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在这!养宠成为风潮,市场达千亿,线上线下风口你发现了吗?

《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

2019年中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突破2000亿元

整体规模达到2024亿元,同比增长18.5%


人们为什么越来越愿意给宠物消费?

宠物经济催生了哪些新的商机?

宠物经济痛点在哪儿?

怎样建立客户思维?


近期宠物消费

为何出现较快增长?


疫情过后,宠物消费迎来了一个令人瞩目的高潮。


美团的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回暖大数据显示:


在疫情刚刚有所控制的今年4月,宠物绝育订单量涨幅达到203%,宠物洗澡美容SPA订单量上涨348%,宠物疫苗订单量上涨240%。


从数据来看,疫后的宠物消费增长速度十分惊人,到底为什么呢?


首先,从心理学角度剖析,面对洪水猛兽一样的疫情渐渐退去,出于灾后补偿心理,宠物业迎来了一波弥补式消费。


此次疫情打了全国人民一个措手不及。情绪上的紧绷,造成了人与人关系上的紧张。


同时,有关于“宠物也能传染新冠病毒”的谣言,也把人与宠物的关系推上了一个尴尬的位置。


当那些小家伙们因为疫情而陷入困境,不少主人才意识到平日里那些本以为是稀松平常的的陪伴是多么重要。


这便下定“疫情结束之后,更要好好照顾主子”的决心。


因此在生活秩序回归正轨,快递物流重新运行之后,出于从大灾大难中逃生后的补偿心理,为宠物屯粮、买零食、买玩具等一系列行为。


就具体而言,疫情过后,宠主们解决宠物自身所产生的的各类刚性需求是不可忽视的。


正如刚才数据提到的,宠物猫狗的洗澡、美容、绝育、疫苗等各类需求亟待疫情平息后,走出家门,来到专门地点解决。


宠物市场规模已高达千亿

其间是否还隐藏潜力?


如今,养宠物的热潮正在一步一步渗透入中国家庭。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和武汉是中国公认的五大“宠物城市”。


预计未来十年,中国的宠物饲养人数将会出现爆发性增长。


随着宠物数量的增长,宠物服务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对投资的需求也相对日趋旺盛,中国的宠物产业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些行业包括但不限于与宠物相关的宠物医院、宠物食品、宠物用具、宠物繁育、宠物买卖、宠物美容、宠物药品、宠物保险以及宠物殡葬等。


老杜给大家总结几点养宠变化,朋友们就能明白宠物行业背后的巨大潜力了。


01

地域转变,从农村到城市


从前的猫和狗存在地区主要在农村,现在已经转移到城市。


主要原因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现代家庭规模变小,消费能力提升和工作压力增大,城市人越来越愿意养一个宠物作为陪伴。


02

功能转变,从看门到陪伴


之前的宠物功能或者说养宠目的以看家护院,除害为主,如养猫抓老鼠、养狗看家护院。


现在则以陪伴逗乐,满足现代人类的精神需求为主。


03

年龄层转变,从老龄到青年


以前养宠人群主要是老年人为主,现在养宠的年轻人数量急剧提升。


80、90 后因其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和对于宠物的高接受度成为养宠主力,其中女性养宠人数多于男性。


04

饲养方式转变,从粗养到精养


之前的宠物饲养方式都是粗养为主,如喂养剩菜剩饭等。


而现在由于自身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加之宠物品种和价格的原因,很多养宠人士把宠物当作家庭成员、伴侣来看待,也开始注重宠物的营养和健康。


针对不同品种宠物的各种食品和营养品层出不穷。


05

品种转变,从猫和狗到多品类


以猫狗为例,宠物品类也开始变得丰富起来。


从前的中华田园犬和中国特有品种开始延伸到全世界的品种。猫狗的品种多达几十上百种,不同的品种特征和生活习性也带动产业的迅速发展。


可以感受到,其实以上每一条变化,都隐藏着宠物市场规模成长扩大以及消费的巨大潜力。


年轻人

为何成为养宠消费主力军?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分析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养宠越来越成为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年轻人的时尚。


