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被虐待,揭露残酷真相: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孩子也……

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文章开始前,先来听一个女孩的故事。


小时候,父母离异,跟随父亲生活的她迎来噩梦般的童年。


5岁,在继母的使唤下,她开始洗衣服,上山捡柴。


6岁,父亲离世后,她被继母虐待是家常便饭。一次,她的头被继母按在水缸里差点窒息,是爷爷救了她。


她找机会逃回农村老家,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李子柒被虐待,揭露残酷真相: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孩子也……


14岁辍学闯荡、睡天桥、吃馒头咸菜……她的成长颠沛流离,满身伤痕。


她不是别人,她是粉丝遍布全球、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李子柒。


如果说,父母离异是她第一次被抛弃。那么功成名就后被资本算计,是第二次被抛弃。


7月14日,陷入股权纠纷的李子柒陷入停更。


从此,她便很少抛头露面。


前几天,消失3个月的李子柒,回来了。


李子柒被虐待,揭露残酷真相: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孩子也……


她面对央视镜头再次回应原生家庭。出人意料,没有仇恨,不谈痛苦。


“我的世界有人给了我一束光,所以我记着这束光,很迫切地想把这些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她说自己有3件事情要做:

帮助农民增收;

传播非遗传统文化;

积极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


李子柒被虐待,揭露残酷真相: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孩子也……


曾经被伤害依旧想着温暖别人,或许,这就是那么多人喜欢她的原因。


我惊讶于原来她早已强大到治愈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因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种伤害深入骨髓,融入血液。甚至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摆脱来自原生家庭的桎梏。


更可惜的是,我们中有无数人,在承受原生家庭伤害的同时,正在无意中用相同的方式,伤害着自己的孩子。



01

原生家庭

影响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很多父母在不经意间发现,她们教育孩子的方式,竟和自己的父母如出一辙。一位朋友给我讲了她的故事:


我是在打压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的孩子,从小到大母亲都很少赞许我,也从不支持我的任何喜好,导致我自卑又孤僻。


我买件新衣服,她说“专挑丑得买”。

我成绩名列前茅,她说“蠢死了,还有人排你前面”。

我想学一门乐器,她说“五音不全别瞎折腾了”……


后来,我有自己的孩子。


我不想让孩子变得像我一样自卑,我让她学钢琴、上舞蹈班,女儿拿了一些奖,成了别人口中的优秀孩子。


我以为自己终于摆脱了母亲对我的影响,起码在教育方式上如此。


那次女儿得奖后,我像往常一样鼓励女儿“还可以更好”,老公一眼捕捉到女儿眼神的变化,从兴奋到落寞。


他终于没忍住,一句话让我清醒:


你什么时候能夸夸闺女,闺女整天没精神都快抑郁了。你跟你妈越来越像,你在用她的方法制造另一个你。


可怕的是,我一直被原生家庭影响而不自知,兜兜转转,我活成自己最不希望成为的人。


李子柒被虐待,揭露残酷真相: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孩子也……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仿佛无师自通。其实不然。


大多数人成为父母前就已经接受多年的培训去学习“如何做一名父母?”。这个途径就是——从自己父母那里所接受的教育


闺蜜芊芊,孩子正是调皮的年龄,她每次辅导作业,都难免生气。


对孩子发火,她越骂越上瘾。她知道发脾气不好,但很难控制,她开始反思:自己也想温柔对待孩子,为什么越来越面目可憎?


一次,孩子冲她大吼“我讨厌你”,那一刻她仿佛看到儿时的自己和母亲。


小时候母亲训斥她,她也说过同样的话。


孩子就像一面镜子,让她看到小时候的在原生家庭受过的伤。


李子柒被虐待,揭露残酷真相: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孩子也……


“有时候自己也意识不到,过去发生的事情对自己产生了什么影响,但情绪与行为还替我记着。”


原来一直都是自己错了,原来最先需要改变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


她慢慢明白,习惯于指责孩子,是因为自己是在批评中长大……


同样的道理,一个明事理的妈妈,很大可能来自宽容有爱的家庭;一个习惯打压孩子的妈妈,也大概率是在父母的贬低下长大的。



就像网友@一念之间说的那样:


从小,母亲就骂我赔钱货。成绩好母亲就骂我除了读书啥也不会,考失误就骂我笨……当妈后我情绪也不稳定,我知道会给孩子的童年留下阴影,可我无力改变。


不要让上一代错误的养育方式留在你身上的阴影,再影响到你的下一代。


怎么做?如果你很迷茫,不妨听我接着聊。


李子柒被虐待,揭露残酷真相: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孩子也……



02

试着修复情绪


很多人面对孩子常常情绪失控,表面上是控制能力的问题,根源上是——


儿时的经历一直沉寂在某个角落,直到类似场景再次出现,记忆闸门被打开,我们开始无意中重复父母当年做的事情。


李子柒被虐待,揭露残酷真相: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孩子也……


“那些没来由的厌恶、愤怒、挫折感,恐慌……或许皆源于此。”


当你想控制这些负面情绪却总觉得不可控的时候,不妨想一想,你身上是不是有着父母的影子?


