小说。

以厨房来打比方的话,小说就像一块猪肉。

你可以用来做红烧肉,也可以做成回锅肉,还可以做成猪肉白菜炖粉条。

假如电视剧是红烧肉的话,那动画片就是猪肉白菜炖粉条。

现在红烧肉被厨师们给烧糊了,理由居然是他们想按猪肉白菜炖粉条的方式来做红烧肉……

用“卡通化”为新《鹿鼎记》辩解合适吗?这个“锅”动画片可不背

猪肉白菜炖粉条若是有灵,肯定想问它招谁惹谁了?它站着不动就被人攻进来了。

我也真心觉得很好奇。

如果新《鹿鼎记》的主创方想拍动画片,那直接把《鹿鼎记》改编成动画片不就好了?又动画又电视剧的不绕的慌吗?

我来给大家捋一捋他们这个意思啊!

主创们似乎喜欢《鹿鼎记》,又喜欢动画片。

但他们不去搞《鹿鼎记》的动画片,而是先把《鹿鼎记》照动画片的方向改编,然后又在动画版《鹿鼎记》的基础上,拍出了新《鹿鼎记》这部动画版《鹿鼎记》的真人版电视剧。

是不是觉得挺绕的慌?感觉绕的慌就对了。

因为本来跟新《鹿鼎记》毫无关系的动画片,就这么一来二去的被绕下了水。

其实主创们想“甩锅”的心情我是十分理解的;我要是把片儿拍成这种杀千刀的倒霉样,我也想绕点无辜的东西下水陪我一起倒霉。

用“卡通化”为新《鹿鼎记》辩解合适吗?这个“锅”动画片可不背

只不过拉动画片来垫背,可就太不厚道了。

我们的国人对动画片本来就误解甚深,总有一些人觉得动画片就是小孩子看的。

但实际上来讲,动画作为一种并不低于电视剧的影视类型,它一样也有很多成年人观众。

比如正直善良的我,至今依然喜欢看动画片。

动画是一种文艺表现形式,内容的深浅全看主创团队的立意和功力的深浅,跟观众年龄的大小毫无关系。

动画里有《喜洋洋与灰太狼》和《熊出没》这种专门给儿童看的作品,但同样也有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大护法》和“画江湖系列”。

而电视剧也一样有《巴啦啦小魔仙》一类的少儿专属剧目。

用题材来界定内容的深度,本身就有失偏颇。


用“卡通化”为新《鹿鼎记》辩解合适吗?这个“锅”动画片可不背

况且在国产武侠类作品中,动画片同样也有出色的作品。

比如比较严肃的《秦时明月》,轻松搞笑的《刺客伍六七》,搞笑又不乏有深度的《大护法》。

国外的就不必说了,我不忍心这么欺负人。

然而新《鹿鼎记》所谓的“卡通化”具体是指什么呢?

是低劣幼稚且漏洞百出的剧情改编?

还是还是毫无逻辑生拉硬扯的强行搞笑?

新《鹿鼎记》中最严重的的问题并不是演员们浮夸的表演。

而是这部剧本改编上丝毫不在意原著中的文化内涵,剪辑上逻辑漏洞太多。

主创们那种把幼稚当搞笑,把肉麻当有趣的低级趣味,跟动画片根本扯不上任何关联。

以走荒诞搞笑风格的动画片《刺客伍六七》为例。

它最荒诞的地方在于不可能有会说话,还长成这种欠人踩死模样的鸡。

用“卡通化”为新《鹿鼎记》辩解合适吗?这个“锅”动画片可不背

荒诞不是幼稚,更不是不讲逻辑。

而且恰恰相反,《刺客伍六七》虽然总是脑洞大开,不按常理出牌。

但是它每一次反转,每一个搞笑情节,都预先做好了逻辑严密的铺垫。

新《鹿鼎记》却不然。

剧情上各种不顾逻辑的旋转跳跃不停歇。别说没看过原著的人,就是做足了原著功课的我,都得经常跟公交车上刚睡醒一样问问自己:这剧情是到哪儿了?

不管是原著里是什么层次的人物,在新《鹿鼎记》里都被编导们进行了毫无逻辑的进行肤浅的白痴化处理。

原著中从粗豪耿直的江湖汉子茅十八,到心机深沉狡猾狠毒的平西王吴三桂。

到了新《鹿鼎记》里清一色的都变成了智商掉线,幼稚肤浅的智障,毫无底线的配合张一山夸张的表演。

这种砍掉所有人物的智商,来衬托主角聪明过人的改编方式,不但可以确定跟动画片无关,甚至跟“荒诞”都没有什么关系。

而且在塑造配角但丰满形象上,动画片甚至比现在的电视剧还要完善。

比如《秦时明月》中,反派卫庄人气一直居高不下,一样是很多追捧的对象。

就连《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反派灰太狼,都有能把喜羊羊逼的转圈跳舞动脑子的力量。

但新《鹿鼎记》播了二十多集,猴小宝就凭一张还不及于谦一半功力的嘴皮子,就已经所向无敌了。

而且别说反派,就连原著中的正派配角的都没能给观众留下什么印象,他们的形象无一例外的干瘪到了精神分裂的地步。

正所谓“红花配绿叶”。

可是新《鹿鼎记》中,张一山这朵巨大的“奇葩”几乎抢光了所有的“养分”,“绿叶”们的戏份无一不被删减到了“体无完肤,摇摇欲坠”的地步。

这种致命的缺点不但跟动画片无关,而且完全相反。

因为动画片中的设定多以团队为主,每一个角色都有其固定的作用,看起来威风八面的主角们,离开了哪个配角都不一定能行。

新《鹿鼎记》主创团队会犯下现在的错误,恰恰是因为他们看的动画片太少了,或者没看懂。

才会如此忽略配角的重要性,删起配角的戏份才能如此不心疼!


用“卡通化”为新《鹿鼎记》辩解合适吗?这个“锅”动画片可不背

肤浅幼稚和无知无聊都不是搞笑,更不是动画片的专属标签!

近些年来国漫的发展蒸蒸日上,精美作品接连不断。

电影有《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哪吒之魔童降世》等。

动画短片有《秦时明月》、《刺客伍六七》、《西行记》、“画江湖系列”等。从整体质量上来说比影视圈的表现好太多了!

把新《鹿鼎记》的失败往“卡通化”上甩锅。

我真好奇,这个理由他们是怎么说出口的?

新《鹿鼎记》跟动画片有的比吗?够得上比吗?

真心的给贵圈人提个建议:

如果真对动画片感兴趣,拍《鹿鼎记》这么艰深晦涩的题材干什么?

去拍《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真人版”吧!

真的,至少不是剧场版的短片,我对你们还是有信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动画片   卡通   粉条   反派   红烧肉   荒诞   刺客   原著   配角   猪肉   白菜   逻辑   幼稚   合适   电视剧   搞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