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不允许流泪,除非在剧本杀里

能让当代成年人在众目睽睽下哭出来的,也许只有剧本杀了。

成年人不允许流泪,除非在剧本杀里

每逢周末,城市里的某些角落就会上演这样的场景——

一群人围坐在一张桌子前,大家手里捧着一本A4开的纸质薄册。不多会,屋内昏黄的灯光下就会传来微微抽泣声,或是激烈质疑与辩驳,也有可能像中邪一般好几个人齐声呐喊,中间夹杂着“时间线”、“手法”、“盘一盘”之类的术语,整个屋子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不必吃惊,这就是剧本杀。

即使你没玩过剧本杀,也一定听过“剧本杀”这个游戏的名称。它的前身叫“谋杀之谜”,起源于一种欧美聚会游戏。

最基础的玩法以一桩凶案为起源,每个人都有角色剧本,还有公共线索和道具等等。游戏过程中每位玩家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有凶手,有嫌疑人,在一群人的交流和搜证中 ,推理出最终的真相。

而在中国,随着芒果综艺《明星大侦探》的火热,剧本杀也慢慢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一项调查显示,2020年底,剧本杀线下门店数量已经突破30000家,而三年前只有不到一千家。

几年时间,剧本杀迅速成为了最流行的社交娱乐活动,它到底有什么魔力?

成年人不允许流泪,除非在剧本杀里

身临其境,体验每一种人生

人类天生对解谜就有极大的爱好。

而国人对悬疑的狂热,从层出不穷又参差不齐的的推理悬疑刑侦剧中,便可见一斑。

和影视剧最大的不同在于,剧本杀提供给人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正如一些剧本杀店的slogan——与其带ta看电影,不如带ta演电影。

上一刻,你还是个日复一日工作生活的社畜,但在拿到角色剧本的下一刻,你就已经进入了另一个人的人生中:

“你是XXX,是个37岁的单亲妈妈,请找出杀害你女儿的凶手。”

第二人称的写作方法极具代入感,在这时候你有了另外的姓名、身份、前尘过往,有自己想要保护的人,有自己想要完成的绝密任务,或者你就是凶手,要将别人扛推出局。

在dm(剧本杀主持人)的带领下,一群心怀鬼胎的人在相互质疑中相互试探、相互蒙蔽,最终向真相靠近。这种令人肾上腺素升高的过程,也正是游戏的乐趣。

成年人不允许流泪,除非在剧本杀里

▉ ▍ 综艺《明星大侦探》中,各玩家正在进行推理。

一个优秀的剧本,毫无疑问是剧本杀的灵魂所在。

精彩烧脑的硬核推理本,甚至需要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推演。有的剧本里,8:00和8:05两个时间点,就能区别出玩家有没有杀人,需要仔细甄别;有的本子里或许有连续五六七个案件,在场玩家需要一个一个还原出真相,接力破案;也有的剧本里即使你是凶手,却会因为失忆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杀人手法和时间,凶手需要和其他人一起推理,抽丝剥茧的同时还要藏匿起自己的身份。

如果对自己水平不自信,或者对推理破案不感兴趣,玩家还可以选择情感本、阵营本、欢乐本、恐怖本......这个行业之庞大,每一种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剧本,而每一个剧本,都能找到命定的客户。

成年人不允许流泪,除非在剧本杀里

▉ ▍ 高分剧本《兵临城下》以中国抗日历史为背景,主打家国情怀。

和着重悬疑的推理本不同,高质量情感本的最大卖点永远是“感动”。

不管亲情、友情、爱情甚至是宠物之情,这个世界总有东西能让你破防。一些优秀作者生动煽情的文笔、再伴随着dm恰到好处的扎心引领,常常能让桌前的所有人暗暗抹泪,甚至让两个男人抱头大哭。

七七是一个剧本杀爱好者,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她每周末都会固定玩一个情感本,不为别的,就为了狠狠流泪发泄。在她第一次泪流如注的时候,身边人还会安慰,但玩儿地多了,大家就都明白了。

毕竟成年人不允许悲伤,这些被生活挤压的泪水,也只能够流在这里,合情合理,又无声无息。

成年人不允许流泪,除非在剧本杀里

▉ ▍ 七七在玩过某个情感本后发的朋友圈。

一线城市的线下剧本杀价格在100块左右,二三线六十块上下,和app上的免费网杀本相比,线下剧本杀店都不仅仅局限于“推出凶手”这么简单。

线下剧本杀的时间都是四个小时起跳,如果遇到质量过硬的剧本,丰富的玩法,优秀的主持,店家高质量的服务,再加上其他队友的完美配合,消费者的体验感会很好,发出一种“这钱我花得值”的感慨。

比如剧本《家宴》,由于故事发生在一次饭局中,所以玩家们一定要边吃边玩;《酒大奇迹》是一个酒本,游戏里有各种喝酒的机制,玩家也要相应用剧本佐酒......

