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摇手”为何让人放松、开心?

“袋鼠摇手”为何让人放松、开心?

蓝天、白云、草原,灰色袋鼠不停地摇手,如诗如画的律动感像是轻吟一曲美妙、轻快的巴洛克曲调,松弛恣意的姿态让人看了神经放松、心情愉悦,瞬间引爆全球。

“袋鼠摇”有多火?管晨辰、林俊杰、杨洋、迪丽热巴都是它的迷弟迷妹。

“袋鼠摇手”为何让人放松、开心?

视频加载中...

“袋鼠摇手”为何让人放松、开心?

“袋鼠摇手”为何让人放松、开心?

袋鼠为何摇手?其实,袋鼠并不是在摇手,而是在梳理身体前面的毛发。它一边后仰一边“挠手”,安然自得、形态可掬,被抓拍后就火了。

虽是袋鼠的无心之举,“袋鼠摇手”为何令人心情愉悦、也因此这么火,确实是有深层原因的:

1、从进化的角度,梳理毛发是“安抚性”举动,令人心安。在《裸猿》中英国动物学家德斯蒙德·莫利斯说,“和鸟的羽毛一样,哺乳动物的皮毛要保持清洁才能保持体温。如果皮毛弄得板结、肮脏,动物就容易生病。皮肤上的寄生虫必须清除,尽量减少。这对灵长类动物自然也不例外”。经由亿万年的基因进化,梳理毛发就成了令人放松、安心的愉悦动作。

2、一旦梳理毛发成为动物的必需品,互相梳理毛发就成为社会性的亲密性社交活动,令动物之间拉近距离、感情升温。而由此,动物之间的梳理毛发也就成了示好、有爱的动作。举个例子,生活中看到毛茸茸的猫儿等动物乃至无生命的布娃娃,你是不是忍不住想要抚摸它的羽毛?因此,当我们观看袋鼠梳理毛发,就会勾起内心深处的柔软和爱意,很自然就会觉得亲昵 、温暖。

“袋鼠摇手”为何让人放松、开心?

川金丝猴在互相梳理毛发

3、互联网媒介使得“袋鼠摇”成为一种社会性符号。借由发达的网络媒介,“袋鼠摇”迅速成为风靡的社会性符号,人们普遍使用“袋鼠摇”来放松、来赶时髦、来拉近社会距离。符号互动理论大师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中写道“他人在自我中出现,他人参与自我,通过他人而达成自我意识”、“利用这一姿态作这种交流的人采取其他个体的态度并在其他个体身上引起这样的态度”,当“袋鼠摇”成为竞相称颂的“社交小美好”,秀出自己的“袋鼠摇”让我们意识到与整个社会的联结、和谐,也让我们心情愉悦。更有分量的是,林俊杰等名人大咖都来做背书,就使得“袋鼠摇”的号召力更强了。

4、颜值就是王道。除却以上种种,只要看了可爱的“袋鼠摇”,谁能不心动呢?

“袋鼠摇手”为何让人放松、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摇手   袋鼠   巴洛克   社会性   毛发   皮毛   媒介   社交   愉悦   符号   羽毛   姿态   动物   心情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