在当前的养宠群体中,狗主人和猫主人均以80后、90后为主,占比皆在75%以上。


那么为什么年轻人这么喜欢养宠物呢?这个问题要从当代的90后身上剖析。


第一,作为独生子女,当代90后确实“压力山大”。


90后现在已成为社会的消费和赚钱主体,面临着住房压力,工作压力,结婚压力,许多也已经在面临育儿压力了。


养宠对于90后而言,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排解压力的方法。


第二,作为“空巢青年”,80、90后是城市里的孤独者。


出于深造、工作等因素的影响,许多80、90后占据了大龄、未婚、社畜等标签于一身。


在面对孤独的单身生活、繁重的各种压力时,把内心最美好的期望寄托在宠物身上,不失为一剂舒缓情绪、疗愈孤单的良药。


第三,跟风心理暗中作祟。


社交平台成为年轻人不亚于现实的重要生活场景。平台上,萌猫萌狗的动图、短视频层出不穷,许多人更是依靠宠物而一炮走红。


80、90后在“上网冲浪”时看到那些“网红狗狗”或者“网红猫咪”憨态可掬的神态或者令人捧腹的动作,难免不动心,想要养一只专属于自己的萌宠。


那为什么年轻人愿意为宠物花钱呢?


随着对宠物看门、抓老鼠等功能性要求的减少,陪伴安慰的要求提升,不少年轻宠主实际上是将宠物的地位提升到“家人”的级别,愿意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宠物。


因此他们会对宠物的健康、愉悦程度给予更多的关注,从而在宠物食品、宠物医疗方面进行消费。


同时,宠物美容、宠物培训、宠物殡葬等更细分和多元的产品和服务,也体现出宠物主对宠物关注度的提升。


从养宠目的来看,养宠已成为一项情感消费,这一点与母婴消费相似。


宠物在家庭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是孩子和亲人。情感需求和真心喜欢成为养宠物的主要原因。


据调查,当前55%的养宠家庭视宠物为自己的“孩子”,28%的养宠家庭则视宠物为自己的“亲人”。


宠物所扮演的角色与主人的亲密性不言而喻,两者的所产生的情感联结,让宠物消费与母婴消费一样,成为“情感消费”。


为什么“撸猫”的人越来越多?


近年来,随着“吸猫”、“猫奴”、“云养猫”、“网红猫”等等一系列与猫有关的网络热词出现,猫咪经济悄然兴起。


猫咪受到追捧,其实与城市发展、人们的孤独感息息相关。


人们选择猫作为伙伴,是为了满足情感需求,并因此对猫咪产生了依恋。


依恋理论:最早是在上世纪60年代由约翰·鲍比提出,指的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一种“持久亲密的情感心理联结”。扩展到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连接被称为宠物依恋。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猫咪进行照顾和互动,感受到猫咪带来的温暖与爱,或者在“吸猫”过程中得到的舒适感,这些都可以使人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支持。


在中国,这种依恋是伴随着老龄化的加深和单身现象的广泛而出现的。


研究指出,人与宠物的互动可以降低精神压力水平。


这可以充分说明在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之后,空巢青年通过“吸猫”得到一些情感的释放。


此外,还有研究证明,在人与宠物的交流互动过程中,宠物会让人变得更加的放松和快乐,更有安全感,让人们有了更多的微笑。


因此,“喵星人”可以弥补一些青年男女和空巢老人们的孤独感。


作为一种社交性不强的动物,猫通常会无视主人的召唤,我行我素,这恰好迎合了人的“感情投射”。


对人类爱理不理的猫,更容易引起自我代入的想象。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需要照顾刚出生的子女,对婴幼儿会产生保护欲,扩大到会对幼小的、萌的、可爱的东西都会产生类似反应。


个头小、毛茸茸的猫咪,恰好完美符合了人类的这个进化心理学机制。


此外,社交平台“晒猫”中衍生的猫表情、猫片、猫颜文字等都成为重要的社交素材和道具。


在社交媒体中以猫咪为谈资,也可以增加更多的社交机会和频率,减少孤独感。


面对消费进口宠物用品大势

国产宠物用品如何升级?