剧本杀狂热爱好者小米痴迷于这种“进入别人人生”的感受,她玩过五六十个剧本,其中印象深刻最的一个叫作《雷霆堡》。

成年人不允许流泪,除非在剧本杀里

▉ ▍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阿虎

他们一行7人,从中午十二点进入剧本杀店,到复盘结束出门,他们整整花了24个小时。在一天一夜的高强度头脑风暴中,他们总共只吃了两顿饭,且没有一个人打过盹、小睡过一分钟。

这是一个武侠类型的剧本,儿女情长江湖义气,端的是一个气势磅礴。为了让玩家体验更好,dm(剧本杀店主持人)在之前会给他们做性格测试选择合适的人物,游戏过程中也有简单的服装道具。

虽然还是坐在一间小小的屋子里,但在24小时里,他们已经各自变成了堡主、夫人、女侠,他们需要分析一桩杀人案的始末,要帮助自己的队友取得胜利,还要帮助角色,做出不同的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能对应出每一个角色的不同结局。

成年人不允许流泪,除非在剧本杀里

而dm(剧本杀店的主持人)一直陪全程陪同,一边引领他们、把控流程,中间还情绪十分饱满地客串了无数个角色。

“游戏结束以后我们走出门,看到东三环的天桥和车水马龙,我一时间觉得很荒诞。但是甩甩袖子,衣服已经脱掉,我才发现我不是那个角色了……这场游戏像做的一场梦一样。”

我很想让小米说多一些细节,但是她坚决表示说了就算露馅交牌,只是神秘又郑重地告诉我两个词——宿命感,江湖梦……其他的要我自己体会。

而很多剧本在除了娱乐之外,也能明显看出作者的野心。这些本子像一部优秀的电影电视剧一样,从中能体会到创作者在努力探索更深层次的话题,比如法律公平,未成年人犯罪,甚至是克隆人伦理。

成年人不允许流泪,除非在剧本杀里

▉ ▍ 公认的高立意剧本《野蔷薇》,通过案件故事和结尾的多结局机制,让玩家思考私刑可不可以一定程度替代法律这种深刻的问题。

而优秀的剧本和优秀的玩家,更多时候其实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成全。玩家的激情投入和精彩演绎,能让故事迸发出超越文字的动人力量。

综艺《明星大侦探》之所以能出圈,除了因为它打造了优质的实景,更因为参与游戏的明星们将剧本角色演绎地恰到好处。

或许还有观众记得,被封神的《夜半酒店》给人带来的震撼。

成年人不允许流泪,除非在剧本杀里

某大酒店位高权重的的老板被人杀害,经过层层调查,发现这座酒店竟然是恋童癖行凶作恶的场所,而老板居然是为这场肮脏交易提供场所、为变态们寻找幼女的最大魁首。

玩家们需要从众多线索中推理出真相,其中玩家杨蓉扮演的是其中一个性侵受害者。

当她作为角色“小甄”讲出自己遭受巨大童年噩梦的痛苦,因为自卑拒绝接受自己爱人表白的煎熬,因为误杀自己朋友的后悔时,不光是玩家本人哽咽落泪,其他玩家甚至电视前的观众,都能感受到刻骨的痛楚和心疼。

成年人不允许流泪,除非在剧本杀里

“共情”,才是剧本杀能抓住人心的终极武器。

不管有没有实景搜证,有没有真人npc扮演,有没有换装,有没有沉浸演绎,只要让玩家在整个过程中哭得尽兴、玩的舒爽、内心有所震动,那就已经能留住80%消费者的心了。

成年人不允许流泪,除非在剧本杀里

▉ ▍ 剧本《就像水消失在水中》,整个故事无凶案,全靠情感线来打动玩家,被称为情感本里的天花板,不少人为其流过泪。

作为娱乐行业,剧本杀如果能圆满达成“为玩家提供情绪价值”这个目标,它就至少在及格线往上了。

成年人不允许流泪,除非在剧本杀里

剧本杀,正在成为社交新方式

对于最近线下剧本杀的这波爆火,北京崇文门附近一家剧本杀店的老板老k表示,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疫情期间缺乏社交:

“大家都被憋坏了,在报复性渴望与人沟通。”

和看电影、k歌、蹦迪相比,剧本杀是一个让人能自然沟通、有的可聊的绝佳交流媒介,而和线上APP相比,面对面的沟通显然能更好了解对面的这个人。

大家都有自己的真相要寻找,所以不会无话可说;你们有共同找出凶手的目标,所以不会将谁边缘;不管是熟人局还是拼车局,对于社恐又想要交朋友的人而言,剧本杀属于一种绝不会尴尬的社交场景。