有段时间,我特别厌烦儿子玩耍制造的噪音,并非我讨厌他,而是那种噪音让我想起自己儿时因为玩耍被父母斥责的痛苦。


没有人愿意把恐惧、憎恨、孤独、怨恨带给孩子,我们都想传递温暖、善意和尊重。


李子柒被虐待,揭露残酷真相: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孩子也……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想要摆脱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首先要做的是在发生冲突时稳定情绪,冷静下来。


告诉自己,童年时所遭受的创伤,以及父母带给你的负面情绪不是你的错。你并不糟糕,更无须自责。


当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告诉自己在气头上教育孩子没有任何意义,最终只会变成两种情绪对抗。


正如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说,不恰当的时候,说得越多距离越远。


李子柒被虐待,揭露残酷真相: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孩子也……



03

带着同理心回顾过往


国庆期间,我带儿子去公园玩,游乐场有一个竹桥,儿子走到桥的一头怯生生回头看我,


上次,我禁止他玩。


这次,他又征求我的同意。


我点点头,提醒他慢慢走过去,身体不要晃。


他转头问我“妈妈,上次你为什么不同意?”


我回答他:妈妈小时候,你外婆拒绝我的大部分娱乐和探索,让我越来越没自信。上次拒绝你,是因为我想到了以前的事情,无意识中把气撒在你身上。


儿子看着我说“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是妈妈不在乎我呢”。


一场对话,让我同情幼年的自己,也找到了和孩子沟通的良方。


李子柒被虐待,揭露残酷真相: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孩子也……


当我们跟孩子得沟通陷入僵局时,不妨回到童年,想想自己是否经历过相似的境况?当时情绪如何?是不是也有难以诉说的委屈?那件事是不是影响了你的教育方式……


孩子在家庭所受的大部分伤害,是因为父母缺乏同理心,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下次和孩子产生矛盾,不妨带着同理心回到过去,跳出立场,想象自己是孩子,尝试理解他的行为和情绪,提醒自己不受原生家庭的影响,督促自己改变。


李子柒被虐待,揭露残酷真相: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孩子也……



04

找到自信的你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有的爱如同荆棘丛中生出的一点蜜,甜蜜又危险。


@安言说:

父亲对我总是要求很高,而且情绪不稳定。其实,父亲的性格缺陷来自原生家庭。奶奶直到去世,也未曾给我的父亲一次肯定。


我很想告诉父亲,奶奶给你造成的伤害都过去了,现在你该学着认可自己。


我理解孩子奶奶的做法,对于很多家长而言,树立威信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不断打压孩子。


后果显而易见,孩子失去自信,内心总有一种声音在批评自己“是我不够好”“我太糟糕了”。


李子柒被虐待,揭露残酷真相: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孩子也……


过度的自我批判,是极大的内耗。


如果你内心也有这种对话,要小心。因为它不仅影响你自己,还会影响你对孩子的态度。


解决方法分三步走:


找出那个声音;

听听就算了,别放在心上;

走出舒适区,给自己一些小小的挑战,树立自信。


当你足够自信,才有可能教出自信的孩子。


李子柒被虐待,揭露残酷真相: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孩子也……



05

正视错误敢于道歉


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会不可避免把情绪和伤害带给孩子。


问题是,有多少父母可以放低姿态道歉呢?


曾有家长问我,向孩子道歉会不会很丢人。我告诉她:不会!


父母也会错,也需要成长。但不承认错误吸取教训,甚至强词夺理,这样的父母才丢人。


孩子需要有信服力,而不是看似完美却不懂认错的父母。


李子柒被虐待,揭露残酷真相: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孩子也……


父母都说自己爱孩子,可必须得承认,我们也常常会不喜欢孩子,嫌孩子这里没做好,那里也不行。


情绪不会一直可控,但是我们可以在失控之后去道歉,并且向孩子解释这不是他的错。


海灵格说:“你不知道,我们的孩子是多么无条件的爱着自己的父母。”


你的对不起足以让他忘记所有的委屈,原谅你所有错误。


李子柒被虐待,揭露残酷真相: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孩子也……


有的原生家庭,是坚硬的盔甲。有的原生家庭,是带刺的披风。


都是保护,本质却不同。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但可以决定孩子的原生家庭。


往往让我们感到痛苦的,是陷在回忆里的自己。


李子柒被虐待,揭露残酷真相: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孩子也……


所以,改变并不难。


转发、在看——

希望更多父母得到启发,摆脱原生家庭,拥有独立精神世界。


毕竟先治愈自己,才能滋养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李子   孩子   家庭   继母   真相   童年   残酷   小时候   自信   情绪   父亲   儿子   事情   母亲   父母   妈妈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