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吸毒了,我妈喂的”:作为家长,别再把毒品给孩子当补品了!

你想变聪明吗?

这世上有一种药叫做“聪明药”,顾名思义,人吃了可以变得聪明。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吸毒了,我妈喂的”:作为家长,别再把毒品给孩子当补品了!“我吸毒了,我妈喂的”:作为家长,别再把毒品给孩子当补品了!

《新京报》前几天报道了一则令人心惊的新闻。

田静(化名)在读高三的时候,压力很大,成绩也一直下滑。

田静的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底。

直到一天,田静在为物理题冥思苦想时,这时妈妈递过来一粒白色药片。

“我吸毒了,我妈喂的”:作为家长,别再把毒品给孩子当补品了!

对她说,这药吃了人成绩会变好,让她也试试。

出于对妈妈的信任,田静想都没想就吞下了!

那阵子,田静的成绩突飞猛进,她天真地以为是“聪明药”的药效发作了。

当然“是药三分毒,”从服药一个月开始,田静出现大量脱发、失眠等症状,整夜难眠,辗转烦躁,痛苦不堪。

这一切都让妈妈看在眼里,让她停了药。

这一停,可把田静急坏了,全身不适、头疼、恶心,更是无法集中注意力,看不进去书。

成绩一落千丈,身体也受到影响。

“我吸毒了,我妈喂的”:作为家长,别再把毒品给孩子当补品了!

妈妈带她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孩子对这种所谓的“聪明药”已经上瘾了。

在医院,像田静这样滥用“聪明药”上瘾需要求医治疗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轻者心慌、烦躁、食欲不振。

重者严重抑郁、自我封闭,有的甚至精神错乱,毁其一生。

得知真相的田静妈妈,估计早已悔不当初了!

“我吸毒了,我妈喂的”:作为家长,别再把毒品给孩子当补品了!

聪明药是一种神经兴奋类的西药,包括利他林、莫达非尼等。

利他林确实可以提升人的专注度,因为其中的哌醋甲酯可以加快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总归来说,确实是对人有帮助的。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科主任胡跃强表示:

这种所谓的“聪明药”,真正的商品名称叫“利他林”,“专注达”。跟冰毒成分苯丙胺,有相似化学结构,成分差不多。

“专注达”是一种处方药,同时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在医学上该处方药主要用于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综合征等。

这种药越吃会越上瘾,剂量也会越来越大,非常危险,切勿随意服用。

“我吸毒了,我妈喂的”:作为家长,别再把毒品给孩子当补品了!

上面案例中的田静其实在服药一个多月后,开始掉发、失眠,几乎每一个夜晚都在辗转反侧中度过。

但田静没去医院检查,却想要说服妈妈让自己重新吃药,但被拒绝了。为了吃药,说话轻声细语、从不跟父母吵架的田静,开始和妈妈大声争吵:“当初是你给的我这个药,现在为什么不让我吃!”

田静妈妈禁止田静服药后,田静忍不住,自己到网上找药、买药。她输入关键词利他林,在某个百度贴吧一连串的帖子中看到一个QQ号,加了好友。

药房里平均20元左右一片的“利他林”,卖家开价每片100元。第一次,田静只买了3片,没敢留家里的地址,让卖家寄到了放学路上常去的文具店。

和以往的白色药片不同,袋子里的药是粉红色的。回家吞下后,田静有了头疼、恶心等第一次服药时没有过的症状。询问卖家时,对方说这些都是“不同生产厂家”引起的差异。

渐渐地,她彻底离不开这种粉红色的小药片了,服药量从每天一片变成了两片、三片,高考前一个月左右稳定在每天四片,高考当天一下吃了五片。

她开始向父母要钱买药,编造了学校交费、外出游玩等各种理由,有时要五百,有时要一千。

高考结束后,已默认女儿服药的田静妈妈将孩子带到医院。医生检测后发现,田静行李箱中的粉红色药片有七成左右苯丙胺类物质。

也就是说,那根本不是“聪明药”,而是亚甲双氧甲基安非他命,俗称摇头丸。换句话说,其实田静已经因此染上了毒瘾!