进口宠物用品消费正逐步成为一种趋势。


由于很多人开始把某种情感寄托在养宠物上,甚至很多宠物爱好者都把猫猫狗狗当成家庭一分子来对待,因此他们想要给自己宠物最好的呵护。


那么,质量更好的进口主粮、进口玩具,虽然价格更高,但也让人绝不手软。


此前一组数据显示,进口宠物消费近3年增长超过10倍,消费者在宠物饲养上越来越追求进口品质产品,客单价持续攀升。


数据还表示,除了注重进口宠物食品以外,养宠人士对宠物的健康也颇为关注。


因此进口宠物药品与保健品消费也在逐年走高。


各位“氪金养宠”的宠主将目光集中在进口宠物用品之上,必然给对各个国产宠物用品生产商树立了更高的新要求。


食品的高蛋白质、低致敏原、好适口性;药品的安全性、效用;保健品的针对性、多样性都是当前国产宠物用品生产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目前宠物食品市场国外占比更高,进口替代的需求在国外品牌主导下的市场上更突显。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本土品牌正在快速崛起,2018年上半年零售份额已超过整体市场的1/3,其增速要远超过国外品牌。


与此同时,国内消费升级、新零售风口的兴起,也为国内的宠物食品行业带来了新的机会。


那么,国产宠物用品品牌如何突围?


调整思路,进行差异化竞争

01


虽然目前国外宠物用品品牌更为强势,但随着宠物用品的消费升级,国内宠物用品,比如一些国产粮,打出了定制粮、订阅粮等,进行差异化竞争。


可以结合本身市场、气候等条件,进行技术和营销的本土化,从而形成突围,才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02

抓住新零售机会


过去宠主买宠物粮食主要以线下商超或宠物店为主,但随着电商的崛起,大多数主人都愿意选择网购。


宠物食品、药品、保健品、用具等属于消费品,不像宠物美容、宠物医疗等领域过度依赖线下服务体验,且线上渠道更便利同时产品也丰富,因此电商渠道未来仍将是重点方向。


抓住宠物零食这个突破口

03


宠物零食主要供犬、猫类宠物食用,类别丰富,可满足于宠物增加食欲、健康保健、靓丽毛发等多样性需求,类似于人类食品中的副食。


主粮市场国外品牌强劲,竞争强烈,而宠物零食的门槛更低,消费者尝试的意愿也更强。


由于宠物零食产品并不标准化,不能像主粮一样可以实现高度机械化的生产。


同时,零食较之主粮更多样性,品类更丰富,宠物零食的许多环节仍然需要手工制作,人工成本占比达10%-15%,


国内在人工成本方面较发达国家有更强的优势,零食不失为一个好的突破口。


宠物私教、职业遛狗、宠粮试吃

新职业你听说过吗?


宠物产业在资本的加持下,迎来一波“疯长”。宠物行业逐渐呈现出一个“大市场,小细分”的态势。


每一条赛道都充满着竞争,宠物行业似乎确实到了迎接嬗变的时机。


在这其中,不少和宠物相关的特殊行业也悄然地应运而生。


01

宠物减肥师(宠物私教)


