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每天花费5元治疗拖延”:用金钱买的自律,能走多远?

“女大学生每天花费5元治疗拖延”:用金钱买的自律,能走多远?

“女大学生每天花费5元治疗拖延”:用金钱买的自律,能走多远?

文 / 梁欣

首发 / 职场充电宝(ID:ZhichangCdb)

1.用金钱买好拖延症 你买单吗?

你愿意每天花5块钱治疗拖延症吗?

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指出,高达97.1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或偶尔有拖延症”。

东北一女大学生,从中发现了商机。

为了凑够买电脑的钱,她在校园启动了“帮治拖延症的项目”。

预订后,她将会为同学制定每日规划,亲自监督同学完成计划,一天只收5元。

比如:

打电话或者直接到寝室门口,叫同学起床;

及时提醒对方上课;

限制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督促下完成课程作业。

“女大学生每天花费5元治疗拖延”:用金钱买的自律,能走多远?

服务一经推出,大受好评。

其实,这个商业模式并不新鲜。

早前,撒贝宁的节目曾邀请过一位创业的00后——朱河存。

17岁的朱河存开了一家网店铺,2年内就完成了3000个订单。

他的店铺没有任何实体商品,只有一种虚拟产品——监督服务,用手机提醒的方式敦促客户完成计划,解决拖延症。

这种用“金钱买好拖延症”的方式,帮助了700多人成功考研、考博、考证,甚至帮助上千人减肥5~10斤。

当然,在拖延症重症者面前,砸再多钱也没用。

朱河存说,有些人付完钱,后期也会玩消失。

“女大学生每天花费5元治疗拖延”:用金钱买的自律,能走多远?

毕竟,每个人之间拖延的原因、程度都各有不同,并非简单的“懒散”可以概括。

更不是能直接用粗暴的策略解决。

2.因为恐惧 我们选择拖延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种体验:

忙碌的时候,想干的事情就变多了。

比如突然很想看某部电影,很想看某本书,很想收拾桌子......除了任务本身,其他的事情都变得很有趣。

“女大学生每天花费5元治疗拖延”:用金钱买的自律,能走多远?

然而当你拥有大把时间,这些事情瞬间变得毫无吸引力。

梁文道在节目中也提到这种现象:很多年轻人拖延,是因为对其他东西上瘾。

因为有恐惧,所以才要去找一些让人能够忘记恐惧的东西,所以我就对某些东西上瘾。很多人对网游上瘾,并不是因为真的很爱那个东西,而是因为他想忘记别的东西。

富斯奇亚·西罗伊斯(Fuschia Sirois)博士有一项研究指出,拖延症实际上是我们无法妥善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大脑出现情绪冲突时,我们往往会选择拖延。

所有的拖延,都是向负面情绪屈服(沮丧、失败、恐惧、焦虑)的结果。

不妨仔细回忆一下,你通常在什么情绪下选择拖延?

以下四种情绪,你中了多少?

轻微的时间拖延,就是踩点。

严重点的就是经常迟到。

我见过很多早起上课、上班迟到的人,就是从来没见过有人在毕业、结婚等事关终身的场合迟到。

周轶君老师说得很透彻:“我要见一个人,但其实我不怎么想去见他,那我肯定迟到。迟到是你的心理暗示,就是你不想去。

上班迟到,不是因为床太舒服,而是因为你从心底抗拒这件事。

“女大学生每天花费5元治疗拖延”:用金钱买的自律,能走多远?

刚接到新任务的时候,大多数人都热血沸腾。

“我一定要好好干!”

“我要做出很牛逼的成绩!“

等进入到执行阶段,才发现过程很艰难,甚至可能面临失败。

一想到可能被打脸、被别人嘲笑,就完全丧失干劲。

“女大学生每天花费5元治疗拖延”:用金钱买的自律,能走多远?