成年人不允许流泪,除非在剧本杀里

更何况,在这里总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人。

小米曾经遇到过一位大神玩家,最开始,别人问什么他都对着本子对答如流,后来大家死活盘不对。众人步步紧逼下,大神终于叹了口气说,“我告诉你们实话吧”,然后交代了自己的隐藏信息,说自己没杀人,隐藏这些信息是自己唯一的任务,但现在全黄了。说完他整个人坐在角落,一脸挫败的样子。

然而,到了投凶复盘环节,人们才发现大神是最后的大boss——原来,她的大多数发言都是编的,身世、动机、感情线全都是对着本子在编,后来发现第一层难以自圆其说之后,就索性推翻,再虚构了另一个故事。

小米当时被秀的叹为观止,游戏结束后还专门加了大神的微信,聊了两句才知道,大神原来是某网剧的编剧兼小说作者,随口编瞎话简直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这种人来玩剧本杀简直是降维打击。

成年人不允许流泪,除非在剧本杀里

有趣的灵魂在哪里都能发光,在剧本杀几个小时的面对面对话里,你可以看出对面人的言谈举止是否得体,性格是强势还是内敛,判断力敏锐度如何,能不能化解窘迫状况,甚至是对很多宏大命题的看法和你是否一致。

因此,剧本杀过程中产生“一见钟情”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

或许因为她长得美,字好看,声音好听,质询别人的时候有理有据,盘逻辑的时候条理清晰,毕竟在一个多层次社交的场景里,人完全有理由因为其中的任何一项上头。

更何况大多数剧本里都是有cp线的,前任、现任或者是暗恋,玩家拿到的角色,本身就拥有着千丝万缕或遗憾或甜蜜的故事,尤其是剧本杀通篇用“你”作主要语体,强烈的代入感下,很容易“因戏生情”。

不过这种感觉,往往上头快下头也快,或许睡一觉绮思就会消失:毕竟剧本杀就是体验别的人生,我也只是在那个场景里,短暂地爱了你一下。

成年人不允许流泪,除非在剧本杀里

▉ ▍ 《明星大侦探》里鬼鬼吴映洁和白敬亭由于甜蜜互动,被观众组成CP。

同样,现实生活中两个人是不是合适的人,有时候拖进二次元里,玩一盘剧本杀就清楚了。

老k曾经遇到过一个熟悉的男玩家,说想带自己心仪的妹子来玩本,两个人可能相互都有点意思,可以借机增进感情。

老k很高兴,为他们推荐了号称“脱单神器”的恋爱本,保证“结束后两人就能抱头痛哭”,但是男生拒绝了,说想玩稍微有难度一点的,因为妹子是新手,玩稍微有难度的本子可以在妹子面前凸显自己的机智。

但事情的走向,往往没有预设的那么完美。

成年人不允许流泪,除非在剧本杀里

女生是新手,所以很多细节都注意不到,被盘问的时候需要反复看剧本,还常常对着本子一字一句念出来,效果很差,其他玩家都很不满。

这样玩到半程,男生越来越烦躁,忍不住质问女生“你到底有没有认真读本”、“为什么浪费大家时间”,而女生因为推理不出来本身压力就大,此时更是悲愤交加,说自己本来不想玩、非被他拉着来云云。

两个人话怼话直接就在桌上吵了起来,连dm都控制不住,最后还是老k出来调停,全场被迫休息了二十分钟,全桌人等待他俩冷静和好。

当然,冷静是根本不可能冷静的。

再次回来的时候,女生的游戏态度变得非常草率,隐藏任务不藏,故事完全懒得讲,最后一个6小时的本子3小时就结束了。投凶环节,女生也主动投给了男生——但她的任务里明明白白写着“尽全力保护对方,不让对方出局”。

好好的甜蜜局直接变成死亡局,每一个玩家都非常生气,整场剧本杀不欢而散。

后来,男生告诉老k,说他们已经双双下头,基本绝交,这段感情还没开始就彻底凉凉,因为经此一役,他们“都觉得对方有点大病”。

就像鲁迅曾经说过的那样,如果社交需要成本,那最好就是一场剧本杀的钱。因为你可以最大程度上排坑,也可能找到有共鸣的灵魂。

成年人不允许流泪,除非在剧本杀里

不过说得再高大上,在我妈眼中,剧本杀无非就是年轻人的“麻将局”。

这么讲也没错,和麻将相似,剧本杀也是一种需要观察力、推断力、集体配合程力,人不齐的时候玩不了,玩了一次就容易上头的桌面游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消遣方式,虽然我妈始终不理解我每周要去“杀一局”的快乐,就像我不理解她每周去“麻一局”的快乐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剧本   大神   不允许   小米   本子   凶手   社交   成年人   真相   角色   优秀   女生   玩家   时间   情感   故事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