当前宠物食品种类多,口味丰富,购买渠道畅通。


加之此前疫情的影响,宠物出门和运动的频次大大降低,肥胖成为了不少宠物面临的问题


一对一减肥私教,宠物减肥师在此背景下成为新现象。


目前,国外宠物减肥行业已经较为成熟。在美国,不少机构都为“宠物减肥师”开出了5万美元以上的年薪。


据老杜了解,国内这种“一对一私教”型减肥收费并不低,每月的平均客单价基本在5000元左右,愿意买单的客户不在少数。


02

职业遛狗师


现代年轻人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白天上一整天的班,晚上还可能面临加班。


有需求就有市场,既然上班族没有时间遛狗,专门的“帮忙遛狗”业务就诞生了。


在美国,一般的职业遛狗师人均年收入最高可达人民币 30 万,每周只需工作 35 小时。


在国内,部分城市也有职业遛狗师,按小时收费,一小时大概在100元左右。


不过职业遛狗师并不像听起来那么轻松。


每只狗的性格不一样,有的狗并不会听从于你。而且不少狗还会有扑人的习惯,遛起来更加困难。


所以,职业遛狗师必备训犬技能,才能控制好狗狗。


03

宠粮试吃员


很多宠主出于好奇,会偶尔尝试一下自家毛孩子的食物。


但在宠物行业中,职业宠物粮试吃员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薪水可观。


他们的工作内容就是每天品尝各类宠物粮食,通过食物的味道来判断宠粮的品质。


在国外,职业的宠粮食试吃员年收入可达50万人民币。


大家听上去感觉,哇!这工作太简单了吧?


实际不然。这一职业门槛非常高——


对嗅觉、味觉要求非常灵敏,经过培训能够分出不同品种的宠物粮食,甚至可以掌握猫狗喜欢或厌恶的味道。


“互联网+宠物”发展

有多“高大上”?


十多年前的中国市场上就已出现宠物保险。但由于宠物身份识别难等问题,这一险种并没有被普及。


今年7月,支付宝保险平台宣布开放宠物鼻纹识别技术,并联合大地保险、众安保险将这一技术首次应用于宠物保险。


这一险种能够迅速走入大众视野,得益于技术的进步。


那么,“宠物产业+科技”的碰撞地带未来还会诞生哪些新的商业机会?


人工智能+宠物产业

01


AI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其中之一就是解决宠物丢失问题。


宠物丢失后如何寻找一直是很大的难题,如果用AI技术帮助寻找宠物,大部分宠物丢失后都很容易找回。


例如,如果在每一个宠物身上安装一个电子芯片,宠物主人就可以随时掌握宠物的位置。


但是想让每个宠物“实名制”入网,短期内难以实现。


但正因为此,这其中孕育着巨大的商业机会,毕竟宠物丢失是养宠物家庭的痛点问题。


当然,AI技术的创新应用远不止此。


近期,深圳一家公司针对大量白领工作繁忙,无法陪伴宠物,还开发了一种宠物陪伴机器人,它能通过声音、光线、运动等方式与宠物互动。


02

区块链+宠物产业


区块链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这些特点在宠物产业也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以产业上游的宠物交易环节为例,现在买卖宠物的一个很大问题,是很难确定宠物血统是否纯正,这中间容易出现以次充好现象。


如今的技术发展,已经可以把宠物和区块链技术结合起来,让宠物每一代都“上链”,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宠物家族溯源。


信息从源头到用户手上全流程可追溯,其不可篡改性,也保障了信息的准确性。


那种以次充好现象可能就会大幅度减少,甚至消失,即使再作假,显然成本也提高很多。


大数据+宠物产业

03


大数据技术在很多产业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典型的应用领域就是宠物医院。


现在宠物医院非常多,有连锁的也有个体的。但客观来说,宠物医院的治疗水平参差不齐。


如果能用大数据技术把宠物患病的各种情况汇聚到一起,宠物医生再结合大数据进行分析诊断,误诊率就会大幅度降低。


当然,任何一项技术都不是单一存在的,大数据下的医疗场景也需要结合人工智能,从而快速定制出最适合患宠的综合健康指导方案。


此外,也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让专家远程实现对宠物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


04

生物技术+宠物产业


生物技术和宠物产业关系密切,如在稀有宠物的生殖培育问题。


未来有可能让宠物像人类一样走向人工助孕的方向,从而解决纯种宠物存在的生育难题。


这个技术如果发展起来,广泛应用的话,相信对不少宠物主来说都是利好消息。


摸清宠物消费痛点,

入场该具备哪些“客户思维”?