“我吸毒了,我妈喂的”:作为家长,别再把毒品给孩子当补品了!

好好的一个家庭,就这样毁了!只因当初那个小小的念头,一旦开始就再也无法停下来了。最终害了自己!

“我吸毒了,我妈喂的”:作为家长,别再把毒品给孩子当补品了!

一个小小的选择,竟然可以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那实际生活当中,这样的情况少吗?

高二学生刘涵(化名)每天自习课间,都会偷偷吃一粒阿莫达非尼。没有人知道他在吃药,他的身边也没有同学知道这药是干什么的。

半年多来,几乎每天他都会吃。

“我吸毒了,我妈喂的”:作为家长,别再把毒品给孩子当补品了!

△吃“聪明药”的学生与记者的对话

刘涵是广东省梅州市一所重点高中的高二学生。2018年上半年,他在网上看到了“聪明药”这种东西。出于好奇,刘涵查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

“考虑了好几个月才买的。”他是去年9月开始吃药的,那时他刚刚升上高二。刘涵说,即将高三,他的压力非常大。

刘涵并不相信“聪明药能让人变聪明”,但他觉得对于提高专注力、精力很有帮助。

一开始,刘涵买的是利他林,但是利他林一粒30元的价格,他实在负担不起。只好改成阿莫达非尼,“因为便宜,一粒8元,吃了还很提神。

刘涵可支配的钱不多,他瞒着父母,偷偷去发传单赚药钱。

吃了半年多的药,“每次的药效管四五个小时,吃了就非常精神,学习起来很有劲。”不过,刘涵也渐渐感受到了一些“副作用”,比如头疼、睡不着觉和体能下降。

最终成绩也没有提上去,反而一直头疼,去医院看诊。医院主任告知,刘涵的头痛带有暗示色彩,诊断为“适应障碍”。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医学博士牟晓冬表示:

所谓的“聪明药”,利他林(哌醋甲酯)是中枢兴奋药,一般在治疗注意力缺陷综合征(ADHD,即多动症)时,会用来提高注意力。

阿莫达非尼是一种抗抑郁的药物。它们属于一类精神药品。

“我吸毒了,我妈喂的”:作为家长,别再把毒品给孩子当补品了!

这类药物按医嘱短期服用对人的影响不大,但若是长期服用,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严重的话会对大脑造成损伤,以后注意力就很难集中了。

“我吸毒了,我妈喂的”:作为家长,别再把毒品给孩子当补品了!

“世上没有后悔药,同样,也没有聪明药。”

这种药说到底就是对身体的一种变相透支!

科学家曾做了一个实验:

让没有注意力缺陷症的学生们分别食用含有药物作用的阿德拉和没有药物作用的安慰剂。

一段时间后,两组学习成绩并没有什么明显区别。

科学家表示:“聪明药”唯一有效的地方,在于它增加了学生们虚假的自信心,让他们误以为自己效率很高。

“我吸毒了,我妈喂的”:作为家长,别再把毒品给孩子当补品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们每个父母都迫切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可是总会有被这些欲望冲昏家长的父母。

数据显示:1990在美国有60万儿童服用“聪明药。”然而到了2011年,这一数据已经增至350万! 如果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该有多么恐怖。

所以,以为有效果的家长,醒醒吧!这并不是可以把人彻底变聪明的药,它只是消耗在自己孩子的身体!

孩子的学习好很重要,但是同孩子的身体健康相比,这个就显得无足轻重!

所有伤害孩子身体健康的,我们坚决一律杜绝!

爱护孩子健康成长,我们人人有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都会   药片   补品   药效   上瘾   毒品   粉红色   注意力   专注   药物   缺陷   聪明   家长   父母   成绩   妈妈   孩子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