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之八 从刎颈之交到你死我活——张耳和陈馀的故事

从淮阴侯韩信起,汉初重臣名将萧何、张良、曹参、陈平、周勃、周亚夫已一一致敬,本来想写写刘邦、项羽和吕雉的故事,但这三位汉初大咖每个人的人生都精彩无比,可因为担心写不好,最终决定还是先易后难吧,今天聊聊张耳和陈馀这两位老乡。

读史记之八 从刎颈之交到你死我活——张耳和陈馀的故事

张耳陈馀

两位老乡的刎颈忘年之交

张耳和陈馀都是魏国都城大梁人,大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附近。两个人有两个相同的特点,一个是两个人都喜欢游学,张耳游外黄,陈馀游赵地,另一个是老婆都很漂亮,而且都是富家千金。不同的是,张耳的老婆是改嫁的,陈馀的老婆属于原配;不同中的相同是,两位老丈人的眼光都很准、两个女人都想嫁一个有才华有名声的男人。陈馀比张耳年龄小很多,但两个爱好相同的男人没有因为年龄而疏远,陈馀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张耳,两人遂成刎颈之交,开始了形影不离的前半段情谊。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的大将王贲决黄河水淹大梁,灭魏国。之后,秦朝听说张耳和陈馀两个人有贤名,分别以一千金、五百金求购两人,这两人不愿意为秦朝效力,一起乔装打扮,改名换姓,离开大梁逃亡到陈地。在陈地的日子里,两人工作上一起担任里正维持正常生活,生活中形影不离相对而处,感情好的不要不要的。

读史记之八 从刎颈之交到你死我活——张耳和陈馀的故事

劝谏陈胜

两位老乡的共同奋斗历程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揭竿而起,反抗秦王朝的暴政,很快就打到了陈地,起义队伍也增加到了几万人。张耳和陈馀又一起投靠了起义军,陈胜和手下亲信早已听说过两人的大名,十分高兴地留下了两人。

之后,陈县父老乡亲各路豪杰纷纷劝陈胜称王,陈胜征求张耳、陈馀意见,两人回答说,天下苦秦很长时间了,将军不顾安危率领人们反抗,这是为了天下人着想。但是刚刚到陈县就称王,就向天下显示了您的自私,这样不可取,不应该称王,而应该继续向西进攻,同时派人去拥立六国的后代,让他们变成我们一伙的,增加反对暴秦的势力和实力。这样的势力多了,我们不用战争无需攻城,就可以就可以打败秦国,六国的后代也会听从您的号令,这样的话帝王大业就可以成功了。如果现在在陈地称王,恐怕天下的诸侯就会失望而不相从了。实事求是地讲,张耳和陈馀这个建议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可惜的是陈胜没有听,还是称王了。

虽然陈胜没有听两个人的意见,但是他们两个人也没有离去,继续跟随着陈胜。陈馀又建议陈胜,自己曾经遍游赵国熟悉那里的杰出人物和的地理形势,请派一支军队向北夺取赵国的土地。陈胜任命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张耳陈馀担任左右校尉,拨给三千人的军队向北攻取赵国的土地。武臣带领军队攻打赵国出奇的顺利,很快就攻下十多座城池,军队也扩充到数万人,后来采用蒯通的计策不战而降赵国三十余座城池。等军队到了邯郸城。张耳陈馀听说陈王手下的将领很多都因为谗言获罪被杀,又怨恨陈王不采用自己的计谋。两人不能当将军,只能做校尉。于是,为了追求个人最大利益,两人力劝武臣在邯郸称王,武臣听从了他们的劝告,自立为赵王,并任用陈馀做大将军,张耳做右丞相,邵骚做左丞相。

读史记之八 从刎颈之交到你死我活——张耳和陈馀的故事

斩杀陈馀

两个老乡的你死我活斗争

赵王武臣的手下李良将军反叛,率领他的军队袭击了邯郸,因没有任何准备,结果武臣邵骚都被李良杀死,而张耳陈馀两人提前得到消息逃脱了。之后,张耳陈馀听从门客的建议,共同拥立赵歇为赵王,李良率军攻打陈馀时被打败,然后投降了秦将章邯。如果历史只发展到这个阶段,这两位当时的贤人无疑会成为后世推崇的朋友相信相交的典范,可是历史能够被假设,却不能够推倒重来。