碰到以下这些诱惑,99%的人会打断手头的工作:

比如暗恋对象突然找你聊天,某部期待以久的作品突然上线,有个惊天大瓜可以磕。

这个很好理解。

一个人如果被迫做某件事,势必会反抗,而反抗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拖延。

所以建议甲方提出需求时,应当避免极度强势,否则乙方容易产生叛逆情绪,不知不觉就选择拖延行为。

“女大学生每天花费5元治疗拖延”:用金钱买的自律,能走多远?

意识到这些情绪存在,就有了“正视拖延症敌人”的能力。

接下来就从心理和行动上解决拖延症。

3.带着恐惧、焦虑 去干活吧

有些人会好奇:“为什么有些人抗压能力那么强?能带着焦虑做事?“

我很羡慕某个朋友,每天下班后都能去健身房。

但同时,我也有疑惑:“为什么上班这么累,这么烦,下班后还能去运动啊?回家休息不是更好?”

他告诉我:“有时候也会烦躁,也会累,但你只要不想着那个心情,其实也还好。”

有的人就是太注重自己的“感受”,过度在意"压力"。

其实恐惧和行动是可以并存的。

恐惧和焦虑是永无止境的,有些人总喜欢等“高兴的时候再做事”,但实际上越拖延,心情只会越坏。

“女大学生每天花费5元治疗拖延”:用金钱买的自律,能走多远?

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在《离经叛道: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如何改变世界》中写道:

“离经叛道者的内心感受和我们差不多。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拥有同样的恐惧与怀疑。

不同点在于,无论境况如何,他们都会采取行动。他们内心深处知道一点,相比不去尝试,失败带来的遗憾要少得多。”

在恐惧中前行是最好的方法。方法如下:

1.先迈出一小步

我来举一个实际场景。

如果你只正在备考,现在只剩下2个月的复习时间,你还有厚厚的5本书还没看完。

面对巨大的复习量,有焦虑和恐惧是正常的。

既然是正常的,就不必管它。(不需要逃避、也不需要消灭它)

“女大学生每天花费5元治疗拖延”:用金钱买的自律,能走多远?

带着这样的情绪,迈出你的第一小步——翻开书,先读完第1句话,紧接着是第二步——读完第2句话,往下是第3句,第4句......最后是一个概念。

这样,比起躺着什么都不做,你至少学到了一个概念。

2.降低风险系数

这个步骤是为了确保你能迈出“有效的一小步”。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读不完一本书?

原因在于他们刚刚开始读书,就渴望马上读到最后一页。

最好是能领悟书本的主题、作者的意图,顺便再挖掘一步对人生的启发。

这样的大跨步,带来的压力很大,因为风险太高了,心态容易崩。

别人能把一本书解读出各种花样,是因为经年累月的训练。

跟你情况不一样。不然为何课程要分级呢?

所以对于小白来说,先要降低风险系数:认真读完一句话,一个段落,一个章节,认识人物情节才是你现阶段要做到的事。

“女大学生每天花费5元治疗拖延”:用金钱买的自律,能走多远?

只有适合你,能让你行动的,才是真正有效的一步。

—写到最后—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干货内容。

首先要识别拖延症背后的负面情绪。

其次要允许这些情绪存在,不需要采取任何逃避行为。

最后是迈出小小的一步,推动事情的进展。

很多人觉得战胜拖延很难,是因为他们追求100%的自律。

但这件事很难,连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们都难以避免。

人总是会有”特别不想做某件事“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减少拖延的次数,而不是彻底消灭拖延症。

自律比的不过是,谁控制自己的次数更多一些。



最后,给文章右下角点个好看,上班的第1个小时不拖延。战胜了第1个小时,就战胜了这一天。

“女大学生每天花费5元治疗拖延”:用金钱买的自律,能走多远?

【职场充电宝出品】

@作者: 追着阿宝改稿的梁欣。职场充电宝每天8点为你带来最新资讯、职场干货,百万职场人一起共同成长!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文中图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源:日剧《我们由奇迹构成》,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本文只授权文字部分。

“女大学生每天花费5元治疗拖延”:用金钱买的自律,能走多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罗伊   班后   离经叛道   干货   多远   小步   女大学生   上瘾   焦虑   恐惧   情绪   金钱   事情   风险   东西   同学   心理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