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正在消失

这几年,说实话,许多人对就业不看好、对工作失去信心,感慨选错行业如今转行代价太大。


我朋友的弟弟今年高考,报专业时家人希望他报计算机,他忧心忡忡地说。网上都说计算机专业在市场上已经饱和了。


“听说不少程序员都找不到工作,不知道过个5年10年,这岗位会不会消失啊?”


这话有几分耳熟。


就像我当年选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时听到的一样。


必须承认,时代斗转星移,行业朝夕更替,但人们对“找不到工作”这件事依然有所误解。


01


知乎有个问题,中国的程序员是否过多了?


实际上这问题我几乎每年都见过几次。有网友说,早在2000年左右,配合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就有无数人说“别学计算机,饱和了。”


可现实是怎样的呢?


这么说吧。


我一毕业就进入互联网行业,无论是上市互联网公司还是国企,对程序员的招聘这么多年几乎没间断过。能力强的程序员真心不好招,在面试时他们往往握有主动权——几个offer在手,凭君选择。


不止程序员,许多看起来饱和的岗位其实只是“看起来”。


有一次我分享了一门产品经理课程,有一位读者留言,产品经理已经烂大街了,现在去做为时已晚。另外一位读者在后台发了大段大段文字,讲述了他作为产品岗是如何被裁员的,唏嘘行业岗位萎缩,想试试运营岗。


我没告诉他们,同为产品经理的我今年又提薪了。


程序员正在消失


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投射效应”,是指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外界, 以自己为标准去衡量。


用个人经历代替行业趋势,用主观判断代替客观现状。


无数人说IT行业不景气,忽视了层出不穷的互联网新职业;


无数人说新媒体大势已去,忽视了哪怕做副业,月入过万的比比皆是。

无数人说制造业已成夕阳产业,忽视了它们逐步转型智能化方向。


我完全理解,人的想法总是个体的,一旦失业,哪怕统计数字再辉煌也暖不了他。


可因为如此,我们容易陷入一叶障目的困局中。


就拿“程序员是否饱和”来说,我特别认同一位知乎网友的答案:


专业的程序员供不应求,凑数的程序员供大于求。


说句挺残酷的话,有时候可能只是你不行,而不是行业不行。


02


前阵子,由Netflix拍的《美国工厂》纪录片火了,讲的是中国玻璃大王曹德旺到美国俄亥俄州去建工厂的故事。


其中一幕是:


一位勤恳的老工人在美国福耀玻璃工作两年后,被解雇了。理由是,他操作电脑的速度太慢,无法跟上生产节奏。


几位高管陪同曹德旺在车间巡视时,脸上洋溢着骄傲地微笑说:


“这边本来有1个人,现在没了。我下次要做的就是把这4个人取消掉。”


程序员正在消失


很有意思地,我周围两位朋友看过后,体会截然不同。


朋友A: 得意地说,这就是智能科技的价值啊。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这年头谁还愿意靠大量人工去处理呢?


朋友B:有些唏嘘地感慨,“我们这种敲代码的,说白了就是键盘流水工,被这么开除掉说不定也不远的事了。”


危机危机,是B眼中的危,却是A眼中的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俄亥俄州   程序员   美国   中国   感慨   岗位   眼中   危机   读者   玻璃   经理   朋友   行业   专业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