章邯率领大军围攻邯郸,打败了张耳陈馀,并把邯郸城的老百姓全部迁徙到河内,并夷平了邯郸城。张耳和赵王逃亡到了巨鹿城,陈馀收集了常山几万人的残余部队驻扎在巨鹿北。章邯手下的将领王离带领军队围攻巨鹿城,形势十分危急,张耳只好向最好的朋友陈馀求救,可是陈馀认为秦军兵多粮足,自己兵少粮乏,缺乏胜利的信心,不敢去攻打秦军。张耳在巨鹿等了好几个月,始终没有见到好朋友来解围,十分生气开始怨恨陈馀,并派张黡、陈泽去带话给陈馀,“我和你是刎颈之交,现在我和赵王危在旦夕,可是你带着几万人的部队却不肯救我们,那我们同生共死的交情在哪里呢?如果你能信守诺言,那就请率军与秦军交战,可能还有十分之一二的可能”。陈馀说,我认为打不过秦军,去了可能会全军覆没,现在保留下来实力,以后还可以给张耳和赵王报仇,白白送死没有任何意义。张黡、陈泽又说,事情已经到了非常紧急的时候,即使送死也要坚守承诺,管不了以后的事情。陈馀接着说,我死不足惜,只是觉得这么做没有意义,但还是按照两位说的去做。然后,给了张黡、陈泽五千人马尝试攻击秦军,结果可想而知,全军覆没了。

后来,楚国、燕国、齐国等其他几个诸侯国都来攻打秦军救援赵国,章邯兵败撤退,王离被俘自杀。张耳与陈馀见面后,责备他不带兵救援,并问张黡、陈泽在哪里。陈馀回答说,他们两人以同归于尽责备我出兵,我派给他们五千人马去尝试救援,结果全军覆没了,没有一个人活下来。张耳不相信陈馀说的话,后来多次问起这件事情,陈馀非常生气解下将军的印信给张耳,张耳在门客的劝说下接受了印信接管了军队,而陈馀便带着几百个亲信去黄河边打鱼去了。

如果两个人的事情到此为止好聚好散该多好,可是现实残酷而吊诡。时间来到汉二年,楚国灭秦后项羽分封诸侯,因张耳贤能,划分赵王部分土地封张耳为常山王;因陈馀没有跟随自己入关,划分南皮的三个县封陈馀为侯爵。陈馀知道后更加恼怒,认为自己和张耳的功劳差不多,项羽这么做太不公平。等到齐王田荣背叛楚国后,陈馀借兵田荣打败了张耳,张耳逃亡投靠了汉王刘邦。更有甚者,楚汉相争期间,刘邦拉拢赵国入伙对抗项羽时,陈馀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条件:杀了张耳,赵国就入伙!刘邦杀了一个和张耳长得差不多的人,把人头送给陈馀后,陈馀便带兵帮助汉王刘邦,之后发现被骗后又背叛了。时间来到汉三年,韩信、张耳率军攻打赵国,赵王和陈馀都不听广武君李左车的计谋,被韩信、张耳打败,并在泜水河畔杀死了陈馀。

张耳和陈馀都是有才能、有见识的人才,在英雄四起群星璀璨的秦末汉初,虽然不是最耀眼的那几颗星星,但仍不失为一时豪杰。两人相遇之初,惺惺相惜引为知己,不顾年龄以成刎颈之交,等到建功立业后,却因为利益权力互相怀疑势成水火,你要我的头,我要你的头打的不亦乐乎,最终一个杀了另一个,结束了这段前半段可成佳话后半段必成笑话的友谊。人们常说,得一知己足矣。这个知己不能是张耳和陈馀这样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刎颈之交   巨鹿   魏国   汉王   常山   楚国   项羽   史记   邯郸   全军覆没   你死我活   刘邦   大梁   老乡   手下   将军   军队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