把握行业痛点,就是切中要害,看清经营前景,摸准发展思路。消费者痛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与宠物商品相比,宠物服务不容易复制,不容易做大,因此竞争的门槛更高。


一旦把自己的服务做得很好,其他人想进来竞争,会比较困难。


那么,对于宠主而言,宠物服务消费中究竟存在哪些痛点?


老杜这这里结合《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里的一组调研数据,来说清宠物消费中的消费者痛点,以便朋友们发现更好的经营、投资思路。


01

宠物诊疗服务痛点


2019年诊疗消费的满意度小幅提升。近六成的宠物医疗消费者对诊疗服务满意。


消费者对宠物诊疗服务不满意的原因有哪些呢?


“价格不透明”、“医生专业资质参差不齐”和“医生资质不透明”是诊疗消费的三大主要痛点。


实际上,与人医不同,由于宠物医院不属于公共服务,不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因而其定价由宠物医疗机构自主明码标价。


同时,宠物诊疗具有不同于人类诊疗的特殊性,客观上给宠物医生乱治疗、乱收费提供了便利。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便捷性,“在线问诊服务“近年来蓬勃兴起。


调研显示,宠主的接受度表现“一般”。28%的宠主表示接受在线问诊形式,32.7%的宠主不接受,另有39.3%的宠主持观望态度。


“在线问诊”接受度低主要有两大原因:“诊断的可靠性”和“医生资质无法辨别”。


由此可见,对于宠物在线诊疗医疗来说,获得信任是一道难题。


02

宠物洗澡美容


洗澡美容对于不少养宠用户来说是刚需,但仅有不到一半的宠主会为此付费,更多宠主选择自己为宠物洗澡。


在购买此项服务的宠主中,持“满意”态度的占62.1%,较2018年提升11.4%。


在不满意的原因里,“服务不专业,不照顾宠物的感受”和“美容师资质不透明”是宠主最不满意的两大原因。


由此可见,对于美容师而言,不单单只是掌握洗澡美容技能,还要了解更多宠物相关知识及客户的沟通技巧,以提升服务的满意度。


03

宠物训练


说到宠物训练,很多宠主的第一反应是“技能相关的训练”,对于“宠物行为规范”、“宠物社交”训练等并不太了解。


数据显示,有超过9成宠主未购买过训练服务,其中超5成用户选择自己在家学习训练教程,4成用户没有关注过相关的服务。


可见宠物训练服务关注度不高,也正说明着宠物训练存在较大的潜在消费市场。


宠物训练服务中排名前两位的消费痛点是“收费价格高”和“找不到专业的训练机构”。


因此,展开相关宣传、提升训练服务专业水准是展开宠物训练的前提基础。


04

宠物寄养


随着宠物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宠主不仅在乎宠物是否吃饱穿暖,还会考虑宠物的感受。


寄养期间,寄养环境的整洁舒适度、关笼寄养或者散养的寄养方式等等,成为了消费者首先关注的因素。


较2018年相比,2019年宠物寄养消费满意度提升了18.7%,超过60%的消费者持“满意”态度。


消费者在宠物寄养上的顾虑和洗澡美容相似,一是担心寄养期间宠物过多照顾不周,二是寄养期间无法获知到宠物的情况,不放心。


可见,宠物在寄养期间是否得到了专业性的照顾,生活的环境是否舒适,成为了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


05

宠物保险


近一年,宠主对于宠物保险的消费认知有大幅提升,更多的宠主认为有必要给宠物购买保险,以及愿意为宠物支付保险费用。


但在宠主选购保险产品时,出现了两面大墙挡住了购买的脚步:“不了解市场上的宠物保险产品”和“不知道如何挑选合适的保险产品”。


目前,险种不全、消费者不了解产品无法匹配合适产品成为了两大最棘手的问题。


所以,根据消费者对险种的需求推出性价比高的产品,并进行正确的市场教育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对于服务机构来说,无论是诊疗、洗澡美容还是寄养,服务的本质就是客户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在线   主粮   风口   疫情   风潮   猫咪   中国   零食   宠物用品   消费者   需求   宠物   产业   情感   数据   行业   市场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